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53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若是林老将军知道,他守了一辈子的国最后被自己的亲女儿给卖了,只怕他棺材板都压不住! 好个林檀,她竟没有一点敬畏之心,就不怕遭到天下人的唾弃吗? 朱庭气得仰倒。他不敢对付司徒恭,也不敢对付萧瑾,但是对付对付林檀却还是手到擒来的。如今林檀与夏国燕国勾结在一块儿,他暂时不能拿她也么样,但是林檀的名声朱庭玉是一定要搞臭的。 于是不过一日,蜀中几乎人人都知道他们的阳平关是被林老将军独女林檀所破。 外面几乎都是一片骂声,这里头多是朱庭玉叫人带头掀起的骂战。林家军在蜀国境内的名声原本极好,哪怕林檀自立为王、占据了蜀国大片土地,可民间对林家军依旧心存好感,总是默默的觉得错不在她。这也是朱庭玉最恨得一点,如今他要做的,就是让百姓们将这份好感变成憎恶。 然而,骂声高,也并不代表人人都不耻林檀。 总有些头脑清醒的,知道事情发展成如今这般不过是因果报应罢了。倘若林老将军没有含恨而终,林檀又怎么可能会对蜀国人拔刀相向呢?说到底,还是朝廷有错在先,人家林檀不过就是报复而已,哪条法律规定,被人欺负了还不能还手? 这样想的人大有人在,虽说说他们并不高调,但偶尔听人骂林檀骂得那么凶,还是会说几句公道话。 且他们心中隐隐觉得,林檀不会对蜀国的普通百姓们下手。 朱庭玉对此毫无所知,满心以为如今外头人人都像他一样对林檀恨之入骨。他不仅自己骂,还让段广基每日跟他汇报外头的人是如何骂林檀的。 听了那些人骂林檀,他就感觉通体舒坦。 段广基知道外头真实情况如何,但面对已经有些痴狂的朱庭玉,段广基也不敢让他知道实情。 如今这情况,能拖一时就拖一时吧,都已经破了最紧要的关口,段广基并不确定他们还没撑多久,如今都是拿命在撑着。 满朝文武都指望着朱庭玉能拿个主意,然而朱庭玉在叫人失望这点上从来就没让人失望过。倘若他真的有什么雄才大略,蜀国也不会走到如今这一步了。 一日又一日,朱庭玉始终想不到任何的应对之策。 他们如今这般境况,与当初的齐国君臣十分相似,都是守着摇摇欲坠的江山,数着一眼就望到头的日子,在一日胜过一日的绝望当中苦苦挣扎,想要寻求出路,最后等着他们的却是是无望。 不仅仅是臣子们无望,蜀国皇室更是无望。 大皇子甚至请朱庭玉先去别逃难。 朱庭玉心动是心动了,但却也知道眼下并没有什么逃难的好去处。若是直接出了边境,那倒是可以逃过夏国跟燕国,可那岂不是要过颠沛流离的苦日子? 朱庭玉可吃不得苦。 大皇子见他犹犹豫豫,已经是急在心里了。他并不打算在这等死,回去之后便收拾了细软行囊,随时准备逃命。 大皇子妃还有些不愿意逃,主要是半个月前他们还在为了争夺皇位险招频出,如今才过去多久,皇位也不要了,江山也不要了,竟然一心只想着逃走?她劝道:如今还没打进来,怎么就到了非逃不可的地步了? 你怎的这般糊涂,若真是打到跟前来了,哪还有你逃跑的机会?那夏国的火炮威力有多大?,想来你也是听过的,若他一炮轰过来,咱们岂不是都得死?不如现在收拾齐整,过些日子就逃命。有银钱傍身,去哪儿都不愁吃喝。 留下来等着他的就只有一个死字,看齐国皇室是什么下场就知道的,燕国绝对不会对他们网开一面的。 大皇子是个雷厉风行的,说了要逃命,不过三日便真的逃了,且还是携着一家八口兼几千侍卫,连宫中的贤妃都一道带着逃命了。 朱庭玉听闻之后,忙让人去追,结果还是没有追回来。 这事儿对朱庭玉打击不小,他原本还觉得有一丝胜算,眼下被自己亲儿子这么一闹,连最后一点指望都没了。 唯恐宫里剩下的几个皇子有样学样,朱庭玉连忙让侍卫严加看守,绝不能让他们再有可趁之机。 于是等剩下来的几个皇子反应过来想要效仿大皇子时,已经晚了。他们父皇宁愿把他们在宫里关到死,也不愿意放他们出去另谋生路。 真不愧是他们父皇,对忠臣狠,对亲儿子也这么狠。 且说吴兆带兵北上,却依旧没能组织萧瑾他们挺进的步伐。 有了林檀带过来的药,夏国的士兵虽称不上满血复活,但也终于不再像是从前那样蔫哒哒要死不活了。 简玉衡率兵冲在前线,配合着燕国的几位老将军,还有林檀的指点,可谓是所向披靡。 后面哪怕不用火炮,蜀国的城池在他们的进攻下也依旧一个接着一个被破了。 林檀看着这么多城池被迫,心里越发复杂。 这是她父亲守卫一生的地方,但是也是交接害了他父亲被朱庭玉那狗贼记恨的症结。如今城被破了,林檀既觉得痛快,又觉得痛心。 唯一让她觉得安慰的是,这些城中的百姓都没有受到牵连。萧瑾跟她保证,夏国的军队绝对不会伤普通百姓一分一毫,更不会在城中胡作非为,掠人财产。 在管束军队这件事,夏国说第二,当今世上就没人能说第一。萧瑾一声令下,军中还真没有什么人敢违背君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