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49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张崇明还是头一次听到圣上说这样的话,听着仿佛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却又是一派胡言,张崇明便笑道:圣上所担忧的,不过是夏国与燕国终有交战的那一日罢了。 萧瑾颔首。 只是,燕国显然视蜀国如囊中之物,即便您想留着,燕国为未必愿意,此事绝不是您一人的意愿便能定下的。如今若放任燕国不管,不是助长了他国气焰?蜀国虽小,男丁却有不少,若都归了燕国,燕国实力必定大涨,届时他吞并蜀国又想同夏国出手,咱们便更疲于应对了。不如这次主动插手,与燕国平分了蜀中之地,如此才不至于让他们大占便宜,圣上您说是不是? 萧瑾被他一句话戳中了痛脚。 确实如此,就算他想要保下蜀国,燕国为不乐意,说不定人家就想二分天下,最后统一南北呢。 原文里不正是这样的走向吗? 冯慨之打量了一下萧瑾的脸色,恍惚间好像明白了什么来,他朗声道:圣上莫不是怕燕国了? 萧瑾身子一僵,谁怕了?他怕什么了? 冯慨之却越发笃定:您应该不会是一直觉得,夏国对上燕国毫无胜算,如此才想保着蜀国将两兵对垒之时往后拖一拖吧? 萧瑾有点恼怒:朕何曾这么想过了? 冯慨之失笑,就嘴硬吧。 不过他也算是知道症结了,冯慨之哭笑不得:燕国虽说兵强马壮,但如今咱们夏国也今非昔比了,咱们或许兵力谦逊于燕国,但是财力却远胜于他。更不用提,如今江淮之地、两广之地都是远近闻名的大粮仓,又有苏大人如今治理得仅仅有条、初见富饶之相的东北粮仓,更不用说,咱们还有许久不曾拿出来的火炮。如此这般,便是耗着咱也能把燕国给耗死,何必妄自菲薄呢? 王从武一听他说兵力不如燕国,不乐意了:眼下兵力是稍逊于对方,一两年后,谁强谁弱还不一定呢? 他们不仅有能上阵杀敌的精兵强将,还有一大批能刺探敌情的朱雀军,应了圣上那无理的要求,王从武愣是又训练出一批足足有三千人的朱雀军。这支军队一出,绝对能让燕国人喝一壶的。 王从武自信满满地道:圣上实在不必担心打不过,咱们夏国国力蒸蒸日上,多少人真心实意想要归顺都不能的,这回若是收了蜀国之地,您便能知道夏国有多受欢迎了。 王从武足够自信能在这点上压过燕国。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比唱的还要好听,几乎让萧瑾真的相信夏国已经强大到,能跟燕国平起平坐的地步了。 只是他多少还存留了一些理智,知道不能被他们蛊惑。但蜀国看样子是真的没救了,虽然萧瑾不知道他们对蜀国怎么就那么不喜,但诚如他们所言,夏国不能放任燕国毫无节制地扩张了。 既然不能坐视不管,那就打吧。 只能对不住蜀国了,不过此番只是换了个皇帝,他们又不弑杀,想必蜀国的民众应当不介意吧。当然,真介意也没用了。 萧瑾点头答应,下头的几个大臣全都暗暗窃喜。 谁知道他们筹划了这么久,反而是借着燕国的手才最终达成了目的。 不管了,反正这回燕国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冯慨之都已经暗暗计划好了,若是燕国存心要打,那他们就跟着;倘若这次只是个误会,他们就跟燕国透露夏国要开征的消息,就不信燕国能忍得住。 好在燕国没让他们做多费心思。 从这两个月打听到的情况看,燕国的确有意进攻蜀国,且司徒恭也没打算瞒着萧瑾,所以夏国人打听消息才打听得那么顺畅。 为显诚心,夏国朝廷为对燕国透露了一些那就是此次开战,夏国也会鼎力相助。 萧瑾每日都在关注燕国与蜀国的动向,至于大军演练及出征等繁琐小事,既要猜测燕国会出多少的兵力,又得担心三国若是交战的话,届时又会生出什样的乱子来,还有林檀。 好不容易将几座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才站稳脚跟,就碰到了这样的事。蜀国没了,燕国能放过林檀? 似乎不太可能。 就是司徒恭不愿意计较,他的追随者也不会放任不管。 所以,萧瑾还得忧心如何给林檀善后。 但燕国的动作比萧瑾想象的还要快,不过一月功夫,燕国已经准备妥当,欲南征蜀国了。 有冯慨之却等人日日催促,萧瑾不得不出兵跟上,生怕晚了半步。 第191章 边境 ◇ ◎危险的蜀国◎ 这次的出征, 萧瑾总感觉自己像是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他一直以为,夏国目前主要的重心还是得用在发展上面, 哪怕是养猪都比打仗来得强, 但是他的大臣们却不这么想。 大军开拔那日,萧瑾对着王从武欲言又止。 王从武心里门清,但他知道这回咱还是冷着脸圣上比较好, 所以狠了狠心选择忽视。 萧瑾挠了挠下巴,心里有点凉, 转向跟他差不多年岁的简玉衡。 谁料简玉衡正望着底下乌压压一片的大军,战意澎湃。若是可以,他不知想踏平蜀地, 甚至还想顺便踏平燕国,替圣上一统天下。只可惜, 如今尚且没有这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