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8页(1 / 1)

作品:《他人修炼我种田

杂交水稻技术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一般杂交水稻仅指由两个遗传背景相同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形成的第一代杂交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水稻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来源度娘) 田洲叹了一口气,看来他又有论文要写了,不过按照这个世界的科技程度,这点研究难度应该没多少,霍恩种植基地的好几个专家在基因培育和生物技术方面颇有建树。到时候将他复述的报告交给他们便可。 而田洲手上的这袋稻谷自然是要播种下去。 新收获的稻谷先要晾晒,让紫外线自然杀菌,经过晒种,能使种子内部发热变化,促进种子早发芽,提高发芽的趋势和发芽的概率。然后选出谷粒饱满的谷子,进行培育。 得到选好的种子首先就是要让其发芽。一般让谷子短期发芽有三种方式,一是药剂浸种,这是田洲世界最常用的方法,二是温汤浸种,三是热水浸种。在没有相应药剂前提下,田洲选择热水浸种。 热水浸种的方式很简单。用温水浸泡种子20到30分钟,然后把种子投入55到60摄氏度的热水中,保持该水温10到15分钟,之后加入凉水,把水温降低到25摄氏度到30摄氏度,转入温水浸种,温水浸种8到10小时后进行催芽。(度娘)等谷子长出细白的嫩芽以后,就可以播种了。 在传统水稻种植上,水稻种植的顺序是:水稻出芽之后,将芽种播撒到苗床上,盖上土,交足水,铺上地膜,等待其长苗。有了水稻苗以后便是移栽到田里,这里我们又称插秧。这种传统方式最主要是保证了幼苗移栽到水田中的存活率。但是现在未来世界有阳光房和各种生长液的前提下,田洲打算直接舍去育苗这一步骤,直接将发芽的水稻种播撒到水田中。 阳光房中的室温较高,湿气也较重,完全模拟了水稻的生长环境。 田洲抱着一袋发芽的谷子开始撒种。 不插秧的前提下,田洲就要均匀地撒种,尽可能保证种子能够均匀平衡地在水田中生长。当然考虑到水田中已经放入鱼苗,这些鱼苗虽然有鱼食喂养,但是或多或少会吃掉一些种子,所以在播撒中,要将种子比重加多一点。那么如果后期秧苗拥挤的话,田洲还要修苗,拔掉一点多余的秧苗。这一步就是比传统插秧种植中多余的一步。 野外探险队带回来的种植很多,经过选种以后的种子,也种植了两个阳光房。田洲将谷子播种完以后,便联系霍恩种植基地的专家,麻烦他们研究相关的水稻种植药剂。水稻一般要用到的药剂便是除草剂、除虫剂、防稻瘟病药剂等等,还有各种肥料。田洲将相应的数据表格发给了霍恩种植老专家们。 田洲考虑到这批水稻种植是野外生长的野水稻,所以后期产量比较低,所以这个时候便需要试验田了。霍恩种植基地可以开几块小型试验田,将水稻种分类播种到不同的区域,成熟后,选产量最高的种子,然后再播种。这是同区域同品种水稻的良种删选,等以后发现其他区域不同品种以后再杂交试验。他的杂交水稻论文可要详细写了。 此刻的田洲不知道他写的‘论文’弄秃了多少专家的脑袋。别看单单几页纸,这深入的研究简直无穷无尽,而文中古地球中那位‘袁老’更是让专家们顶礼膜拜,千年前的智慧结晶啊,古地球人真了不起。不,是他们的先祖真了不起! 水稻种植告一段落,田洲就等着它们在阳光房中快速长大,他也好早日吃到香喷喷的米饭。 与此同时要说的便是小麦市场全面开放了,和霍恩种植基地合作的种植商越来越多,现在全球农业种植大户开始种植小麦,过不了多久全球人民都能天天吃到面食了。还有那黄豆和辣椒也相继进入全球种植计划中,酱油和辣椒这日常调味料也指日可待。 田洲做梦也没想不到,自己只不过在未来种个田做个菜,就渐渐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饮食。那么,他算不算是将老祖宗的手艺给传承下去了呢?只是他这不是专业的大厨没给老祖宗丢脸才好。 在厨艺传承创新这块还真不用田洲担心,从厨师学院毕业的大厨们,已经熟练把握新食材,新烹饪方式也渐渐上手,推陈出新,大有青出于蓝的架势。烹饪美食也许是铭刻在人类灵魂中的,哪怕传承有过断层,但是一旦这传承有了一丝连接,那么人类会寻这一丝光,将文明重新复苏。 而田洲就成了这一丝光。 专业大厨在努力,业余选手也在努力。不少吃货已经在自我探索,家中小厨房装修起来,直播开起来,交流做起来,美食弄起来! 在一派欣欣向荣之中,田洲却过得像老大爷。最近阳光房中没有什么蔬果要收获,也没有新品种要种植,厨师学院那边王安他们完全可以独当一般,霍恩种植基地还沉迷于杂交水稻的文件研究……只有田洲闲了下来,闲成了一条咸鱼。 没事干的田洲只能‘折腾’安格斯了。不是训练他做菜就是赶着他出门锻炼,又或者打发他这个鱼塘主去修建他的鱼塘。当初安格斯挖的鱼塘可是简单粗暴,大型机械过来挖了个大坑就走。而且大坑和小河是想通的,中间虽然用隔离网隔绝了养殖的黑鱼往外跑,但是这鱼塘真是粗糙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