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62页(1 / 1)

作品:《家传诅咒真的好用

和玩滑板、开飞机甚至跳伞不同,小镇的周边环境冻到不想出门,本地居民的娱乐项目全在室内,空间有限,根本没有什么外出机会,她也不怎么想出门。 所以,任凭她嘴皮子说破,也没个展示验真的机会。 也就是周哥话少但性子挺好,愿意耐心听小鹿夸自己,不戳破人家是不是在吹牛而已。 好在志愿者陆续达到,很快有向导要对他们进行简单培训,这种不用说话的场合才能证明夏鹿帆。 果然,不管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国内还是国外,求职这条路都很难走。 夏鹿帆发出生活不易的感慨,然后抓住眼下的重点,开始专心准备培训。 当然,这个培训不是说怎么让志愿者把垃圾捡的又快又好。 而是向导教志愿者们如何应对登陆时的意外情况,或者冰原徒步时该怎么保存体力之类的问题。 极地的低温气候对大部分志愿者来说都很陌生,从安全角度考虑,小镇前的培训也是在给志愿者最后的反悔机会。 等真正坐上帆船登陆之后,面对雪原和荒寂,就没有退路了。 培训的大胡子向导和周哥很熟悉,基本上每年都见面,是关系不错的朋友,没两天喝酒的时候,就主动聊到了小鹿。 在雪原上徒步前行时,志愿者是需要负重背着包的,如果再遇到风速变化或者暴雪,更要提前培训好应对措施,免得遇到意外。 夏鹿帆在这种模拟训练之中,表现的就特别好,而且向导推测,她应该有一定的野外生存经验,所以在志愿者之中很快就脱颖而出。 她会开冲锋舟,能快速搭帐篷,还有熟练的基本救治能力,学东西一点就会,关键还特别会保护自己,一点都不自负托大,很快就看不出她是第一次来北极,对低温环境适应得极好。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小,体力好的原因,夏鹿帆的体能要比志愿者中的成年男性还要好,之前还有志愿者不太相信,觉得小鹿可能是依靠技巧取胜。 结果,在夏鹿帆提着工具箱帮忙修了一个取暖设备,连拆带搬走都轻轻松松之后,去试过那个设备但很难举起来的志愿者就服气了。 连周哥和大胡子向导也趁其他志愿者去吃饭或休息的时候,去搬动后走了走,然后就默默加入了小鹿力气真的很大的夸奖队伍。 别看小姑娘身形高挑但体态偏薄,实在和什么魁梧强壮不沾边,但力气是真不小,比周哥他们也能一较高下。 “可能,这就是体质更好的年轻一代?” 周哥也陷入了迷惑,想想他这个年纪,小的时候物质匮乏,男的能一米八,女的能一米六五就算是高挑,可国内亲戚打电话的时候,还经常说现在的条件好了,孩子们都长得快。 十多岁的孩子营养充足,体质更好,初中男生也可以看到一米九的,女生超过一米七五的也越来越多。 说不定,夏鹿帆这个身体素质,就是什么全民体能素质提升的体现。 光说没有用,把说的话一一证实才有用,信任也是这样一步步建立的。 夏鹿帆从不吝啬安利自己,很快推给周哥自己lu的账号,打动hr的同时不忘给自己涨粉,可以说是非常敬业的在经营自己的账号。 周哥平时不怎么用这些社交软件,刷视频也都是主要看国内,下载新软件注册账号再关注一条龙,对他来说其实挺麻烦的。 但小鹿笑盈盈的,给向导和其他志愿者都推荐了自己的账号,周哥也就看了起来。 然后,熬夜刷视频,看的心跳都有点不规律。 尤其是从第一个视频开始刷,镜头视角的难度逐渐发展到奇怪方向,让周哥看的代入感极强,尤其是最后几个跳伞的视频,在床铺上躺着都有一种失重感,觉得自己要踩空了。 如果夏鹿帆是自家孩子,周哥感觉自己总有一天会高血压上头,无法理解小鹿的选择,但是,从朋友角度来看,他倒真的想到一份很适合小鹿的工作。 算一算时间,等捡垃圾活动归来,差不多就能介绍给夏鹿帆。 周哥也算是看出来了,和以往他介绍工作讨生活不太一样,小鹿这属于凭喜欢去找工作,更注重体验和记录,也怪不得会拒绝去旅行社找份工作的机会。 仔细想想,这种处事风格还挺符合小鹿特点的,周哥把喜欢的几个视频收藏,心里又觉得如果小鹿是自家孩子,带着镜头自己来北极的举动,也挺让家长骄傲的。 工作机会是后话,培训结束后,志愿者们就要开始坐小帆船去捡垃圾了。 十多个人检查好自己的背包,就要离开小镇前去坐船,开始长达八天的登陆捡垃圾,夏鹿帆仔细检查了一下身上的衣帽,背包里的东西,确认都稳妥之后,还伸手整理了一下八福。 可能是气温太低,倒是云层仿佛都要被冻起来一样,八福也变得有些泛白,让夏鹿帆时不时伸手摸一下,免得自己头顶的云,被冻成了冰坨。 “不对,云团遇到冷空气,是会变成雨或者雪的,八福,你除了搓电火花之外,有下雨或下雪的功能吗?” 出发前,夏鹿帆还发出疑问试图求证,被电火花劈了一下,耳朵都不太冷之后才确定,好的,八福,你不会下雨或下雪。 “又不嫌弃你,别变成冰坨砸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