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45页(1 / 1)

作品:《极品小姑的荣华路[穿书]

“娘,你到底给不给买啊?”小花摇晃着小王氏的手臂,“你给我钱,我自己去买。你买的老土,太难看了。” “一两银子,成不?”小王氏问。 “太少了,您不给二两银子,也得给一两半银子。”小花哪里可能少要钱,“娘,过两天,我还要去参加宴会呢。” “好,买。”小王氏的手指有些颤抖,儿女花的钱真是多,一次就是几两银子。 小王氏打开荷包,荷包里的都是碎银子,就剩下五六块了。 小花干脆把那些碎银子都抢了过去,“怎么就这一点?娘,你是不是藏钱了?” “我……我去拿。”小王氏无奈,亲生的女儿,她就只能宠着小花。 “快点。”小花道,“我还约了朋友呢。” “好,快点。”小王氏道。 小花根本就不管小王氏的步路蹒跚,她就想着家里还是有一些钱的。要是她不去花钱,钱都给她哥哥花了。 小王氏哪里懂得小花的想法,她就想着女儿要去参加宴会,要跟朋友一起出去玩,等小花长大以后,小花一定能嫁一个好人家。 等到小花快说亲的年纪,却没有高门大户的人来说亲的。就算是门当户对的,也没有几个人上门求亲。 那些人都觉得小花眼高于顶,明明没有很高的身份,小花还想着要嫁给权贵。 糯糯和舟舟已经长大不少,糯糯还考上了童生。 梁玥认为糯糯的年纪小,糯糯在科考上能走多远,还是得看孩子自己。 荣县,温雅如总是教导她的儿女后世的知识,比如阿拉伯数字,比如二元一次方程。 温雅如早就把初高中的一些知识忘了,大学的时候,她更是没有怎么听课。她就是把她所记的内容都交给儿子,就想着儿子知道那么多内容,儿子一定能早早考上童生。 她当初想的是儿子三岁能背诗词,七岁能作诗,十岁就童生,十一岁秀才,十二岁举人,最迟十五岁中状元。就算十五岁没中状元,那也得是进士。 后世的知识,那就是非常先进的知识啊,比如种植树木防风固沙啥的,这些东西也能用得着啊。 然而,温雅如的儿子显然没有按照她所想的成长。温雅如的儿子显得有些懦弱,他只觉得他娘管得太多,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又不是天才,哪里可能明白那么多东西,也记不住。 偏偏他的母亲总是问他是否明白了,母亲自己有时候都做错题目,她还教他。 林希真的不喜欢这样,他找了他爹,他爹也无可奈何。 “他都十二了啊。”温雅如跟林清泽道,“连个童生都还不是。” “别对他要求太多。”林清泽道,“他这几次去考试,不是生病,就是晕倒,能有什么法子。” 考都没有考,就算考了,又因为晕乎乎的,所以也没有考好。 林清泽认为这都是因为温雅如太过逼迫孩子,他说了温雅如几次,温雅如都不觉得她过分。 “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温雅如道,“你以前也是这样的吗?” “我没有。”林清泽道,他当年考试可没有这么多问题。 “那是怎么回事?”温雅如问,“要是他总是这样,以后还要不要考进士,要不要当官了?一点小事情都这样,他还能做什么。” “如果你没有总压着他学习那些东西,或许会好点。”林清泽不知道温雅如哪里找来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知识,但是那些知识不一定就对科考有用。 “一点东西而已。”温雅如想着她前世的那些小孩子才辛苦,他们小小年纪就要上兴趣班,放学之后还得上课。 温雅如想着她的儿子根本就没有吃什么苦头,儿子身边还有小厮。她也没有让儿子到了夜里还挑灯夜读,这里没有电灯,她怕儿子的眼睛坏了,她觉得自己对儿子太过宽容。 “你不用管。”林清泽道,“你不管试一试。” “我要是不管,他学坏了,怪谁呢?”温雅如道。 温雅如真的觉得她的孩子应该早早中童生,中状元,这也不枉费她穿越一回。结果儿子总是出各种状况,这让温雅如非常头疼。 还有林兰馨,温雅如的女儿也到了要说亲的年纪。 温雅如当然希望女儿能嫁入高门,可西北这边哪里有那么多的高门子弟。她也不可能让女儿去给人当续弦,就是得让女儿嫁给人当正头娘子,那个人还得是初婚。 主要还是因为林清泽就只是一个小官,总是没有升官,这才导致女儿的亲事都不好说。 温雅如不想让女儿嫁在西北,希望女儿能嫁到京城那样的大地方。可古代的交通不方便,她又没有盯着女儿的话,就怕女儿在京城吃苦,以女儿的身份,怕是京城的那些权贵也不愿意让女儿嫁过去。 因此,温雅如就只能想着在附近的官家子弟。 “还有女儿的亲事,你也得想想啊。”温雅如提醒林清泽。 “我怎么想,你是怎么教她的,成天就想着要嫁给有钱人。”林清泽道,“说什么贫苦书生还不如有钱的商户,说男人迟早都要变坏,钱才是最为实在的。” 林清泽每每听到女儿说的那些话,他就觉得头疼,女儿怎么总是说歪理呢。 “本来就是那样啊。”温雅如道,“就是得有钱,要是没有钱,这日子就过得很惨。等男人好起来,男人又找别的女人,那我们的女儿还有什么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