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40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萧瑾不大相信,若真是疼的话,也不会让自己妹妹枉死这么多年了。可见他的妹妹在权势面前,依旧还是输了。 不管他疼不疼,他家里总归还是有要脸的人,这段时间你多帮衬着谢明月他们,务必要激得郑青主动跳出来指认姜跃。 一月之期马上就要到了,这人证物证都没有,萧瑾总不能把这两位大官一直关在牢里头。总这样底下人也会有意见,不管是对他还是对谢明月等人的议论都不会好。 所以萧瑾才会这么着急催进展。 韩攸得了叮嘱,也时常在旁调拨谢明月等。 很快,郑家的一滩水便被他们彻底搅浑了。原先郑家在这胡同一带住得好好的,虽说偶尔有一些闲言碎语,但那都不碍事儿。 哪家没有些见不得人的难言之隐呢?都是街坊邻居的,谁也不会拿人家的短处来取笑。可这些日子显然不同了,郑青一家不管走到哪儿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那些人并非主动挑衅,而是在背后暗暗取笑,一旦郑青忍无可忍回头与他们争论,他有什么又会立马闭上嘴。 嘴巴是闭上了,跟眉眼之间的嘲弄和看戏仍在继续。透过他们的目光,郑青一家都能知道这些人心里是如何鄙夷他们的。 郑青的大妹妹原先也是温婉贤淑的好姑娘,还未及笄的时候,前来提亲的人便踏破了门槛。可就这样一个好姑娘,却被姜跃那个混账毁了一生。 姜跃好色,不顾郑青在他身边鞍前马后侍奉了这么久,强行将郑青的大妹妹纳进了府。说是纳妾,其实就是一顶轿子塞进府里,连该有的礼节都没有。 最后被妾室虐待、难产而亡,姜家也并未给出只言片语的解释。姜跃本来还半开玩笑地跟郑青说,他这妹妹真是没福气,怪不得谁,而后又说他会补偿郑家。 补偿?还有什么补偿能抵得过一条人命呢?郑青原本就恨姜跃,恨姜家,如今就更恨之入骨了。 若非姜家,他们郑家清清白白的又何必承受这么多的污言秽语?最让郑家受不了的是,家中小妹也因为这件事情被退了婚。 郑家小妹原先定了一门亲事,但是这两日外头谣言四起,未婚夫家见情况不对便立马上门退婚,还扬言郑家晦气,他们家也不会要这种不三不四的姑娘。 郑青气得直接把人给轰走。 等回过头看到一脸灰败的双亲和泣不成声的妹妹,郑青心头的愤怒又变成了一股深深的无力。 他要怎么才能改变如今的情况呢? 然而很快,郑青便有了决断。 因为他妹妹被逼得意图自尽。 亏得有人提醒,救下来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郑青的好兄弟正是发现他妹妹自尽的人,见郑青因为此事满心愁苦,便不经意地透露许多内部消息来。 郑大兄弟,照我说啊,若想解决此事、让你妹妹重新找个好人家嫁了,还去先得洗刷郑家的污名。 郑青揪了揪头发,走投无路:你以为我不想?可郑家对上姜家,无异于以卵击石。 从前或许还真是这样,但现在可不一定了。姜家父子二人都下了大牢,我私下听了一个天大消息咱们圣上早就见张家人不痛快,想要处之而后快了。 这回只苦于没有证据,若有证据,姜家必定难逃大劫。姜家一倒,你再趁机将当年的事情说出来,还怕别人心他不信你吗? 郑青神色微动。 是啊,他就不信,百姓们会不信他而去相信一个纨绔子弟。 他那好友瞅了一眼,继续道:唉可惜就可惜在,连朝廷都没有证据。若谁手中人证物证具在,此案早就能了结了。 人证物证郑青渐渐出了神。 旁人没有证据,那是旁人,他不一样。 郑家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谢明月虽听了韩叔华的话,在外散播一些不当的言论,但他心里却依旧挣扎,觉得这法子不够光明磊落。他也怕那个小姑娘想不开,所以才特意派人盯着。 得知人被救了下来之后,谢明月如释重负:救下就好。 他似在感慨此案一波三折,又似在感叹市井小民人生艰难。 等他回过神来时,还不忘吩咐手下:这些日子你去打听一下京城里头有名的红娘跟媒婆。待此案一了结,便给那位郑家小妹选一门好亲事。这回是咱们对不住人家,叫她受了无妄之灾,需得补偿回去才行。 谢明月话音刚落,就听到旁边响起脚步声。 他回头一看,却是周宜。 周宜维持跨入门槛的动作,被谢明月扫了一眼,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此刻,他对谢明月的观感更复杂了,他压根没料到,这群进士里面,心思最细腻、最懂得体贴的人竟然会是谢明月。 他自诩不输于人,结果却比不上别人的十之二三。 谢明月也不知道他听到了多少过去。 只是他跟周宜相处尴尬,哪怕如今见了面已经没了剑拔弩张的气氛,但是互相嘲讽还是免不了的。 真没想到,周大人竟然也喜欢听别人的闲话,非礼勿听,不懂么? 周宜点头,大大方方地承认错误:周某确实错得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