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45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萧瑾处之泰然:看朕做什么,朕脸上有字儿?没听到人家使臣说要来见朕吗,还不速速将人带过来。 作者有话说: 开战啦 第126章 商议 ◇ ◎得到的地五五分成◎ 冯慨之揣着手站在张崇明旁边, 低声道:也不知这燕国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兴许与咱们有利。 便是一时有利,可就怕后患无穷啊。 冯慨之从来就没信过燕国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出使过燕国,那边民风剽悍, 百姓都善勇好斗。当时冯慨之便暗暗心惊, 还庆幸燕国同夏国离得远,要不然就冲他们这性子,早晚是要挥兵南下, 直接将夏国撕了吞掉。 他们夏国虽然也不缺汉子,但是同燕国人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真要打起来, 多半还是打不过的。 冯慨之提心吊胆的这会儿,燕国的使臣已经被请过来了。且来时行色匆匆,一身风尘, 脸上都带着倦色。想来是一路赶过来的,到了临安之后后连片刻歇息也不有, 直接来了福宁殿当说客了。 为首的萧瑾认得。 是之前来过的贺辞贺丞相。 贺辞,他来做什么?冯慨之小声道。 不管做么,都不能让他们占便宜。张崇明回道。 张崇明作为一国丞相,此刻主动上前替萧瑾迎了迎, 一面见礼一面寒暄:原来竟是贺丞相, 贺丞相远道而来, 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冒昧造访,实在惭愧, 不过此事甚急, 我等也不得不失礼了。 张崇明笑而不语, 更不接茬, 伸手引人入殿。 因来人是贺辞, 萧瑾多少客气一些, 见他神色不佳,便让他先下去梳洗,一面又让人准备酒宴。 贺辞竟也没拒绝。方才那般的火急火燎的,眼下真进了宫、见了萧瑾之后,他似乎又没有那么着急了,真就下去洗漱了。 冯慨之还在揣测对方的意图。 依他看,这人才那么风尘仆仆的样子无非就是做给他们看的,平白无故地想让他们紧张起来,显得燕国使臣待会要说的事情有多重要似的。 呵呵,他倒是要看看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还值得做出这样一一出戏来。 然而很快,冯慨之就明白了前因后果。 什么,你说齐国欲同燕国结盟?冯慨之失声问道。 酒过三巡,君臣几个都十分端得住,没有主动询问。贺辞见他们老神在在地坐着,便知道不能再等他们先开口了,于是主动抛出了这么一个惊天大消息。轰得冯慨之脑子一木,半天没反应过来。 齐国真是好大的狗胆啊,真就这么恨夏国吗?当初攻打齐国的时候也有燕国的份儿,燕国对于齐国的觊觎,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这么着,齐国还甘愿与燕国结盟,蠢不蠢啊? 贺辞显然也深知齐国的愚蠢,他将齐国送过来的国书转手呈给萧瑾:此乃齐皇递交我朝的国书,上面是齐皇的亲笔书信,做不得假,还请您过目。 张德喜躬身取过,递给萧瑾。 萧瑾匆匆瞥了一眼,没看出来这究竟是谁的字迹,毕竟他又不认识齐皇的字。 倒是张崇明瞧了一眼便冲着萧瑾点了点头。 这确实是夏国那位狗皇帝的字,张崇明敢肯定。不过这狗皇帝倒是奸诈,在信中百般蛊惑,还将夏国上下贬得一文不值,又说夏国巨富,朝野上下皆经商,得夏国钱财可保十年无忧。 这种话都说的出来,真是个卑鄙小人。 萧瑾了然,他将国书退下:难为贺辞丞相日夜兼程,原来是因为这件事,丞相大人受累了。 燕国能把齐国的国书送过来,究竟什么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燕国在齐国和夏国之间,选择了夏国。这其实很正常,稍微有脑子的都知道该选择谁。夏国与燕国距离太远,就算有朝一日燕国攻下了夏国,也得花很大的力气来治理,但是齐国就不一样了,离得近,两边的风俗也有相近的地方。若能将齐国收入囊中,燕国便能趁机在中原培养势利。 不过,这结盟得看谁先提起来。先提出来的便是有求于人的一方,自然也得让出更多的利益来。 所以萧瑾不急,他绝口不提齐国的对夏国的恶意,只漫不经心地问道:此时朕已知晓,只是不知,燕国眼下派丞相过来意欲何为? 贺辞道:乃是因为我家主上极为欣赏陛下,不愿让您着了齐国的道。齐皇愚钝,我家主上不屑与他为伍。 欣赏朕?萧瑾知道这都是屁话,原文里这位男主是个傲气的,其余三国里头就没有一个皇帝是他瞧得上的,尤其瞧不起亡国的夏国皇帝,也就是他。 如今虽未亡国,可萧瑾自问并非英雄,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就男主那个傲气的性子,能欣赏他才怪呢。 这话也就听听,当真就没有必要了,萧瑾继续道:劳烦丞相回去给朕带句话,权当是多谢燕皇欣赏了。 贺辞:不对,就这?就没了? 他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按理说,萧瑾不应该顺势说下去么? 可贺辞等了半天也没等到别的。 没办法,贺辞也有些摸不清萧瑾的路数了,于是他迫不得已开始直接起来,这对一向喜欢拐弯抹角让别人猜测他意图的贺辞很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