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71页(1 / 1)

作品:《[清穿]黑莲花的宫斗系统

三阿哥永璋性子懦弱,兴许会被人撺掇了干些坏事,可是他自己是不敢怎么样的。 四阿哥永珹就有些麻烦了,永珹的脾气像极了他霸道的母亲嘉嫔,经常会罚伺候他的那些小太监,而永琪则是个中规中矩的人,看上去没什么,但永瑞觉得,他或许是这些哥哥当中最麻烦也是最棘手的。至于永瑢,永瑞了解他的脾气,爱慕虚荣,估计往后会没少找他麻烦。 如果这会子这些人知道永瑞对他们的点评,兴许会惊讶得下巴都掉了。 对于刁难永瑞的事,也会重新掂量掂量。 只可惜,他们并不知道。 卯时时分,负责教学的师傅来了,这位师傅姓李,负责教导他们汉文。 李师傅进来后,众人都起身行礼,互相见过礼后,李师傅便问起永瑢和永瑞的情况来了,“六阿哥。” 永瑢站起身来,作揖,“先生。” “微臣听说你已经会写三百字了,不知道《三字经》上面的字,你可都认得?”李师傅问道。 “学生都认得,学生已经学到《千字文》了。”永瑢说这话的时候,下巴微微抬起,神色显然有些得意。 李师傅脸上露出稍许赞赏神色,道:“好,六阿哥果然聪明过人。” 他示意永瑢坐下后,又看向永瑞道:“七阿哥。” “学生在。”永瑞奶声奶气地答应一声。 “七阿哥认得多少字?”李师傅问道,顾倩倩并不像纯妃那样大肆宣扬孩子的聪明之处,她素来知道捧杀的危害性,比起一开始就把孩子传的神乎其神,她更愿意顺其自然,让孩子的名声慢慢地传出去。 酒香不怕巷子深。 “学生认得字不多,但《三字经》上的字也都认得。”永瑞谦逊地说道。 李师傅脸上露出满意神色,道:“既然如此,那今日先生就先带你们念《三字经》。” 他并非念全篇,而是从人之初一直念到识某文这里。 永瑢和永瑞等人拿出《三字经》出来,其他阿哥则是自行学习昨日的功课。 从康熙爷那会子开始,上书房的阿哥们读书都得念一百二十遍,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但鉴于代代相传,连他们皇阿玛当日在上书房中念书也是如此,因此这一代的阿哥们也是循例这么念书。 无论什么书,先念个一百二十遍,记住再说。 朗朗书声陆续传来。 下了早朝后,乾隆听见这些声音,脸上便不禁露出一个笑容。 他走入上书房时已经是辰时了,屋子里所有人都起身行礼,“给皇阿玛/万岁爷请安。” “都坐下吧。”乾隆摆了摆手,在当中一把椅子上坐下,眼神逡巡了屋子里的皇子们一眼,对李师傅问道:“阿哥们学习的怎么样?” “阿哥们学的都很认真,六阿哥和七阿哥今日刚来,念诵已经很是流利。”李师傅回答道。 “哦。”乾隆露出兴味的神色,他看向永瑢和永瑞,“今儿个学的是《三字经》吧。” 永瑞正要回答,永瑢已经迫不及待地抢先回答了,“皇阿玛,儿臣和七弟学的就是《三字经》,儿臣已经会背了。” 见永瑢都把话说完了,永瑞便不回答了,只是笑了笑。 乾隆一听,便说道:“那你背给朕听听。” 永瑢激动得满脸通红,兴奋不已地站了出来,纯妃早就盯着他背三百千,如今背诵过三字经,不过是轻而易举,永瑢背的格外流利,李师傅都不禁微微点头。 四岁这样的年纪,能把《三字经》背得这么好,的确难得。 “背得不错。”乾隆点了下头,夸奖了一句,又看向永瑞,“小七可会背了?” “儿臣会。”永瑞点了下头,不疾不徐从人之初开始背起。 他的声音很清晰响亮。 永瑢抿了抿嘴唇,脸上有些许不屑。 也就是会背个《三字经》! “你们二人都表现的不错,不过只会背诵是不行的。”乾隆说道,“朕来考考你们,这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此句该作何解释?” 第141章 宫斗的第一百四十一天 永瑢当时就愣住了。 他嘴巴张了张, 眼睛里流露出着急的神色,忍不住朝着永珹投去求助的眼神。 但,永珹自己都还在只能背诵《三字经》的阶段, 哪里能帮得了他。 “皇阿玛,”永瑞见永瑢回答不出, 便自己回答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五代时, 燕山人窦禹钧教子有方, 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名扬四方。有诗曾云:‘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注1】 永瑞回答得不急不慢,小脸上满是认真神色。 乾隆赞赏地微微点了下头, “小七回答得对,这句话的确是这个意思。上书房的师傅教导你们念书, 每本书都要念诵一百二十遍,但这目的不是要你们死记硬背, 而是要你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尔等可知道这个道理?” “儿臣领受皇阿玛教诲。”阿哥们纷纷拱手作揖。 乾隆示意永瑞等人归去,他知道永瑢的脾气,因此并没有多点评, 但永瑢心中却已经记恨上了永瑞了。他握着拳头, 低着头,直到乾隆离开后, 才抬起头来。 这一日的功课非常繁重,先生们丝毫没有顾忌阿哥们年纪小,仍旧是上到酉时时分,才让阿哥们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