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2页(1 / 1)

作品:《家传诅咒真的好用

年轻男生也不介意别人凑过来,从滑板是怎么旋转,到前脚刷板的时机,都说的很明白,又把整个动作拆开,慢动作做了一遍。 夏鹿帆非常适应这种讲解方式,听明白之后,就敢自己试做一遍。 “让板始终在身体正下方,对,同方向,前刷。” 没有老师不喜欢一学就会的学生,年轻男生注意到夏鹿帆的动作,然后夸了一句,“不错啊,协调性很强,基本动作也扎实。” “嘿,大神,可以加个好友吗?” 来了来了,通讯录狂徒又来了! 夏鹿帆不仅加到了年轻男生的联系方式,身边和她一起练inward heel的滑手也没有放过。 这才到哪里! 总有一天,夏鹿帆要让社交软件的开发团队知道,通讯录的好友人数限制,是要时不时更新上限的。 她实在太适合这种一起玩,顺便学,然后交朋友的场合。 觉得哪个动作不太理解,就跑去围观高手跟着学,满场子乱窜的那个家伙,就是她。 等天色渐黑,玩的滑手纷纷离开,夏鹿帆也收获了崭新的通讯录,连带新加的群,她估计是把本市滑板圈的爱好者,认识了快一半。 今天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夜幕降临,夏鹿帆坐上公交车回家,抱紧滑板看车窗外暖黄色的路灯,来往车辆时不时亮起的红色刹车灯,混在一起,变成飞快滑过的光点。 而她,则像一团快乐的泡泡,伸出双手,开始左右捏捏头顶的八福。 嘿嘿,小云团,想不到吧。 家传诅咒也没有拦住她交朋友。 作者有话说: 夏鹿帆:哈,想不到吧 第十二章 也不知道夏父夏母,是怎么把夏鹿帆照顾大的。 可能,每顿饭的快乐含量都是满格,让她从小到大心情都很好。 哪怕低落或难过,也只是片刻而已,很快恢复。 正面情绪会随着长大,变得愈发珍贵,是一种稀缺资源。 夏鹿帆被家传诅咒影响,被迫离开了正常生活,但正面情绪则和糖蜜一样有黏性,又把她沾了回去,贴紧。 到村子里的时候,类似小广场的文化活动中心还亮着高杆灯,有不少老人在跳舞、下棋和拿着拖把蘸水写毛笔字。 看得出村里的精神文明活动很丰富,不比市里差。 夏鹿帆喜欢热闹,回小农场吃完饭洗把脸,就又回到了文化活动中心。 这是晚上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连跳舞都可以细分为健身操式、嗨歌步伐式以及自带民族服饰的藏蒙式。 不得不说,年轻人体力恢复的就是快,她是电量耗尽才从运动公园离开的,结果坐公交车回来的路上,自己就充好电了,现在回来又生龙活虎起来。 平时,村子里的年轻人就不太多,这个时间点,来参与中老年团建活动的年轻人就更少。 看着看着就混入跳舞队伍的夏鹿帆,也就变得很明显。 “哎,这姑娘是住到谁家农家乐,晚上过来玩的吗?” “不是吧,我儿子上午还带客人去摘荷花,没见过啊!” “问问呗,这小姑娘看着就爱笑,怕什么。” 村子就这么大,生活在这里几十年的人,也都更了解,看到陌生面孔自然会疑惑,想着是不是市里来农家乐住下的客人。 “不是呀,孙姨,你忘啦?我住东边那个方院子,上次还去你家吃了杏子,特别甜。” “对啊,我现在住这里,放暑假,呆这里多好玩。” “林姨,你家小宝宝没带出来呀,来,刚那个动作要收手臂,对,就是这样。” 只要头发不花白,脚步不蹒跚,夏鹿帆就通通喊“姨”,主动出击,迅速成为亲密舞友。 她知道,这几位大姨其实是有些试探意味的,村子里出现陌生人,怎么能逃得过她们的法眼。 警惕意识和反间防谍,可能是有一定年纪的中老年人,特殊的技能。 她们在平时唠家常打麻将之外,也掌握着全村最新的消息动态和人员流动,安全意识不比老民警差。 村里有,城里也有。 夏家住的小区有几个热心大姨,就是慧眼如炬,平时逮试图进入小区的陌生人时,眼神比保安还好使,甚至还抓住过惯偷,报警立功。 夏鹿帆不排斥这些试探,她甚至把第一次和家人来村子,发生过的事情也掺在一起说,增强自己的可信度。 面对热情,唯有更热情可解决。 也不知道夏鹿帆什么时候挤在了大姨们之间,边扭边聊,分分钟进入话题聊天群,完美切换成本村人。 聊嘛,反正说说话而已,大家不就熟了,哪怕下次见面忘掉,也可以继续热情。 只要态度到位,社交没有问题。 等跳到快夜里十点,文化活动中心也要散场了,夏鹿帆顶着八福跑回小农场,留下慢慢回神后,表情有点困惑的大姨们。 “是不是上年纪,人的记忆就不好了?” “有可能,医生说中老年人有三高,说不定就挤压到神经,容易忘事。” 都是活过半百,有丰富阅历的人,就算不记得夏鹿帆,也能从她的神情和态度中判断,对方是真的认识她们,那份熟稔不会作假。 那真的就是,她们变得爱忘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