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页(1 / 1)

作品:《穿到古代搞基建

命没了,国也没了。 这剧情真真是让人一言难尽。这个太子分明没做错什么,却落得一个国破人亡的下场。 萧瑾昨儿穿过来的是,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更惨的是,萧瑾在原书里面不过是个不入流的配角,只因夏国对男主来说意义重大,所以占了几段的篇幅。他死后如何,篡位的歹人是谁,皇后姓甚名谁凡此种种,都是一笔带过。对如今的萧瑾来说,最大的隐患不是已知的危险,而是未知的可怕,他根本分不清身边究竟有谁是值得信任。他亦不知道这剧情到底能不能改,但若是不能改,三个月之后被人一剑刺死的可就是他了。 萧瑾最珍惜的就是自己这条小命。上辈子他身患绝症都能咬牙活到博士毕业,本以为毕业之后挣了钱还能继续化疗多活两年,谁知道明天和意外竟是意外先来。如今穿成了夏国太子,顶着一具健康的躯体,萧瑾可不愿意再次丢掉小命。好死不如赖活着,萧瑾思来想去,决定主动出击。 不就是选妃嘛,他选。与其把选择权交给别人,还不如他自己选一个。 他就不信自己的那么倒霉,刚好选中了那个想把他毒死的那一个! 萧瑾雄赳赳气昂昂地闯进了夏皇寝宫。 刚一入殿,便闻到一股浓浓的药味,药草中掺杂着一丝古怪的酸涩,这味道,萧瑾从前在一位弥留之际的老人身上闻到过。 他心里往下坠了几分,迈步进去。刚一走近,便看到寝殿中多出了三个人。 殿下来了。李廷芳站起身,一脸和气地行了礼。 边上的王从武也是毕恭毕敬地问好,反观张崇明,反应却有些不咸不谈。 是瑾儿啊过来。床上的人对他招了招手,那便是这具身体的父皇。 萧瑾顺从地坐在床边。这是原太子的父皇,也是他的父亲。 夏皇紧紧握住他的手,面色发白,手也瘦得只剩下一张皮,关节处异常突出。 萧瑾将手搭在他手上,问道:父皇今日可好些了? 好,咳咳好多了。 萧瑾有些心酸:您身子还没大好,仔细养着就是了,何必又召几位大人过来说话呢? 事不宜迟了。夏皇喘了两口气,道:今日叫你跟三位大人前来,为的还是选妃一事。我知你不喜,但此事非做不可。这既是你的婚事,也是国事,所以才特叫几位大人前来一同商议,你且,答应了你父皇吧。 若不是时日无多,他也不愿意这样苦苦紧逼。 萧瑾没有听出他话里的酸楚,目光不禁落到方才那三人中间。 仅仅回忆了一下,萧瑾对这三个人的记忆瞬间鲜活了起来。 夏国官制简单,以尚书省统领六部,尚书省又有左右丞相,左丞相为李廷芳,右丞相便是张崇明。李廷芳在文官当中颇有美名,是个虚怀若谷,心怀天下的肱骨之臣,说是一呼百应也不为过。不过夏国以右为尊,主相张崇明比他地位更高一些,且又掌管着户部这个钱袋子,在朝中要有威望的多。 不过张崇明此人虽有能耐,却是个极好揽钱的,老奸巨猾这四个字便是用来形容他的。这两人一左一右坐在那儿,光看面相便能看出差别了,分明都蓄的短须,长在消瘦的李大人脸上便显得谦虚文弱,生在富态的张大人嘴边便没来由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至于旁边站着身高八尺,年过五旬的兵部尚书王从武,这一位或许是萧瑾目前最能信任的人了。原书中国破之日,这位老将军以身殉国,随他一道去了。夏皇对王从武有知遇之恩,临走前嘱托他照顾好太子。王从武眼瞧着萧瑾身亡,自觉对不住先皇,也无颜面对夏国百姓,所以才得了的这么一个结局。 也是令人唏嘘。 萧瑾的目光只在王从武身上转了一圈,却被王从武敏锐地捕捉到了,他奇怪地问:殿下今儿怎么一直在看微臣。 萧瑾爽朗一笑,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没什么,只是觉得几日不见,王将军更加神武不凡了,真不愧是纵横沙场从无败绩的大将军! 王从武立马眉开眼笑:殿下真会说笑,微臣这都一大把年纪了,哪里配得上这神武二字? 话虽如此,可脸上的神情却骗不了人的,这位王尚书心里正偷着乐呢。 张崇明掀开茶盏,吹了吹上面的浮沫,对王从武这个蠢脑袋已然不抱什么希望了。 假话也能听得这么高兴,真是个蠢货。 闲话短说,夏皇这次让他们过来主要是为了选妃的事。话刚岔开两句,夏皇便又绕上正轨,苦口婆心的劝说萧瑾赶紧成婚。 萧瑾这回却没拒绝。 他有信心避开那个给他下毒的原皇后! 毕竟,他可是掌握一部分剧情的人。 夏皇错愕不已,不过,这也是件好事,他顺着台阶往下说:你总说不喜欢盲婚哑嫁,如今朕把那两位姑娘的画像都给弄来了,你仔细瞧一眼,看看哪一个更合你的心意。 话落,便有内侍捧着托盘上前。 萧瑾却不急,转身询问:父皇跟中意哪个呢? 只要他父皇中意谁,他必选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