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42页(1 / 1)

作品:《我穿成了巫蛊娃娃

这种轨道主要消耗的还是源植和灵能液,掖庭司将这种轨道灵路图画在一种特殊的材料上,然后铺设在地面底下,再用土重新将这块地面遮盖起来。 所以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地面看起来也是“平平无奇”的样子。 而这却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乾承帝当然不会在这方面克扣,随即对于当地经济也有了带动作用。 乾承帝希望能首先铺设一道京城-鄞川-江南-粤地的轨道,虽然前期灵路图准备得充分,铺设轨道依旧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只能一段段开通。 而随着这一批铁矿石的到位,车厢的打造很快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短短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十几个车次的车厢。 首先开通了江南-鄞川的列车,使着大量布料出口运输瞬间畅通起来。 而运输成效率提高,运输成本降低,也导致丰朝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应地又有了一定的下降。 这本身对于出口来说是有好处的,可是乾承帝却改变了贸易策略,打算将贸易范围在海贸之外,再往西边开发出一条新的内陆贸易商道来。 所以在丝织品出口价格下降了一波,丝贸商人更多纷纷涌至丰朝的时刻,乾承帝却出人意料地修改了出口税率,将原先的18%调整到了25%,却在丰朝的西边建立了一个贸易免税城市。 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虽然丝贸利润高,但这依旧让许多外来商人十分不满。 但是有更多的一部分人却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打算兵行险招通过西边的内陆免税城市,与丰朝进行丝绸贸易。 闻弛并不清楚乾承帝的打算,他只知道乾承帝让他现在开始可以放开手中的纺纱技术。 闻弛亦言照做,之后短短半年内,新的丝坊在丰朝内部几乎遍地开花,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丝坊房主便是从掖庭司的丝坊中出去的。 闻弛收缩了掖庭司下丝坊的产量,为这些小丝坊让路。 而另一边,他却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电力研发中。 这对于他来说其实是一个挑战性非常强的事。 电力研究过程中最难以攻克的,不是制造电力,而是如何能够使产生的电力足够稳定,而在这一方面上出乎意料地,风轮再次派上了用场。 现如今他们使用最为成熟的动力技术,是结合当地的风力,以灵能动力进行辅助以维持稳定的动力输出。 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电压。 而在这个项目中,阴九还贡献了另一种新技术。 那类似于一种蓄电池。 这是他们阴山上经常使用的储备能量的方式。 虽然其中的原理非常复杂,但能量的储存方式却有点类似弹簧的压缩与释放。 简单来说,那就像是一个弹簧的装置,一开始被一种能量无限压缩之后,再放到另一个地方进行释放使用。 以现在的技术而言,这比闻弛能够想到的化学电池显得更为容易实现。 也让他非常惊喜。 由于贡献了这项技术,阴九几乎被掖庭司的所有人认可,很快进入了实验室的核心团队中。 所有人都10分信任他,他也很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几乎忘了自己开始来到京城的目的。 直到有一天,他与一位研究员说笑着从外面回来。 两人走在长廊中,他一边拐进实验室,却看到对方继续往前走,走向了一个他从来没有进去过的房间。 阴九想了想,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那人笑着朝他招了招手,“来,进去看看,给你看样好东西!” 第70章 阴九走进那个房间的时候, 便发觉里面的温度比外面低了许多。 现在是夏天,感谢冷柜的研究,他们整个实验大楼都安装了能够制冷的温控系统, 夏天也没有那么难熬了。 这使得阴九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大楼中, 甚至晚上都不愿意回去。 要不是实验大严格限制了可以进出的人, 他甚至想把阿笙都带进来, 让他享受一下这里如人间天堂一般的室温。 不过奇怪的是, 这间房间内的温度却比外面的低了很多。 那个叫柳钰的实验员将阴九领进来后, 笑着对他说道:“你还从来没有进来过这里吧?” 阴九点点头, 他朝周围看了看, 一边道:“我看平时也很少有人来这里。” 这个房间空荡荡的, 除了靠墙的几个架子上放了一些他认不出来的瓶瓶罐罐, 只有房间中间架了一个横躺着的水晶柜子, 看起来很像是一具棺材。 那柜子用的是阴九如今非常熟悉的材料——玻璃。 玻璃全透明, 他能够清楚地看到那柜子中盛放着一种微微带了点绿色的液体,他一眼看出来那是浓缩了很多倍的灵能液。 而灵能液中浸泡着一样东西,上面盖了一层柔软的纱布,他具体看不清楚是什么。 只是透过那微微隆起的形状, 阴九微微皱起了眉头。 那好像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体。 阴山上也不是没有拿人体做实验的,千百年来他们都生活在上面,早就已经没有了对于世俗王法的敬畏。 阴九记得小时候这种事情在山上还是经常能够看到的, 只是后来大师兄逐渐长大, 在山上有了话语权, 这种事情便越来越少了。 而一手被大师兄带大的阴九,对这种事情在心理上有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