章节目录 第109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后来把心一横,就想吃什么就让宫人拿银子去添钱另做了。” 在对饮食的追求上头,她跟姜恒达成了奇异的共识。 郭氏留她吃点心良久,类似于点心这样闲散的话也说了一箩筐。期间显然有几次她脸上有些踟蹰,似乎想要深谈些什么,最终却也没说出什么来,只笑道:“太后娘娘现今不拘着你了,我都放心多了。你要想学骑射的花样,不用这围场放马的仆妇,等过两天我好全了,我去教你如何?” 姜恒想到当日为找她借笔记,就有些忐忑的郭氏,其实已然明白郭氏没说的话。 世上有人把抢夺当成理所应当,也就有人心地善良自苛过甚,总担心对不起别人。 跟这样的人相处,真是很舒服。 姜恒看着她嘴唇上喝奶茶沾到的一圈奶沫,笑道:“好啊,好容易来一趟,离开前有机会,自然要去多骑骑马。” 话说完,姜恒起身告辞:“等你好了,咱们就去骑马。” 走到屏风处,又回头对郭氏摇摇手:“过两日见了,青栀。” 郭氏一个愣神转头:“你知道我名字?” 当着人,她们彼此会用位份称呼,是信贵人与郭常在。只有两人的时候,因叙过是同岁,就也懒得姐姐妹妹的,直接是你我的彼此称呼。 当时进储秀宫第一天,嬷嬷们就让她们彼此间先认识了一番,介绍了自己的姓氏出身、父亲的官职和宫里赐下的位份,但并不问她们名姓。当时叶嬷嬷非常直接笑吟吟道:“小主们进了宫,名字不要紧,要紧的是位份。哪怕错认了姓氏呢,也不能叫错位份。” 她们学着通过衣裳首饰,出行的排场,跟随的宫人数量来辨认各级妃嫔。 名字确实是不要紧了,彼此间也再没有通过姓名。比如跟姜恒同住一宫的周答应,直到她转行,姜恒也只知道她姓周而已。 所以姜恒叫出她闺名,郭氏当真是惊呆了。 面对郭氏的疑问,姜恒答道:“你来我这里抄录笔记的时候,我看到你在册本扉页角上写了青栀二字,想来是你的名儿?” 郭氏连点了两下头,然后坐在床上,努力伸长了手:“你的名字呢,你写在这我看。” 姜恒就在她手里写了‘姜姮’二字,郭氏把这两个字念了两遍:“那到时候我们一起去骑马啊,姜姮。” 哪怕是限定版的郭青栀和瓜尔佳姜姮,哪怕是离了这木兰猎苑,甚至出了这个帐子,她们就又是别人口里的信贵人和郭常在了,她也很开心。 姜恒歇过一天,又看过郭氏,就回去整理这十日跟着太后记录的《奇闻异事录》了。她觉得这很可以成就一本畅销书。 京中贵妃们,从太后起,都是爱听带神佛色彩事迹的。 姜恒整理故事会笔记的时候,在这茫茫草原上,还有一个人在整理信息,且越整理越心惊。 这个人就是怡亲王。 怡亲王是执行皇上吩咐,向来是不打折扣还加量不加价的。 皇上前些日子提了一句让他留意年羹尧,怡亲王转头就开始着手查这件事。 此时正好圣驾在木兰猎苑,询问武将相关事宜最为方便——这会子八旗都统副都统,除了如观保这样奉命在外的,都集中在这木兰围场。 年羹尧是川陕总督。说是川陕总督,其实这总督管辖川陕甘三省不说,还顺带管着青海,管辖的范围虽不是最富足的,但无疑是面积最大的,也是驻八旗兵与绿营兵最多的地盘。 都是武将系统,青海一带又一向是最不安宁的地段之一,这些人与川陕总督年羹尧当然少不了打交道。 怡亲王就挑了几个皇上信重的人,问了些年羹尧的事儿。 得到了令他都有些瞠目的结果。 且说怡亲王是知道年羹尧的性格不太好的,当年他们都是皇子的时候,年羹尧看他们就是一脸‘不过如此’的表情。但皇阿玛的重用,加上皇兄的重用,让怡亲王觉得年羹尧性子虽傲,起码是个尽忠职守的能臣。 有本事的人有点脾气也罢了。 可俱他现在听到的话,能臣是能了,尽忠职守却未必。 “年大将军,嗯,总是更信自己的亲信些。之前的四川巡抚蔡铤,因跟他无甚来往,去岁皇上刚登基,蔡巡抚就被年总督弹劾以至于革职了。如今的四川巡抚是年总督的铁打的亲信王景灏。” 说这话的人是岳钟琪将军,这位算是军伍里脾气比较好的,因此措辞也比较委婉:“毕竟年总督是川陕总督,他也想下头人如臂指使,才方便整理军务吧。” 岳钟琪也是镇守一地的将领,对年羹尧的举动那是一百个震惊加佩服:虽说官场大,大家都是千丝万缕的,但武将要比文官存身更谨慎,免惹嫌疑和祸患。反正岳钟琪自个儿是绝不敢把什么亲信族人,光明正大安插到一地做文官首领的。 不然就会出现现在四川的情况:年羹尧自己是总督还负责掌兵,他的亲信再掌一地财政民生,那这天府之国,到底是皇上的,还是你年羹尧的呢? 岳钟琪想想都替年羹尧害怕,但看人家年总督自个儿不害怕。 岳大将军比较厚道,但有一位告起状来就不客气了。 现任直隶总督李卫是个脾气不好的人。他是皇上一手提拔的亲信,眼里向来只有皇上,还是个敢直言的性子。怡亲王去问他年羹尧之事,更少一层顾虑。而李卫回答怡亲王的话也是毫无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