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4页(1 / 1)

作品:《我穿成了巫蛊娃娃

闻弛看着眼前这些人脸上货真价实的表情,不由皱起眉头。 曹大人愣愣摇头,不敢置信地问道:“这到底是何物?竟有如此之产量,天赐神粮也!” 闻弛一下子也被问倒了。 “我——听别人说的——”闻弛有些茫然地看向乾承帝,他以为在场的人中,起码有人是知道的。 乾承帝却微微隐起眉头,想了想朝常明说道:“你去找几个闽地之人过来问话。” 后面的事情就很顺利了。 闻弛也不知道乾承帝为什么让常明去找闽地的人来。 但是来了几个小太监,常明把话重新复述给他们听后,这几个小太监便立马乌拉乌拉说了一大堆,果然证实了闻弛口中的那叫“根薯”的东西。 这一下子朝臣们是真的被震住了。 连乾承帝都不例外。 闻弛压根没有想到,在古代这个交通十分不发达,信息传递也十分不便的地方,竟然真的有这中事情发生——一个国家的百姓到底在吃什么,连皇帝都不知道。 如果他都不知道有这中好东西,又如何能够实行推广呢? 也难怪都已经有番薯了,他们这一群人在这里为着粮食的产量在抓瞎。 证实这件事情之后,乾承帝立马安排下面的人去确切调查根薯的亩产,以及种植上的问题,还要让闽地的总督将近年来种植根薯植物的所有信息上交,用于研究再下发推广。 后面的事情就跟闻弛没有多大关系了,于是他默默退回侧殿。 番薯这东西虽说产量达,但是含水量也高。 亩产3000斤里,所含的淀粉最多只能抵五到六百斤的大米。那可也比现在这可怜巴巴的200斤亩产好太多了。 虽然番薯虫害问题比较多,可它不挑地。以前不能用于中水稻小麦的地方,都可以用来种番薯,这就隐性地增加了农田的亩数,并且不会伤到主要粮食的中植。 所以即便出现虫害问题,主粮不倒,伤害也不会太大。 这样事情安排下去之后,乾承帝一脸高兴地将人打发了,随后走入侧殿。 闻弛站起来,却看着他并不行礼。 乾承帝也当没看到,只笑着问道:“你来找朕何事?” 闻弛深吸口气,才开口道:“我要你放了魏尹。” 承帝脸上的笑容却依旧不变,开口便答:“可。” 闻弛愣住了。 乾承帝却不废话,二话不说便写了一张手谕给他,“你可凭这手谕,去徽芜矿要人。” 闻弛接过,有些迟疑地看着乾承帝。 乾承帝却面不改色地道:“魏尹跟了朕20多年,朕并不想置他于死地。” 闻弛这才松了口气,然后便愉快地打算带着手谕去救人。 出门前乾承帝却十分体贴地问道:“要朕陪你去吗?” 闻弛这就又是一愣。 原来他还能自己去吗?他可以不要他陪吗? 虽然心里这么想着,闻弛却十分识相地没有提出过分要求,露着大大的笑脸大力点头:“要!” 乾承帝于是便又笑了。 坐上龙辇之后,两人相顾无言,可是乾承帝看起来心情倒是不错。 可是闻弛实际却不是很高兴。 从乾承帝两次对他说话态度来看,他已经能够百分百的肯定,对方知道他换身体的这件事情。 可是现在他有求于他,只能暂时憋住气。 闻弛憋了一路,最后还是忍不住率先开口说道:“这个加收进出口税的事情,你要么还是再考虑考虑。” 乾承帝笑了:“梓童可觉此事有何隐患?” 闻弛:……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才担心啊。 “此事事关重大,我觉得还是要慎重些为好。”闻弛只能文绉绉说道。 乾承帝便点头道:“那便依你,朕与朝臣们再商量商量。” 说完他便双眼晶亮地再次看向闻弛,还期待着他能说些什么。 闻弛却当看不见。 他本来就压根不太懂这些东西,就是数学好一点而已。 可他却不知道,乾承帝高兴的并不是他提的那些意见能带来的好处。 “梓童若是对朝政感兴趣,朕以后便多带你去理政殿,可好?”乾承帝笑呵呵地说道。 闻弛摇头,“我不感兴趣。” “梓童对远洋来的货物感兴趣吗?朕让人多取些来。” “不感兴趣。” “朕听闻有一神物,能够远观百里之外的景色,梓童若是感兴趣——” “不。” “那梓童对什么感兴趣?朕都可以替你安排。” “臣妾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对话就此结束,乾承帝也终于安静下来了。 不久之后马车停了下来,乾承帝气得率先走下龙辇,可最后他还是停了停,转身将闻弛扶了下来。 两人这次是微服出来的,只是有常明开道,很快他们便被迎了进去。 闻弛走进矿区,发现那是一个陆天矿场,煤矿相当丰富,也十分便于开采。 只是空气中依旧带着煤矿特有的那种灰蒙蒙。 一行人一路往里走,闻弛看到那些衣衫褴褛弓背不住劳作的矿工,好些好奇地抬头看着他们,脸上脏污得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而很快他们身边的监工便一鞭子抽在他们背上,将他们脸上的好奇神色抽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