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55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反正一个官儿也是任命两个官儿也是任命,索性就一起任命好了。 于是这一日,萧瑾被他们压着哪儿都去不了,花了一整日的功夫,将这些官位都补齐了。 临安府知府是从下面调上来的。名叫邓观彦,年纪不大不小,正好四十岁,据说在地方上政绩突出,所以才被拉开顶上了。 他之前的位置也被他的二把手给顶上。 至于吏部尚书,萧瑾点了之前的侍郎程长庚。 萧瑾对其说满意也不算太满意,但要挑剔也挑剔不出什么不好。归根究底,还是他对这个人了解不多,从前的印象只觉得对方是个不好惹事儿的,在任上这么多年,也没跟着姜明还有李廷芳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一直老实本分。 可要说有什么出彩的政绩,那也确实没有。 官儿是点了,不过只是因为萧瑾手头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才不得已而为之。 但愿这个被选中的不要让他失望才好。 为了激励对方上进,萧瑾还单独把人招来御前。见着程长庚,萧瑾可没露出半分不满,相反,他表现出对这位新任的吏部尚书很是器重的模样,把程长庚给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萧瑾觉得,得趁着这把火好好干一件大事儿!他遂将政绩考核改革一事交给他,还语重心长地交代: 此事关系重大,交给旁人朕不放心,唯有交给程爱卿才能勉强放心,程爱卿不会叫朕失望吧? 自然不会!程长庚脑子一热,立马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一定完成任务。 萧瑾还算理智,有徐庶这么一个榜样在,萧瑾现在对这些臣子的要求已经一降再降。 像冯慨之那样不着调的都已经能算是股肱之臣了,这个新上任的吏部尚书若真能办成这件事情,那也绝对是左膀右臂。 萧瑾甚是欣慰:朕果然没有看错程爱卿,这么多人,独独点了你做吏部尚书,全是看中了你的手段跟能力。 程长庚心潮澎湃,哦,原来圣上竟对他报以如此厚望吗? 他之所以能当吏部尚书,还是圣上保举的吗?如此大恩大德,若是不报,程长庚实在是心中有愧。 君臣相得,谈笑间便定下章程,这本是件大好的事儿。程长庚也没想到自己上任之后头一次面圣能够这般顺利且得器重。可等到出来以后稍微冷静了下来后,程长庚才幡然悔悟 这么棘手的一件事,他怎么就答应了下来?! 哪怕必须要答应,好歹也婉拒两次,让圣上知道这件事情有多难吧,如今这么轻轻松松地答应了下来,要是做的不好,回头他拿什么交差? 程长庚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可惜,悔之晚矣。 朝廷官员变动不说,福田院这边亦新选了不少管事。这两日抄家所获的钱财,全被萧瑾用在了福田院中。可他也知道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他能盯得一时,岂能盯得一世?这些人还是得自己立起来,与其等着朝廷接济,不如给他们一份合适的工作,让他们挣些钱财傍身。 不过萧瑾一时也没想到他们能做什么,所以将这件事情记在心上,只等日后再商议。 如今最要紧的还是临安城治安的问题。 因为萧瑾日日盯着,谢明月一伙人行动迅速,疏通完下水道之后,韩攸又领着他们去拆违章建筑,惩治随手乱丢杂物、乱堆废弃物的行为。 朝廷甚至为此特意出台了一道政令。新立废弃物倾倒点,禁止百姓在街道住宅区随意倾倒垃圾,若有违者,不仅要重打二十大棍,更要视情节判处十文至一贯的罚款。 打不打板子对不少人来说都无所谓,主要是让他们交钱,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有这么一道政令在前头摆着,不少人到起废弃物来也显得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一个不好倒在了不该倒的地方,被罚了不该罚的钱。 贸然多出一条政令,且还觊觎他们的钱袋子,自然会有人不买。 可一天两天天天这般过去,众人发现原本脏乱不堪的市口逐渐干净之后,骂声顿消。 谁也不是不知好歹的,当初的那些废弃物都是朝廷派人收集,还是一车一车拉走的。如今最麻烦了一些,但不可否认街道确实变干净了,许多让人看着都舒心。 百姓们口中拉车的,正是他们原先津津乐道的新科进士。 可怜见的,这群进士还没再挖下水道的阴影中走出来,转眼又不得不负责捡垃圾。 这捡垃圾还不如通下水道呢。 若是有可能回到过去,谢明月一定会将那个执着参加科考的自己给打死。 就在这群进士们怀疑人生,觉得自己这辈子再不会有比现在这样更倒霉的时候,萧瑾却及时的站出来,用行动表明他们还是太天真了。 因为萧瑾盯上了临安城的粪水。 这垃圾不能乱倒,粪水自然也不能乱倒。萧瑾让谢明月等人仔细看看这收粪水的是不是朝廷的人,收集完的粪水都如何处置,往后可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皇帝有令,没人敢不从。 于是谢明月又生无可恋地跟粪水打上了交道,他发誓,他这辈子都没这么苦过。 想他堂堂谢家大公子,人前光风霁月,温文尔雅,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碰这种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