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说来这一年的新人运道也好也不好。 好在是皇上登基后第一回 选秀的秀女,在资历上哪怕跟王府出来的妃嫔没法比,但已经比无数后来人强了,按照先帝手里的规矩,熬年岁升位份都是她们占先。 运道不好就在于,皇上心里只有明显只有一个年贵妃,新人进宫就像一群小羊羔走到一半,正好遇到了拦路虎。 “太后娘娘赏信贵人的鸳鸯绮最多,储秀宫里的醋味,都要隔着墙飘出来了。”如今储秀宫管事的司嬷嬷,就是皇后宫中的人,其实皇后两只眼睛白天夜里没离开过储秀宫。 姜恒当日听到几个秀女在树下扎堆议论年贵妃——估计她们只觉得趁着嬷嬷们都没来,自由说一会儿话,却不想这些话,总不会是秘密,传得远比她们想象的还要快,范围还要广。 多少双眼睛盯着储秀宫呢。 皇后闻言一哂:“这会子就醋,以后更有的酸了,太后颇喜欢信贵人。她家世也与别个不同,这一年的新人里,若无意外,必然是她挑头冒尖儿的。” 另有一件事,皇后没告诉一个人,哪怕是心腹宫人。 其实在皇上登基前,皇后的亲额娘还曾去雍亲王府提过这瓜尔佳氏,想让她做儿媳妇,给自己心爱的小儿子当正妻:“福晋不知道,那真是个好孩子,家教自不必说,生的又可人。” 当时先帝身体不好,似乎有中止次年选秀的意思,皇后记得额娘盘算的很明白:“若是朝廷明年不选秀,三年后她也就过了参选年纪,可自行嫁娶,到时候托福晋的体面,咱们家向她家提提亲才好。” 可见瓜尔佳氏是每个老太太和夫人们都会喜欢的长相,最讨长辈喜欢。 当然,现在日月都更迭,这些旧话是再不能提起了。 这一回的选秀规模不小,是定在了体元殿,六个秀女为一组,排队进来让皇上与太后选看。 第一日的秀女最要紧,太后强令了皇上必须在那坐上一晌午,想选两个出身又好,又可帝心的秀女出来。 太后自己早些年就苦于出身低些,是包衣出身,乃内务府小选进宫的宫女而非大选秀女,若不是儿女多,这晋封路只怕更难。 故而太后对这第一日的秀女寄予厚望的,她深知若是只有容貌没有家世,是极难抗衡现下宠爱和家族都如日中天的年贵妃。 然而这一日大几十个秀女看过去,能让太后一眼就喜欢,皇上也颔首表示可以接受的,还真就只有信贵人一个。 之后皇上溜了,太后才带着皇后继续选的秀女。 皇后这里得到消息后,很快六宫皆知:太后给信贵人的鸳鸯绮是其余常在的两倍,四种颜色俱全,共八匹。其余常在们,哪怕是马佳氏和郭氏这种出身高于寻常常在的,也只得了四匹。 答应们更不必说,每人只得了两匹——这还是因为太后第一回 赏赐,给单数不好听。 不然按着宫里的份例,答应除了每年十匹普通棉布外,其余各色绢绸绫纱等高级衣料本都该只各得一匹。 乌雅嬷嬷亲自送去的赏赐,整个储秀宫鸦雀无声地接了。 这位嬷嬷,论起来才是后宫里最有头有脸的嬷嬷。 服侍太后的人,资历当然不缺,最要紧的是她姓乌雅,也是镶蓝旗包衣出身,跟太后是一族,细算一程子,其实还是太后的远方亲戚。 太后待她素来不同,先帝爷还在的时候,碍于宫规和其余嫔妃虎视眈眈等着捏错,还主是主,仆是仆的。 现在太后是指着儿子过活,从需要留意全后宫的脸色,变成了全后宫女人都得看她的脸色,说话做事自然也随意起来。 见了乌雅嬷嬷回来,还带了点看戏似的好奇意味问道:“信贵人那孩子如何了?她们这些个小丫头在家里娇生惯养的,骤然进了储秀宫,统共没几个人侍候着,只怕不惯吧?” 选秀的时候,都是标准化模式走下来,如今遇到事,太后倒想看看,信贵人性子如何。 太后信得过乌雅嬷嬷的眼光,这才大材小用,派了她过去送赏。 第9章 容貌 乌雅嬷嬷先熟门熟路给太后拿了件挡风的细绒毯子来盖在腿上,口里念叨着:“娘娘生十四爷的时候落了些膝盖寒的毛病,偏生自己不知道保养,这春日里的风可还透着凉丝儿呢。” 念叨完了,这才跟太后说起储秀宫的事儿。毕竟是侍候了太后多年的贴心人,第一句就先不着痕迹捧了一把:“到底是娘娘好见识,信小主是娘娘一眼就挑中了的,说面相最好,瞧着就是个平和讨喜的。” “果然奴婢这一去送鸳鸯绮,就瞧出来了。不少小主面上总有些不平艳羡之色,再不就是见了奴婢一脸盼到了救星似的欢喜。”盼什么呢,无非是盼着太后宫里的人神兵天降,正义化身把她们救出储秀宫不用学规矩熬日子了。 可她们不明白,进了这宫里,甭管是贵如皇后,还是最低微的宫婢,都只能靠自个儿了。 “倒是信小主,谢恩规矩,说话又温和体面,没有一点子抱怨的声气,太后娘娘独厚赏她,脸上也没有什么娇气和傲气,老奴托大说一句,当真是个好孩子,怨不得娘娘喜欢。” 太后越听脸上的笑容越足。 守着规矩,不骄纵傲气,这不就是年贵妃的反义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