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9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被王从武指着的一众妾室不约而同地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生怕他一个不快便要送他们去跟王爷见面。 蒋浩之受不了这般屈辱:要杀要剐,细听尊便,还请王大人给个准话。 王从武笑眯眯地道:算你们走运,圣上有令,降者不杀。 蒋浩之死死盯着王从武,眼中划过一丝嘲讽。 降者不杀?可笑。 后头的王妃跟一众妾室反而松了一口气。就像当初说的那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还留着一条小命就好。至于以后的事情,慢慢筹划就是了。 虽说不杀,但人却还是被扣押了起来。 蒋浩之等几个心腹要臣被单独带去了别处,单他们几个就一共百余人。除了蒋浩之之外,但凡手上沾点权的,都被单独带走了。 王从武对外宣称他们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判他们流放三千里。即刻执行。 临行时,蒋浩之的不少部下都来送行,道往后若有机会,一定救他回来。 蒋浩之对着他们笑了笑,让他们宽心,如今既然降了,往后就自己的日子就是了。听他那意思,跟交代后事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至于蒋浩之自己,他反倒庆幸自己尚无家室,否则受牵连的可就不是他一个人了。 王从武只给他们留了半个时辰,半个时辰之后,蒋浩之等人便被押走了。 出了襄阳城之后,蒋浩之最后看了一眼城门。 此时正值落日,余晖下的襄阳城格外静谧安宁。 这大概是他见到的最后一个落日了。 他们这一行,都是萧元涣生前最信任的一批人。也都是在朝廷的军队兵临襄阳城之后,坚持不降的一群人。 撑了这么久,到头来还是被一网打尽。 也不知过了多久,蒋浩之等被带到了一处林子里。 这并不是他们要流放走的那条路,但是蒋浩之已经没有挣扎的机会了 另一头,王从武已经带着顾淮南迅速接瘦襄阳城。 城中的户籍田产税收,如今全在顾淮南的掌控之下。至于襄阳城的那三十万兵力,虽说没有折损,可也逃了一部分,如今只剩二十余万。 顾淮南跟王从武花了整整五日功夫,将他们重新打散,将原先的小团队彻底拆分、重组,分成十支军队,每支大约两万余人。 这十支军队,掉了五支前去新收复的五州镇守,一支就在襄阳城,剩下四支,被派去种田了。 这是萧瑾跟顾淮南原就商议好的。 福州地广人稀,气温最适合种地,朕已经划了一大片屯田,让他们直接过去种田就是了。 顾淮南还记得,萧瑾是这么吩咐的。 只是王从武有些接受不能:几万人都去种田,杀鸡焉用宰牛刀啊? 圣上说了,留他们闲着不如用来种田,更何况他们也不只是种田。 王从武来了兴趣:难不成还有别的用处? 顾淮南眉头隐隐地跳了一下,随后面无表情地吐出几个字:养猪。 养猪?! 对,养猪。顾淮南重新恢复了面无表情的模样,一本正经地回答王从武。 他们这位圣上,总是能想到这么别具一格的好点子。 临安皇宫里头,张崇明也在就养猪一事询问萧瑾。 不过萧瑾确实有他的想法。他真的吃羊肉吃到吐了,非常想念红烧肉。不过这里的猪肉味道不佳,难吃到萧瑾尝过一次就不想再动筷子了。 只是他又舍不得放弃猪肉。猪多好啊,肉价低廉,百姓吃得起。只是味道差了一些,不过,他自由应对之策。 猪养好了一样味道不差于羊肉,此事已定,丞相你就不要再过问了。 张崇明虽然无语,但也知道这小皇帝固执起来格外固执。不过就是养猪罢了,他们又不是养不起,随他去吧。 小事上面不想计较,但大事却不得不商议:圣上,如今襄阳城已定,这李丞相与陈国公二人,您欲如何处置? 作者有话说: 国营养猪场get√ 第40章 吓唬 ◇ ◎又一个抠门至极的人◎ 萧瑾收拾笑, 端坐在榻上,随口问:朝中有何反应? 还是一样,都在想方设法救出李廷芳。只是因为安王身死, 不敢出头罢了, 心里都还觉得李廷芳无罪。昨日还有一官员偷偷过来问微臣。 问你什么? 自然是问,圣上到底会如何处置李大人。 李廷芳乃文臣之首,平生喜好结交, 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些人认准了李廷芳忠心爱国,即便有铁证在前, 也会自发地替李廷芳开脱。 萧瑾点了点扶手,记仇了:将这些求情的人都记下来,一个也不要落下。 张崇明略显期待, 可又觉得有些不可能:圣上是想一网打尽? 想什么呢,朕是那种滥杀无辜的人吗?他们不过就是蠢了一些, 罪不至死。不过这些毫无眼色的官儿,便是放在朝廷也没什么用处,且先记一下,往后若有机会再说。 现在肯定是动不得了, 科举还没有开始, 襄阳城那边的官员肯定是不能再用了。那边多是萧元涣的人, 哪怕真的能力出众萧瑾也用不起。至于新收的那五州,如今官员的班底都还没有置办整齐, 还是让军营里头的那些人先顶着。但这也不是长久的事, 萧瑾自己也不希望军权和政权搅合到一块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