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6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废物?!姜明怒极,气得面红耳赤。他还从来没受过这样的奇耻大辱! 同为尚书,谁也没有比谁地位低,更没有被人骂到头上还不还嘴的道理。冯慨之不怕事儿,难道他姜明就怕了? 姜明冲上前就要理论,结果手指头一指,一个你字刚说出来,萧瑾却忽然制止道: 行了,都少说两句,这大殿可不是你们吵架的地方,要吵去外头吵。 姜明滔天的怒火,被这一句话给搅合得什么都不是了。 他的火是发也不成,咽也不成,可闷死他了。 萧瑾看冯慨之怼姜明的时候挺高兴,可就不想看着姜明大放厥词。 没错,他就是这么护短,且记仇。 萧瑾这明晃晃的偏心也让众人心里有了点谱。 圣上看样子是极为不喜欢姜尚书了。好像这份不喜欢是打李丞相倒台之后开始的。再一细,李丞相倒台的时候,要数姜尚书嚷嚷得最厉害了。 只怕那个时候开始,圣上就记仇了。 虽然有不少人觉得姜明无辜,但是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跟着姜明混明显没什么好果子吃。 往后还是多避着些吧。 萧瑾见他们一个个地这才乖觉了,心里暗爽。 知道厉害就好了,当初那些替李廷芳求情求的厉害的人,他心里都有数。之所以不发作,是因为人数实在有些多,直接把他们赶走的话,还真没有什么人能补上。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好过! 他们都闭了嘴,也就没有人再反对了,萧瑾的提议顺顺当当地通过了。 第二日,他便带着几个人去紫阳山考察。去了那儿之后,萧瑾比照着原先划的地方又扩大了许多。按照他的意思,这一带都可以广建房屋。建的时候楼层稍微高一些,占地面积稍稍小一些,前后规划的整整齐齐,这样造出来的房子才能尽可能的多。 冯慨之听说了萧瑾的要求,满口应下:圣上您就放心好了,此时包在微臣身上。 萧瑾看冯慨之又顺眼了许多,冯大尚书如今真是越看越讨喜了。要是那个姜明能跟冯慨之多学学,那日也就不会被挤兑的那么惨了。 萧瑾感慨:多亏有了冯大人,替朕省了多少事儿? 冯慨之志得意满,边上的陈疏材心里又酸又涩。 他就没怎么被小皇帝夸过!反观这个冯慨之,别的本事没有,只会在嘴皮子上耍滑头,却能几次三番的让小皇帝另眼相待,老天爷何其不公! 回到市舶司,陈疏材越想越气,偏偏这时候还有些不长眼的过来,明知道他生气还非得给陈疏材煽风点火。 大人,下官前些日子听到冯大人骂您呢。 陈疏材眉毛一竖:那狗东西都说什么了? 告状的人瞬间低下头:他说您人傻钱多,最适合待在咱们市舶司了,就算赚不到钱,说不定也会拿自个儿的钱补贴进来。 狗屁!陈疏材勃然大怒,这王八羔子竟然敢这么编排我,我看他是吃了雄心豹子胆!我赚不到钱?笑话,我若是赚不到钱,他们户部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告状的知道这句话也是大话,他们赚的钱跟户部的税收比起来,那也是小巫见大巫,没得比。 陈疏材却咽不下这口气:他自视甚高,觉得户部有多了不得,我就偏要让他瞧瞧,户部在咱们面前屁都不是! 人少没钱又怎么了?他一样能闯出一片天! 等到时候吃下齐国市场,圣上才知道谁是最忠心不二了。 冯慨之哪里能跟他比? 陈疏材立马召集众人,准备商议如何开辟新市场。 光靠茶叶这一个进项已经满足不了他了,陈疏材知道若是不做出一点成绩来,很快就会被圣上抛到脑后。现在那些王八羔子干活是一个比一个卖力,就连老混子徐庶都一连弄出了好几个大件儿,他要是再不出出风头,就真的被人彻底比下去了。 不争馒头争口气,他非得让这些人知道知道真正的能臣。 分到陈疏材手底下的,大多都是商户子出身。 但凡懂事儿就开始耳濡目染,对于经商那是无师自通。这样的人虽然不被权贵所喜,但陈疏材用着无疑很是顺手。 陈疏材把门一关,领着他几个小手下一直商议到中午。 只这么一上午肯定是不行的,几个人提出一些意见,陈疏材觉得都还不错。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先派人去齐国那边打听一番才好,等打听清楚了之后,他们再干一票大的! 若是寻常时候他大可不必如此小心谨慎,但是如今不一样了,若是他真赔了钱,可是会被那些王八羔子笑话的。 姜明受得了这样的委屈,他可受不了。 萧瑾这边,当初选址的时候他去了一趟紫阳山,如今动工了,他又忍不住好奇跑去看了一眼。 他开始,工匠们只是在挖地基,可即便只是挖了地基,萧瑾都已经能看到往后这里遍地房屋的盛况了。 更有冯慨之在旁边拍着马屁:圣上如此为了这些小官儿着想,来日他们知道了,定然感激涕零。 陈疏材生怕风头被冯慨之一个人抢去了,也跟着拍马屁:圣上英明,也就只有您才能做到这个地步了,想想齐国的那一位,如今还在跟他们大将军死磕到底呢。都磕了这么久还没分出个胜负来,简直是丢人现眼,跟咱们压根没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