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9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让他们逞能,自行出去与虎谋皮,真是蠢死他们算了。做生意的时候一个个精明的不得了,这会儿却为了些粮食冲昏了头脑! 但是不抓他们也不行,夏国如此奸诈,对于玩弄人心的战术又如此熟悉,宁尚书可不敢再给他们作妖的机会了。如今要紧的就是保住粮食的价格,绝不能再涨。至于这些贼心不死的大粮商们,怪只怪他们贪心,如今也只能稍稍打压一下,弃车保帅了。 他也知道,夏国那边想赚钱是真的,想要打击他们这边的大商贾也是真的,可恨他们还一点办法都没有。 宁尚书破口大骂的时候,冯慨之终于算好了账,将赚回来的钱全都抬进了萧瑾书房。 全都在这儿了!冯慨之阔气地挥了挥手,便有人依次打开箱子。 满眼都是钱,萧瑾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就那么静悄悄的躺在箱子里头,散发着阔绰的光芒。 萧瑾又心酸又满足,这下他终于不用那么穷了,萧瑾从来没觉得冯慨之这么英俊顺眼过:冯尚书啊,你可真是朕的肱骨之臣! 冯慨之眨了眨眼睛,幸福来的太突然,他还有些受宠若惊。 难道他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超过王从武了? 作者有话说: 冯慨之的做法来自于之前看的一个视频,好像叫大豆之死。冯慨之的做法对应 abcd四大粮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搜一下。这里看着好像挺爽,但是带入齐国视角,就会觉得非常可恶! 在没看那个视频之前我也没想到,一颗大豆的历史也能这么颠荡起伏。 第30章 投降 ◇ ◎该拿齐国哪一块土地◎ 因为冯慨之送过来的这笔钱, 萧瑾头一次知道富贵皇帝是什么感觉。就凭这笔钱,他以后也不会再找冯慨之的茬了。 这位用好了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有了钱,情况要比之前好了许多。起码朝廷不伸手, 他们也不用求人。 不过萧瑾还是拿着他那个小本本狠狠地记上了两笔。首先要记的, 就是萧元涣不出兵的事儿,若是他直接死在战场上,那么这件事情兴许不会有人追究。可若让他活着回去, 必要彻底清算! 还有那干不成事的李廷芳,本以为他心怀天下, 出类拔萃,没想到连援军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这等无能之辈要他何用?即便萧元涣压着, 他就不能迂回行之?说来说去还是没用,又或者是心思早不在他这个新皇身上了。 这丞相他算是当到头了, 还不如让他儿子顾淮南当呢。 萧瑾这里想着清算,再说冯慨之,他好不容易做成了一件大事儿,一心想要显摆显摆, 最好能让萧瑾将这件事情昭告天下, 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功劳。 不过萧瑾一直没同意, 公开之后就不再有秘密了。不仅夏国这边人人皆知,就连齐国那边肯定也都瞒不住的。萧瑾怕那些不该知道的人知道了, 回头冯慨之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那么多人倾家荡产了, 怎么可能会放过他这个罪魁祸首? 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好名声, 冯慨之颇为失望。他本以为再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了, 不曾想, 这日张崇明突然拦住了他。见四下无人,直接问道: 齐国的那件事儿,是你做的吧?虽然是一句问句,但是问的却无比笃定。 冯慨之激动了:您也听说了? 张崇明表示一言难尽:都闹得满城风雨,可能会不知道?你前段时间整天忙的不见人影,应当就是在忙这个事儿吧? 可不就是嘛,每日忙进忙出的都快累死我了,不过好在做出了点成绩,知道这次我赚了多少吗?冯慨之对着他比了一个数字,可有这么多呢,两三年的税收加到一块,都没有这个数多。 冯慨之快活地把自己的战果摆了出来,他心想,这可不是他主动说的,是张丞相猜到的,既然都猜到了,让他承认也无妨。 可不是我非要瞒着你们的,只是小皇帝的性子你也知道,太过小心了,不准叫第三个人知道。 他做得对。 ?冯慨之表示不解。 张崇明冷冷一笑,这件事情要是不瞒着的话,冯慨之多半会被齐国人给弄死。 夺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更何况他这次可是把人逼得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了。他还听说,那些大商贾把粮食给买回去了之后,如今卖都卖不出去,全都砸手里。低价卖出那也舍不得,可要是不卖,等到我的明年就是陈粮,更加不好处置。且齐国官府本就是离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那还有能力去管这些大商贾? 要是赔了一点儿还能翻身,可这大多都是把全部的身家都押上去了,只怕这些人一辈子都没有翻身的机会。经此一事,齐国的大粮商们算是彻底被毁了,大宗的粮食交易也直接停滞,只有下面一些不成气候的小商贩还在继续收粮卖粮。这般也不知得要多少年才能缓回来。别看只是打击了一部分的大粮商,可这些粮商手里曾经握着一个齐国半条经济命脉。这一动,就是动了整个齐国。 多大仇,多大怨啊。 冯慨之没得救了。 临走时,张崇明只丢下了一句话:你这段时间小心一些,尽量跟在小皇帝身后,没事儿就别出去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