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页(1 / 1)

作品:《[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郭氏不甘示弱,也用同样的声量嘀咕道:“是啊,信贵人出身满洲大姓瓜尔佳氏,都不如某些人兴的什么似的,不知道的以为你们马佳氏才是满军旗的顶梁柱。” 马佳氏忍不住再次抬头,对郭氏怒目而视。 两人隔着姜恒眼神对上,电闪雷鸣风起云涌。 姜恒见状,也边蘸墨边嘀咕道:“只看你们隔着我毫无障碍的瞪对方,就知道宽的不是我。” 三个人‘自言自语’完毕,上头的嬷嬷们脸都险些气绿了。 后头两排的新人也不走神了,聚精会神看着前面秀女中的三巨头上演一轮精彩的三国杀。 储秀宫内共四位嬷嬷,其中专管秀女仪态行走,方才只坐在一旁监视众人坐姿的嬷嬷这时忽然开口道:“郭常在的话有理,信贵人出身的瓜尔佳氏,可是满洲氏族通谱上头一名呢。” 姜恒扶额:来了,又来了,这位年贵妃派来的叶嬷嬷,几乎是每日一次,对姜恒进行一次捧杀。 以至于姜恒怀疑自己继承了女主的‘包子光环’,才让这位叶嬷嬷追着啃。 果然这嬷嬷话音落下,秀女们看着姜恒的目光,好的是带了些羡慕,不好的则是露出了火辣辣的妒忌。 是啊,出身瓜尔佳氏,父亲还是从一品镶白旗都统,怎么好事儿都让信贵人赶上了呢! 姜恒承受着众人的目光,并没有原著中女主的孤单与惶恐。 原著中的女主,只是个娇生惯养天性温柔软善的十五岁小姑娘,骤然到了这后宫中,面对旁人的妒忌,言语上的尖刺儿都只是忍让。 甚至还傻乎乎地当真遵照宫规,有委屈也不敢说,免得给皇上皇后添麻烦。 不但如此,她还听了这些嬷嬷们的‘教导’(恐吓),说信贵人既然出身高,就要比旁人更谦和容让,不能生出一点儿事来。否则就要让人嚼说她仗着阿玛的官位横行霸道,连累瓜尔佳一族的名声。 这样的话语,让一个十五岁的姑娘,怕的更是凡事只敢忍气吞声,恨不得像鸵鸟似的把头塞进地里去。 而姜恒已经是在职场里打滚过一圈的人了,可不信这些鬼话。 在这样不公平的职场竞争中,有过硬的出身和后台,就要赶紧用起来好不好。【我的从一品都统阿玛】要是放在武侠小说里,就是《乾坤大挪移》之类的绝顶功法。 她不好生用,难道还要自废武功吗?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旁人害怕你有威胁,你最好真的有威胁到他们的实力。” 旁边的叶嬷嬷还在继续拨火:“自太祖爷打关外龙兴起,瓜尔佳氏就常与皇族联姻。远了不说,这京城诸王府里,福晋侧福晋的瓜尔佳氏姑娘就不在少数。” 这个确实。 姜恒伸手数了数,如今宫里的瓜尔佳氏,有先帝爷的和妃,现尊为温惠贵太妃的前辈,还有不少平辈,比如五爷恒亲王的侧福晋,十三爷怡亲王的侧福晋,十五爷的嫡福晋等,当然最出名的一位瓜尔佳氏,还是先太子胤礽的正妻,这大清第一位太子妃瓜尔佳氏。 虽说都姓瓜尔佳氏,就像大家都姓王似的,只是同姓未必是一家,但到底同源,显得就比旁人亲近些。 也难怪外头一听瓜尔佳氏,就先多几分敬意。人数多,别的不论,摆出来就能撑场子。 “言归正传,接下来继续给各位小主讲讲,宫里不同位份的晨昏定省规矩。”此时正在授课的司嬷嬷,用一句‘言归正传’轻描淡写打了一巴掌叶嬷嬷的脸,暗示她刚才跑题了。 这位看起来通身气派最足的嬷嬷是皇后的左膀右臂,被派到这储秀宫里来亲自教导新人,也是皇后对年贵妃的不满——新人入宫,她这位皇后还没动作呢,年贵妃倒是越过她求了皇上,直接就做了主,把人集体关进了储秀宫。 落在新人们眼里,岂不是皇后的威严还不如贵妃? 皇后不想法子扳回一城,这后宫的队伍就不好带了。 以上来源于姜恒想着的原书情节。 剧透就是她最大的金手指。 不比姜恒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回忆原书剧情,一心还要二用。其余的秀女,在听到司嬷嬷那种非常固定频率与声调的照本宣科,就再次开始了昏昏欲睡地走神。 毕竟上课哪有看方才的三国杀有意思。 唉,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饭啊! 第7章 派系 这一日的课程结束后,姜恒敏锐地发现郭氏有点躲着她了,不像前两日那般会主动来跟她说两句话,反而很有些避嫌的意思。用午膳的时候,都坐到了远些的桌子上,与汉军旗的秀女们坐在一起。 在课堂上,叶嬷嬷说出那些话的时候,姜恒就想到了这一幕。 甭管郭常在跟她投不投脾气,可这一日满军旗汉军旗的争吵,算是把矛盾明面化了。 郭氏作为汉军旗秀女中家世最好位份最高的,天然就是隐形头领。许多人都瞧着她的举动,郭氏再主动来跟姜恒交好,就不合适了。 姜恒发现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安静了:满军旗以马佳氏为首,在她们眼里,马佳氏跟她们同仇敌忾,会一起正义谴责年贵妃(虽然是趁着嬷嬷没来,一大早躲在树底下谴责的),但比起很少跟她们打交道的信贵人,实在是很仗义了。 人普遍有盲从心理,尤其是身处弱势的地位,就想找一个强势的人来依靠指引,甚至有种‘哪怕去阴曹地府路上也有个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