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28页(1 / 1)

作品:《偏安一隅

我无所不能,李隅按了一下胸口的十字架,让那尖锐的金属拓印在自己皮肤上。他在心中又默念了一遍,这句话仿佛是给予他勇气去挣脱一切的咒语。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对李胜南冷静说,“我妈给我留了一笔钱。” 李胜南听了之后敏锐地抬起了眼睛,他本来还在伸手翻李隅床头的数学杂志,“什么钱?有多少?我怎么不知道?” “我成年那天能拿到,但那笔钱我一分都不要了,用这个来换无限的自由,行吗?”李隅把“无限”二字咬得很重,他凝视着虚空,而李胜南则瞠目结舌地凝视着他。 他感觉自己轻松多了,因为他要跟李胜南彻底断绝父子关系。 作者有话说: 现在的鱼还比较清纯正能量,可长大发现那lsn的问题不是逃避能解决的。 第102章 好地方 阮衿是在年级大会上再次碰见那个人的。 他站在前排,正被上午九点的太阳当头照得睁不开眼睛,眼前是赤红一片,连台上站的什么人全都看不清,只是听见那劣质话筒的电流在滋滋作响。一长串的头衔,后面跟着的名字是“李胜南”董事长,然后噼里啪啦的掌声响起来了。 后来本来要散场的,他跟其他几个家里情况比较特殊的被点名留下来了。这场面很熟悉,约莫又是什么慈善资助人正在赞助贫困学生吧。 学生们是一个个被叫进去的,出来各自拿着一个信封,阮衿排在最后一个。 以往那些资助贫困学生的慈善家们,都得在学校大礼堂里发表一通演讲,还得一起站在台上还要合影的,这个情况却不大一样。 他一进去,率先看到的是那位他帮助过的a大招生办的梁老师,她依旧穿的是刚及膝盖的裙子,皮包压在光裸的腿上,正在和那位名叫李胜南资助人谈话。 里面还有些几名扛着摄像机的记者,都在靠墙的位置坐着。 阮衿一进来,他们就开始拍摄素材了。 阮衿通过那缠在脖子上的绷带几乎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他上次在医院里扶起来的人。之前是一副憔悴的病容,现在看着已经大好了。虽然年长他许多,但比起多数中年人要保养得好得多,仅身材没有走形这一点就已经很难得了。 那眉宇间充斥着那种有钱人的矜贵和阔绰,这长相轮廓有点熟悉,阮衿想,不过或许是在电视上见过吧。 梁老师一见他就笑,“小阮啊,你还真是热心。刚和李先生聊过,我说你上回在学校帮我,他说那巧了,你还在医院里也帮过他一次呢。” 这话说的有点意有所指,可能是觉得实在太巧合,刚好帮上忙的都是贵人,这该是什么样好运气? “不是一个帮字那么简单。”李胜南则说得更直接些了,好像是已经把阮衿当做了救命恩人的程度,那嗓音沉沉的,“我昏倒的地方位置太过偏僻,搞不好就那么死了也没人注意到,他这是救了我一命。” 阮衿听了直摇头,离这两个人约有半米远“您言重了,我只是恰好路过而已,但凡是看到的人都不会置之不理的。” 但是我明明没留姓名的啊……阮衿想,他并不希望自己因为这件事而再生事端,因为他骨子里还是那个不愿意和外人多打交道的家伙,性格闷得出奇。 “别站那么远,先坐吧。”李胜南把自己旁边的会议室的椅子抽开一把,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来,显然是还有话继续的意思。 那距离显然太近了,膝盖能抵着膝盖,阮衿有些不适,但是李胜南是能做他父亲的年龄的人,况且记者们也都在。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是受资助的那一方,也不能不给面子。 于是他坐过去了,李胜南一边亲切和煦地问他年龄,家中具体情况,还有考试成绩之类的问题。最后随口讲了些客套的,鼓励他今后继续努力学习的话,其实和其他那些资助人也没什么区别,阮衿逐渐就放松下来了。 只是最后递过信封里的钱,有厚厚的一沓,比其他学生拿的都要多一倍不止。 那些暴涨的快门声像无数个细小的铡刀落下,让阮衿的心都在慌乱的狂跳,他一边道谢一边接了过去。 最后李胜南和一众记者先行走出会议室,只剩下梁老师过来拍阮衿肩膀,“你上完下午的课就别回去上晚自习了,我跟你们班主任说了,你要跟明天来做人物专访的记者接洽一下,一起吃一顿便饭。救了人家胜南集团董事长一命,又因为乐于助人被a大破格录取,你啊,凭着好运说不定还能选上今年的道德楷模。” 阮衿面对这样的调侃却笑不起了,只是把那装着现金的信封递给梁老师,“您能不能帮我转交给李先生,这太多了,我实在受不起。” 还是因为刚刚在场的人实在太多了,而当众拂人的好意是一种不识相的行为,他不能那么直白地拒绝。 “这有什么受不起的,人家是董事长,身价过亿。你救人一命,给这么些还是少的,别那么死脑筋。”梁老师摇摇头,别的学生拿了钱都开开心心地走了,就这孩子,反而还觉得不安心,也不知道在瞻前顾后些什么。 “我自己以前打工其实攒了一些,而且留学也有你们出钱资助,真的不需要这么多。”阮衿还是执意要把钱还回去。 “随便你吧,晚上吃饭的时候你自己亲自还给李总,他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