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1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萧瑾哭笑不得:朕又没治你的罪,跪什么跪?起来。 张翰之不好动弹。 起来吧,刚才是夸你的。萧瑾保证。 张翰之抹了一把脸,劫后余生地爬了起来,不过,这回面子里子全丢光了。 萧瑾又看向这里头出身最好的谢明月跟比出身最差的周宜:朕交代给你们的任务,都没完成是吧? 谢明月跟周宜惭愧地点了点头。 众人也都老老实实地认错。他们今日那一番见义勇为痛快是痛快了,但是现在想来确实有些鲁莽、瞻前不顾后。那些人他们匀出一半送去官府就够了,实在不必每个人都去。 萧瑾笑了笑:蔫头巴脑的,以为朕会怪罪? 众人不语,但心里确实是这么以为的。 朕还没那么小气。萧瑾点了两下桌子:诚然,朕是对你们有所不满。 谢明月等人低下了头。 不过萧瑾卖够了关子,才道,不满的是你们之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不愿意做出改变的固执,并非今日之事。今日这一出勉强算你们通过了。 众人一愣,不禁怀疑自己的耳朵。 萧瑾只觉得这些年轻人真好玩,也真好逗,他逗得正高兴呢:朕让你们通过,你们怎么反倒不自信了? 谢明月迟疑了一会儿,试探着回道:只因今日将那些人送去官府,将自己的任务抛到脑后,略显鲁莽。 萧瑾却道:若你们只顾着自己的事,那才是真的鲁莽。能高中进士,想必都是聪明人,也猜到了今日为什么有这样的巧合了吧?朕也不瞒你们,今日冯大人确实动了些手脚,但若不是那些纨绔无法无天惯了,也不会中计,追根究底,还是以为他们做恶太多,罪该至此。他们身份地位都不低,有许多,跟你们在座的一些进士关系还很亲厚 萧瑾话音刚落,又有一些人把头低得厉害。 不过你们今儿做得都还不错,毫不犹豫地把他们都送进了官府,这就是你们今日最大的收获。朕不管你们从前是什么身份,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子弟也好,是受尽白眼的寒门书生也罢,一旦你们当了知县、当了县令,那便只有一重身份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为民做主,为民申冤,这都是你们应该做的。 萧瑾将他们的愧疚看在眼中,继续道:朝中都道,如今的夏国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但若是这话朕信了,那便是彻头彻尾的昏君。待你们去了地方,应当比朕看的还要清楚一些。朕叫你们下放,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历练,更想让你们扎进地方,用心沉淀,治理好一方百姓,不要让他们只在京城这些官员的口中能够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你们去了地方上,就是朕的左右手,朕身在临安城,目光所及不过京畿之地,剩下的便鞭长莫及了,需得靠你们帮朕治理好。 谢明月从未想过萧瑾会跟他们说这些。 思及萧瑾对他们殷切的期待,谢明月他们便觉得自己真不是人。之前他们竟然会觉得圣上有意折腾他们,简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若是萧瑾知道他们心中所想,定会高兴的笑出声来,他是想教他们不假,但是想要折腾他们也是真的。 谁让他们之前不听话来着? 教育的话都已经说够,在多说也没有什么意思,萧瑾最后交代:这些日子若有时间,不妨放下身段,好好去外头看一看。多用心看,但什么时候看出了临安城繁华背后的另一面,就离当个好官不远了。 众人受教,目送萧瑾干脆地离开。 待他走后,众人还在回想萧瑾的那番话,越是回想,越觉得愧不敢当。 没想到圣上竟然将我们看得如此之重。 谢明月想到自己上回竟然因为虫子晕倒,更觉得心中难安:我等离圣上的期望相差甚远。 张翰之提议:不如明日上午,咱们再去菜市将今日未曾完成的事情做完,如何? 还有官府徇私一事,需得查明真相,还百姓一个公道! 确实,这事儿我也能帮上忙。 我也无事,索性一道跟着好了。 之前各自为营的进士们,如今却为了查案,摒弃前嫌,一致对外了起来。 出了户部的萧瑾,想到今日那可恶的姜跃便忍不了。 姜明那老货,他正看着不爽呢,如今把柄就来了! 第66章 取证 ◇ ◎调查姜尚书◎ 翌日, 萧瑾听说户部那群被折腾不清,又被自己成功洗脑的进士倒霉蛋们已经又跑去几个市场调查市价了,听说他们还准备查一查临安府衙署。 好小子们, 有魄力! 萧瑾十分欣赏, 并叫来张德喜,他对这个知府其实知道的并不多。 若是不熟悉,问八宝问种玉他们是没用的, 只能问张德喜。毕竟这位老人家可是服侍他父皇服侍这么多年了,知道的消息比谁都多。 萧瑾问及临安府知府黄立夫一事, 张德喜知道他在意什么,一下便戳到了痒处,他道:黄大人自打先皇在位时便当了临安府知府, 到如今已有七年光景了。政绩虽平平,不过为人善于交际, 同朝中大部分官员关系都还不错。尤其是姜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