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5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洪儒盛脸色难堪:总觉得我们像是被耍了。 宁尚书长叹一声:如今就算被耍,也得认了。 谁让他们没有人家脸皮厚呢?死的都能说成活的。 宁尚书走后,萧瑾这儿的气氛倒是轻松了许多。 他看了看方才替他把好话坏话都说全了的三个人,给了他们点好脸色:这回真是多亏了三位爱卿了。 冯慨之趁机问:可齐国答应的东西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兑现。 自然是越快越好,三日之内若不兑现,咱们再进攻就是了。萧瑾无赖地说道。 王从武不甘示弱地插嘴一句:圣上,那咱们如今就硬等着吗? 不,咱们回京。 萧瑾掷地有声,他要回京收拾萧元涣! 作者有话说: 今天挖了一个新坑,感兴趣的可以去收藏一下哈,这本写完了就写那个。 第33章 弹劾 ◇ ◎李丞相勾结安王◎ 临行之前, 萧瑾还领着他身边一二三四几个能臣在许州转了一圈。 夏国跟齐国这一仗虽然打得不长,但也有好几个月了,来时还是深秋, 如今却早已开春。 萧瑾在前线待着根本不知今夕何夕, 还是之前王从武告诉他外头过年了,他方知道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 如今,年早就已经过完了, 夏国进驻许州时许州百姓虽未受到干扰,但其实心里还是担忧的, 这个年本就没过好,十五一过,最后那点年味都散得干干净净了。 萧瑾一行人出来时, 只见街头巷尾少有人行走,路上碰到的也都是行色匆忙。都说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如今却连烟火气都没了。 这许州已经被划归夏国,正式成为了夏国的一州。齐国还算懂事儿,昨儿就对外发布诏书, 言明投降自己割地赔款诸事。那粮食跟衣服也是现成的, 直接就近从开封府发了过来, 如今已经到了许州。大抵许州的百姓也知道许州易主,这段时间人心浮动, 都有些不安。 萧瑾听说, 昨日还有几个大户想逃往开封府, 不过被驻守在两国边界的驻军碰见, 强行被拦住, 抓了回去。 想起这件事, 再看看如今街中寥寥数人,萧瑾方感觉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后面要做的事情多了去,桩桩都得费神烦心。 王从武在观察许州安防,冯慨之再研究两侧商铺,只有顾淮南似乎听到他这一声低叹,遂问:圣上担忧什么? 萧瑾往前一指:这铺子里卖的是齐国人爱吃的饭菜,穿的是齐国人喜欢的衣裳样式,如今他们心里想的只怕也是齐国而非夏国。 张崇明闻言便道:短时间兴许会惦记,时间一长谁记得自己是哪国人?缺了谁日子都照常过,尤其是百姓,只要衣食无忧便能自足,谁管顶头的皇帝姓梁还是姓萧。 顾淮南点了点头:不过这些人的户籍还是要早些改掉。 早就已经派人去处理了。冯慨之对着萧瑾。原先的那些地方官员是不能用了,一律送归齐国,只是咱们这儿一时间也派不出人来,臣便自作主张从军中抽调了一些能识文断句、看懂公文的,前去五州代为处理政事。户籍已经在改了,正在挨家挨户地巡检,也就这两三天的功夫便能重新登基造册。 萧瑾惊了。 这还是张崇明张大丞相吗?怎么突然之间变得这么贴心? 他开始试探:你还准备了什么? 张崇明耷拉着眉眼,平静地道:没什么,不过是搜集了一些齐国地方官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铁证,打算及时公布。 萧瑾眼睛一亮。 这招好啊,自古百姓最恨贪官,把这些公布出来之后,再跟着闹上一波,寻常百姓多半会对这些贪官恨之入骨,连带着对齐国也不会待见。再之后他若再施一些小恩小惠,这五个州便基本稳了。 萧瑾还担心一件事:那这五个州的商贾呢?这些人可是最不好管束的。 张崇明淡淡道:排得上名头的基本都已经摸清楚了,几个刺儿头可以直接处置,罪名都是现成的,也不用凭空捏造。依照臣看直接砍了便是,还可以杀鸡儆猴。之后您可再下一封圣旨,对五州境内开一次恩科,不论士农工商皆可参加考试,只需通过了便能做官。 打一个巴掌再给个甜枣,这叫恩威并施,最是好用。 萧瑾惊奇地看了一眼张崇明,真心实意地道:原来张丞相也有这么细腻的心思! 张崇明笑了笑:臣好歹也当了这么多年的丞相。 若非手头有些真本事,先皇也不会一直用他。 萧瑾好像懂得他的意思。要搁从前,张崇明哪里会这么体贴?自从夏国对齐国的战事好转之后,张崇明的活跃度似乎都提高了不少,整个人肉眼可见地精神了,对他也不再爱答不理。这背后代表的意思,不言而喻。得,这老家伙肯定是自己想通的! 若真是投诚的话,萧瑾觉得自己不妨相信一下张崇明,毕竟他现在也缺人用,且说不定对方还真会给她一个惊喜。 于是萧瑾继续试探:您从前能解我父皇所急,如今也能解朕之所急,看来您这丞相当的也算是称职。不过,张丞相可知如今朕最紧要的心腹之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