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89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萧瑾不得不承认,冯慨之说的很有蛊惑力。 冯慨之是个有韧劲儿的,还没放弃:再者,您若是不用陈大人的话,他放在工部闲着也是闲着,还干吃朝廷的俸禄,远不如让他为朝廷效力、给朝廷赚钱来得实在。让谁闲着不是闲着,何必让一个有能力的人闲着?如今朝廷正是要用人的时候,难得有这么一个人才,您何必不用呢? 萧瑾可耻地被说动了,是啊,陈疏材留在工部只能但从前一样碌碌无为,还不如让他出来,委以重任。 君臣两个人一合计,就再一次坑惨了陈疏材。 等到陈疏材得知朝廷又收购一大批茶叶的时候,犹如晴天霹雳,把他整个人都给劈傻了。 萧瑾将他召开宫中,对着他好一顿夸奖,把陈疏材夸得找不着北的时候,又话锋一转,让他继续负责差茶业买卖一事,还让他继续努力,为夏国发光发热。 陈疏材: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冯慨之是个最爱搞事惹事的,唯恐他不够伤心,等他离宫之后还特意去招惹:陈大人啊陈大人,如今身上可是格外器重你,你不要辜负了圣上对你的期待。 陈疏材一直未曾缓过来,呆滞地看了看他,良久问道:我且问你,这茶还有么? 冯慨之微微一笑:要多少有多少。 完了,陈疏材想。 望着手里捏着的一把茶叶,陈疏材已经可以预见到,他下半辈子恐怕都离不了这可恶的玩意儿了。 可他明明一开始只是想卖完就回工部的,怎么偏偏就被赖上了呢? 就在陈疏材还在为了茶叶痛不欲生的时候,建康府那头突然传来的消息,道是去年种的小麦如今已经长成,快要收获了。 得知此事之后,萧瑾立便不住了,当即带上一批人前往建康府。 这批小麦可不是一般的小麦。若是长势良好的话,就证明稻麦轮作在长江流域可以大范围推广。只要他们将这耕作的方法推广出去,届时,百姓每年就可以多种一茬粮食。 江南人虽不食面食,但那都是因为这一片不种小麦,若是种了,萧瑾不信他们不吃! 只要是粮食,总有人吃! 此事不容有失,为保农耕,萧瑾才决定亲自去一趟。 小国有小国的好处,譬如萧瑾出行,远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多的规矩限制。出门都是便装,不过多带了护卫的士兵而已,其它并无讲究。 张崇明要留守京城坐镇,顾淮南跟着韩仲文忙得脚不沾地,没空随行,所以这回萧瑾出门也只能带上冯慨之了,还有一个是被捉来充数的陈疏材。 路上有冯慨之在,萧瑾是连片刻安闲都没有了。这家伙总有说不完的话,夏国朝廷的那些人都不够他说的,说完了自家,又去说齐国。 他道如今齐国的袁征袁大将军似乎有了反心,齐皇为了治他,诛杀了不少人。如今齐国朝廷也是一片乌烟瘴气。 要冯慨之说,这才是真正的亡国之相呢, 萧瑾听来只觉得残忍:为了他皇位安稳,不知残害了多少无辜性命。 陈疏材听着无语,一不小心就说出了真话:您这不是把别家的死人拉到自己家哭吗?他杀的齐国人,跟咱们夏国有什么关系? 冯慨之给了他一个钦佩的眼神。 完了,他这张臭嘴呀,怎么就这么不争气?陈疏材后知后觉地意识过来,随即赶紧冲着萧瑾讨好地笑了笑:臣胡说八道来着,您别放在心上。 萧瑾冷哼,小心眼地道:下个月还有两批茶叶,陈大人慢慢卖吧。 作者有话说: 只有陈大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第45章 收割 ◇ ◎小麦长成收获◎ 路上有这么两个人插科打诨, 萧瑾也不算孤单了。 有时候他甚至在想,先皇到底有什么能耐,给他搜罗了这么多个性迥异、别具一格的人才。之前的张崇明一心想着投降, 甚至拉着冯慨之跟他一起投降, 王从武虽说衷心,但个性耿直,遇上事儿每每手脚比脑子先动。至于这个陈疏材么, 是个彻头彻尾的抠门精,兼之退堂鼓艺术家, 活脱脱的一个活宝了。 把这么一个活宝在跟前,有时候还怪有意思的。 待到了建康府,这活宝就跟他们分别了。 陈疏材此番随行也是有任务在身的。他如今身负使命, 片刻都不能歇,来了北方之后就被萧瑾了给轰走了。建康府离齐国并不远, 再往北渡河就是齐国境地了。 萧瑾想让他去那边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找出兜售茶叶的好法子。 茶叶这条线,萧瑾是一定要打通的,他铁了心想要做这个生意。毕竟这玩意儿好种植、经济效益高、来钱快, 最重要的是, 齐国很少有人种茶叶, 一旦路子打开了,那往后的生意可是无穷无尽的。 于是, 陈疏材苦哈哈地独自踏上了北去的路。 萧瑾则留了下来, 直接去寻了苏仿。 苏仿虽没有收到消息, 但是早就猜测到萧瑾可能会过来。等萧瑾来时, 衙门上下都不见慌乱, 有条不紊地接待他们一行人。 萧瑾看着直点头, 倘若朝廷上下都跟苏仿一样省心,那他这个皇帝当得才叫享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