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5页(1 / 1)

作品:《我穿成了巫蛊娃娃

所以陛下给的钱也是不够了,尚奎是来催那10万匹布的头期款项的。 看着尚奎那大大咧咧的用语,闻弛就笑了。 以乾承帝那狗脾气,这封信他必然是已经过目过了,想来只要他再去问上一句,对方自然能够立马给出答复的。 最后还有第三件却是最麻烦。 尚奎在信中预测,如果他们的布料能源源不断地卖出去,那么很快当地的桑蚕也即将用尽了。 而且现在由于他们一下子在市面上采购太多,已经使得桑蚕的价格上涨许多,如今他们甚至已经派了人往周边各城去搜罗了。 但如果继续这么下去,明年桑蚕必然涨价,虽不是什么坏事,可是等到以后丝绸的价格逐步下降之后,问题恐怕就会逐渐显现出来。 尚奎在闻弛身边呆久了,现在想事情往往并不从一个商人角度,反而从国家格局上去思考问题。 所以他他虽然不能清楚地知道这件事对于百姓的影响,却知道某些东西的价格波动太过严重,并不是件好事。 所以他想来问问到底应该怎么办。 看到这里,闻弛不由皱起了眉头。 现在各地都在推广根薯,但是如果这时候让桑蚕价格上涨,可能很多人更愿意种植桑树。 这样不仅会影响根薯的推广,更重要的是,还有可能会有人大批量地将原本种植粮食的土地用来种桑树。 可是农田有限,粮食自然会涨价。 这是风轮纺纱机投入使用带来的必然结果。 但既然有了新技术,不使用却也是不可能的,否则到时候就不是他们愿不愿意出口的问题,而是有人会拿着□□大炮来打开他们的国门了。 这么想着,闻弛放下书信站了起来,在屋中来回踱步思考着。 晚上乾承帝过来的时候,便发现晚膳丰盛得很,不像之前随便一个锅子一个汤什么的,而是满满一桌子菜。 倒把乾承帝吃得很不习惯。 吃完饭,闻弛把尚奎说的事情说讲了,乾承帝这回很痛快,直接甩过来一打银票。 闻弛拿着银票看了看,这还是他第1次看到这东西。 上面写了很多文字,还有许多不同的印章,闻弛见其中一个印章竟是户部官印。 他好奇道:“这银票跟户部有关系?” “这银票是户部底下的银财司出的。”乾承帝笑道。 闻弛这才抬起头,看向乾承帝,“丰朝流通的银票都是户部出的?” 乾承帝点头,“一开始有人办钱庄,朕想着这也不是办法,若是所有人的银子都进了这些私户手中,恐怕要出大问题,所以便让户部接管了这些钱庄。” 闻弛这才露出讶异神色,他没有想到乾承帝在这方面是如此敏锐。 乾承帝却是一手托着腮,笑眯眯得看着闻弛,“说吧,你还有什么事情要与朕说?” 被他这么一说,闻弛就想笑,看来今日的晚膳确实有点夸张了。 “之前你说要将鄞川给我,可是真的?” 乾承帝却一下笑了,“莫说是鄞川,只要你想要,朕有什么是舍不得给你的?” 听到这话,闻弛一怔,却下意识垂下了眼,不敢看对方。 他假意喝了口茶,润了润嗓,才又接着说道:“江南地区桑叶恐怕是不够了,我想进口一些别的东西作为替代品,到时可能需要更改一下鄞川的出入口政策。” 鄞川是离江南最近的一个港口,就是真如乾承帝所说,要将鄞川给他的话,最多也只是成为他的封地,他能够从鄞川政府一年的税金中抽取一部分私用,其实并不能干扰银川政府的运行。 所以他才有此一问。 乾承帝却是直直看着他,好一会儿才问道,“你想怎么改?” 闻弛抬头看着对方,“我想下达一道行政命令,所有进入鄞川港口的船只必须携带13的棉花或者是粮食,这部分货物我们将采取零进口税的方式予以优惠,并且符合条件的船只或商家,还可以以极低的优惠价格向掖庭司采购一定数量的特殊产品,以鼓励更多的船只从鄞川港口进入。” 掖庭司的产品一直是以新奇、高档、奢侈为噱头,却从未有过大规模生产。 所以在市场上一直是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这也是它成能够成为吊在驴面前的那根胡萝卜的原因。 听到这话,乾承帝却怔住了。 他没有想过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鼓励外商携带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进入丰朝市场。 见乾承帝露出沉思之色,闻弛犹豫了会儿,却又说道:“但是我很犹豫,是否要将粮食放入到这个进口优惠政策列表中。” 如果一旦习惯了粮食进口,那么本国农民很快将会开始种植大量经济作物以增加收入。 和平时期,这对于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如果一旦遇上战争,如果他们的粮道咽喉被掐住,其他国家完全不需要派出一兵一卒,就能将他们丰朝给生生扼死。 乾承帝却忽然抬眸:“当然要放,他们送来多少,朕便吃下多少,朕手里有的是要吃饭的人,百姓种的粮百姓吃,朕的人便吃他们的。” 闻弛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乾承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道又要打仗了? “而且对于这些符合条件的船只,你可以将你生产的丝绸以更低的价格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