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9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他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也能分到房子!那他们一家五口,岂不是不用为了住处烦忧了?! 惊喜来的就是这样突然。前些日子,程度还为了自己不能升迁忧郁寡欢,如今就被这样天大的馅饼砸中,整个人陷入狂喜之中。 惊喜之余,程度还不忘感激冯慨之。他是真心实意感谢冯大人的,甚至隐隐约约还觉得,冯大人之所以会参与进来,多半是因为他。 也不知是不是他自作多情了。 冯慨之嘴上嫌弃:谢什么?又不是为了你一个人。快些回去,在这儿又是哭又是笑的,没的叫人笑话。 是,是程度惊喜万分点了点头,人却没动。 显然欢喜傻了。 他实在太高兴了。当官当了这么多年,谁能想到还会有这样的好处呢? 冯慨之抬着下巴,见他发愣自己先行离开了。 一边走,一边心想着:这小员外郎不行啊,不就是廉价的房子么,欢喜成这样,恨不得对感谢地五体投地了,至于嘛 行之拐角,冯慨之嘴脸忍不住上翘,脚步也轻快不少。 作者有话说: 萧瑾:啧啧。 冯慨之:呵呵,用得上的时候叫人家冯爱卿,用不上的时候叫人家冯慨之! 第60章 培训(捉虫) ◇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到九月末, 房子已经建好了一半儿了。 这段时候,稻子也已经收获得差不多了。托了苏仿的福,建康府的百姓人人都知道要稻麦轮作, 所以九月份的时候便开始规整土地。 其他各府也有样学样, 各地官员之前都去了建康府观摩过,且这法子虽说麻烦了一些,但做起来却并不难。 夏国的动静, 瞒不过其他几国。 司徒恭便早在贺辞的知会下得知此事,一时间也是感慨万千。燕国的耕地实在是太少了, 就算上回在齐国那边得了些地,但对司徒恭来说还远远不够。 司徒恭叹息:什么时候,我燕国也能有良田无数? 贺辞恭声道:有您在, 不出十年便都有了。 他从不怀疑主上的英明圣武,也不怀疑主上的野心勃勃。中原腹地、江南之地, 甚至蜀中的天府之国,早晚都会是燕国的囊中之物。 司徒恭听他说起十年,心想着十年也未必可行。不过在此之前,还得徐徐图之。 司徒恭站起身:随我去前头练兵吧。 贺辞欣然前往。 燕国从前国力并不强盛, 南边的齐国、夏国与蜀国甚至从未将燕国放在眼中。直到他们主上登基之后, 方才起了变化, 国力日渐强盛。他们燕国的好男儿多,既是牧民, 也是军户, 可以说, 燕国的每一个成年男子都是军人。百姓皆兵、民风剽悍、尚武之风盛行, 自然也就不缺兵了。 同燕国不同, 齐国的兵力虽多, 但却并不都在皇家的掌控之中。归根究底,还是因为经济发展过后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原本的田制被破坏,由其衍生出来的府兵制也渐渐瓦解了。如今齐国的兵制,准确来说,该是募兵制只要有钱便能招募军人。 从前袁征手上的军人虽多,但他忠于朝廷,这些士兵也愿意追随齐皇。可齐皇将袁征这个忠臣给恶心得没了退路,那他手底下的兵自然也不归朝廷管了。 齐皇知道他们是混账,却还不敢轻易动弹,毕竟这些兵的数目太大了,若是不能一举歼灭的话,反受其扰。 齐国三面受敌,经上回大败之后,齐皇为人也开始保守起来,不敢贸然行动。 他自己过得不如意,却听着萧瑾小日子过得甚是顺畅,没得把他给气坏了,整日说些酸话。那日听说萧瑾派了人前去两广开荒,齐皇的风凉话张口就来: 也不知他费尽心思到底是为了什么,别到时候被燕国吞了,反替旁人做嫁衣。 宁尚书听了这话心里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要说单纯呢,他们这位圣上还真是单纯得要命。什么时候夏国会被燕国吞并?只能是他们齐国早已灭国的情况下,否则燕国又怎能隔着齐国将夏国收入囊中呢? 笑话别人之前,总该先想想自己的近况吧。 齐皇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旧对夏国红眼十足。 但他到底还是分得清厉害,眼红之余,不忘吩咐宁尚书:那什么稻麦轮作制法,你也帮着打听打听,他夏国能用,我齐国为何不能用? 宁尚书心中浮起些许无奈,但还是点了点头:您放心,已经派了探子过去了。这稻麦轮作从提出来到推广也不过只花了一年功夫,想必是不难的。 齐国灵机一动:若是不难的话,回头咱们得了法子便立马在齐国境内大肆推广,这样,明年便能再得一大丰收了。 宁尚书反问:倘若齐国不适宜呢?贸然推广,恐怕劳民伤财。 也是啊真是可惜了。 齐皇纠结一番,最后憋屈地忍住了这个念头。但他如今对夏国这块肥肉的执念却越来越深了。夏国他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拿下,但是被割掉的那五州他早晚是要拿回来的。 齐皇的打算萧瑾其实猜也能猜到。不过那五州他自有打算。 入了十月,临安城内的房子也建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