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3页(1 / 1)

作品:《反派师兄不想入魔[穿书]

时间安静流逝,直至夕阳西坠,弦月半勾。 夜幕降临,桥上星罗棋布的符纸隐隐发出绿光,黑暗中这座孤桥孑然一身,乍见很有几分骇人。 但白梵路不怕,他这下终于体验到记忆力好对穿书是多么重要,正在上帝视角带来的优越感里怡然自得。 桥上那些符纸都是有修为的仙士做的,目的是为驱魔除鬼。 几年前,这座济阳镇西郊桥屡屡出现坠桥溺亡的事故,早被视为不祥之地,沈岚山的事更加让人们对此地讳莫如深。 而传言沈岚山在这桥边中邪后,沈老爷特意请来许多道行高深的修仙士,得到的说法无一例外是这里的确有“不干净的东西”。 但无数次驱魔辟邪过去,沈岚山的病状依旧没有好转,甚至每况愈下,所以才有后来云湛和原主路经此地,施以援手。 空寂的夜里,浅细无声的溪流突然轻微一声响动,白梵路睁开眼,方才还在水里的长命锁不见了。 而他抬眼,溪边此时站了一人,或者该说只是个影子而已,在月色下一片虚幻雾色,与他身前银锁两相对比,虚实立现。 “你是何人?怎会有岚山贴身之物?” 这声音虽隐含防备,听来却是文质清雅,如雨润珠。 但他面目模糊,身形轻飘,在这夜晚的林间月下,若是普通人见了,恐怕能直接吓晕过去。 不过白梵路早有心理准备,他站起身,道,“你不必知晓我是谁,只要相信,我能帮助你们。” “我……们?” 白梵路也不和他拐弯抹角,严肃道,“沈岚山恐怕要不行了,若你关心他的安危,还请随我走一趟。” 影子听见他的话,似乎是愣了一下,少顷,轻轻笑了声,“你也是要怪我伤害人命,捉我去伏法的么?只可惜,我就算随你去了,也死不了呀。” 他笑声无比凄楚,白梵路心中不忍,摇头道,“并非如此,我要想捉你伏法,直接动手便是,哪还需将这银锁取来给你,我只想让你信我,随我去见一见沈岚山,他……” 白梵路琢磨措辞,“你只消见一见他,他就会很快好转起来,这样你也不用被所有人误会了。” “……这……”影子似乎有所动摇,白梵路看不清他的脸,也无从体会他神情思绪。 等待片刻,才听他哑声道,“公子面善,我愿信你。但公子有所不知,岚山的病确是因我而起,我若再见他,恐怕只会更加害了他。” “不是的,”白梵路忙道,“他的病外因虽的确在你,你与他人鬼殊途使他阳气有损,但你对他避而不见,才是他现在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若你继续不见他,可能他就不仅仅是生病,而是几年之内必死无疑!” 对方受到震撼,半晌说不出话来。 白梵路叹了口气,“其实我还知道一件事,我方才说你们人鬼殊途,并不确切,你现在……只是孤魂,未入鬼司经年徘徊阳世。” “比起鬼,你该算是个魔。” 还是被永世束缚,最不得自由、最底层的影魔。 晚意岚山,小桥雪近。 在原著剧情里,这只是一段最微不足道的插曲,大概只是为了衬托云湛的主角光环,将别人所不能解决的事都交由他去解决了。 但白梵路却对“向晚意”这个角色印象深刻,也是因为这个角色,让白梵路更加坚信在作者所构筑的世界观下,魔并非都作恶多端,原主本来也该是心存善念。 晚意所在的这座桥,几年前也只是一座普通的木桥,彼时桥下溪水还很深,水流充沛,人们要渡河必须经过这里。 但从某时起,有人过桥时不幸坠河丧生,这座桥边就开始有了亡魂。 起初是亡魂对亲人和故土的执念让他久久不愿离去,再后来却因长久徘徊人世让他无法再顺应规律进入轮回。 恰逢乱世邪道遍地,有心人告诉亡魂,只要从桥上拉下一个替死鬼,他就可以重新投胎,而那个鬼魂也如此照做了。 由是这座桥受到诅咒,从那之后每隔一段时间,桥上就会有人无故跌落。 几年之中,附近的人们再也不敢靠近这座桥,但即使如此,仍有外乡人不知情的,莫名在此地丢了性命。 而向晚意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后一个。 他被拉下水之后,上一个鬼告诉他进入轮回的方法。 晚意就在桥边等待。 第一次,等到一位年轻的母亲,怀抱个不足周岁的孩儿,他自是下不去手。 第二次,等到一位求学赶考的年轻人,想到自己苦读圣贤书,却壮志未酬身先死,他还是下不去手。 第三次,等到一位花甲翁,垂垂老矣时日无多,与他老迈失独无所依靠的父母一般,他依旧下不去手…… 就这样,又是几年过去,桥上再也未曾死过人。而向晚意却因长留阳世,从鬼魂化成了影魔,没有实体,不能转世,无法超度,只待时候一到,便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 桥下的溪水日渐干涸,就是“那个时候”正在接近了。 小说里,云湛和原主本是不知道这些事的,刚来济阳镇,只听闻鬼邪作祟,害得沈岚山长眠不醒,他们便去查看,发现确是因邪气侵体造成的内伤。 但清除邪气后,沈岚山还是醒不来,云湛就决定去找到邪气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