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92页(1 / 1)

作品:《雍正后宫一答应[清穿]

如果是以前的齐妃,听到皇上要赏她,早乐得飞起来了。 但是这几个月的打击,加之后宫众人对她明里暗里的嘲讽,让她已经完全没了之前的气焰,连说起话来都畏畏缩缩的、生怕又触怒了皇上。 “齐妃你也不必自谦,你的功劳,朕心中有数。”雍正含笑着免了齐妃的礼,说着雍正又把目光转向了皇子皇女一侧的桌席,对着有些惊愕的弘时点头赞道:“近来弘时御前进退得宜、言之有物,提出的一些政见也颇有可取之处,想来也是齐妃你悉心教导之故,朕心甚慰啊!” 此言一出,在座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震惊之色,甚至有些怀疑起自己的耳朵来。 如果说之前皇上褒奖齐妃,众人虽然讶异、却也不怎么震惊,但是现在皇上连三阿哥都夸奖了,怎么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难道说这被皇上冷落了近一年的齐妃母子,又要起来了? “儿臣、儿臣……”被雍正点名的三阿哥弘时,此时已经激动地快说不出来话了。 这一两年,皇阿玛的对他的态度越发地冷淡、训斥也越来越多,加上下面弟弟们开始长大,后宫又进了新人,他这个“皇长子”的地位是越来越不稳固了。 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依然一点办法都没有。 数月前,额娘又被皇阿玛借口罚了,他心里就更加忐忑了,每天都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惹得皇阿玛彻底厌弃。 却没成想在这除夕家宴上,皇阿玛居然开始褒奖他了,这让他惊讶的同时又万分激动。 难道说,皇阿玛终于看到他这段时间的努力,开始重新看重他了吗? 稳定心神,弘时强忍着心中的激动,躬身道:“皇阿玛的赞誉,儿臣愧不敢当。儿臣还年轻,关于朝政之事还有很多都不明白,全赖皇阿玛和诸位师傅悉心提点,儿臣才有些许长进。儿臣以后定虚心学习,认真当差,为皇阿玛分忧。” “好、好。”雍正连道两个“好”字,似乎对弘时的这番话很是欣慰。 “苏培盛,传旨下去,三阿哥弘时孝友宽厚,温文肃敬,行有枝叶,道无缁磷,今封其为固山贝子,择日备礼册命。” 固山贝子! 听到这里,几乎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看向弘时的眼光立马不同了。 虽然说封的不是什么只是亲王郡王,只是一个固山贝子,就连年贵妃那个一出生就死了的孩子也是这个爵位。但是追封和活着的时候册封,到底是不一样的。 三阿哥之前屡屡被皇上训斥,他们还以为他会一直是个光头阿哥呢!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贝子,却代表着皇上却三阿哥态度的转变。同时也代表着,本来已经远离那个位置的三阿哥,突然又近了一点。 ……这皇上打得什么主意啊! 所有人此时心中都生出浓浓的疑惑。 不过要说最震惊的,却不是别人,而是刚才一直持无所谓态度的苏暖。 现在的苏暖肉也不吃了、汤也不喝了,无意识地啃着大拇指指甲、看着雍正的眼中流露出困惑的神色。 奇怪了,要是她没记错的话,这个时候的雍正已经完成了秘密立储、把四阿哥的名字放到了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面去了吧! 现在怎么又突然对三阿哥弘时态度好了起来,还封他为贝子? 还是说,四四是想玩平衡之术、不让熹妃弘历这边一家独大,所以才把弘时抬起来? 想到这里,苏暖不由地把目光转向了斜对面的熹妃。 不过让苏暖有些失望的是,熹妃的神色还是那般的淡然,没有丝毫的变化,可以说把“不动如山”这四个字的精髓刻在了骨子里。 这让苏暖不得不佩服,自己儿子的大位都受到这般威胁了,还能这般淡定,不愧是未来的胜利者,单单这份忍功,就是常人所不能匹敌的。 不过呢,越是能忍的人,一旦得势,这反弹的就越厉害——毕竟她就是这个现成的例子。 一想到四四百年之后,自己要在这钮祜禄氏手底下讨生活,苏暖就觉得头疼。 不知为何,虽然这位熹妃娘娘一直表现地极为温和,对后宫所有人都很友善,就算已经是妃位了,平时也低调地很。但是苏暖中觉得这人没有她表现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总觉得她在暗暗布局着什么似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她上辈子宫斗小说看多了的缘故。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苏暖总觉得熹妃似乎对她中莫名的敌意——虽然苏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甚至可以说,她们之间几乎任何交集。 但是每次看到熹妃,苏暖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年贵妃出事甬道上的那个荷包,她有种强烈的直觉,那个荷包是熹妃放的。 一想到有这么一个又能忍、城府又深、心机又重,还对她有莫名敌意的人会成为这后宫最大的主人,苏暖觉得那还不如让齐妃那个蠢儿子上位好了。 但是转念一想,齐妃的她的敌意恐怕更是比海还大,她要是当上太后的话,要做的第一件事怕是会首先弄死她! ……还是算了吧!她还想多活几年呢! 苏暖悻悻地想道。 苏暖这边陷入了深深的自闭之中,而儿子刚被封为贝子的齐妃,和苏暖相比,完全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