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2节(1 / 1)

作品:《我的前世是海王

泰山娘娘是俗称,尊称为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

重点是“保生”两个字。

为了救苦救难,慈悲的碧霞元君看到老百姓经常有眼病,经常求子,于是□□变出眼光奶奶,帮助老百姓治疗眼睛疾病;□□变出送子娘娘给人间送去小孩。

供奉元君的庙宇都会同时供奉送子娘娘和眼光娘娘,也是非常灵验的。

苗大青和狐女成亲一年多还没有音讯,这是想当爹的把媳妇给说臊了。

……看来我也不像个姑娘家。

狐女吃完碗中的饭就回到房中,还关上房门,显然是不会跟她们一起去娘娘庙的……是做了亏心事不敢去吗?小厮要赶车送大夫回府城,最后去庙中的只有颜知鸢和苗小青两个人。

苗家人会放心两个姑娘独自出来,一是因为去娘娘庙的路宽敞,没有野地。二是因为每逢初一,村里总会有不少人去娘娘庙上香,绝不怕落单。

小青嘴甜,村里人都会同她打招呼,邻村的人也有不少认识她的。过来的人打完招呼,看清楚颜知鸢的模样,就会不自在的走远一点。

“因为小姐在,大家都不敢同我们一路走。”

田家在小芹村算是富裕的家庭,小青决定到府城送干菜,肯定会穿上自己最好的一件衣裳——那并不是一件全新的衣裳,布料很普通,不过款式是府城里时兴的。

颜知鸢观察到,路上遇到的大部分人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些还带着明显的缝补痕迹。

自己从小到大穿的的衣裳都是师傅和娘亲置办的,对此没有太大的研究。只知道款式每隔几个月都在发生变化,往往变化还很大,至于布料……前两天搬家整理账册,她才对金钱有了比较直观的概念。

比如她现在穿的就是绸布,布匹价值银钱三两,和颜三爷没分家之前的月俸等同。

三两银钱,大概会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普通农家一年下来余下的全部钱财。

再加上她腰间佩戴的七块玉佩……这种情况下,村里人自然会下意识地避开她,不会贸然与她同行。

颜知鸢:绝不是因为我看起来太过凶恶,或者高不可攀。

村人不愿意靠过来,苗小青却主动地叫住一个身穿枣红色衣衫的腼腆妇人,以热切的目光看着她身边的大狗——它有着浅棕色的紧贴皮肤的被毛,嘴短而宽,两眼圆瞪,双耳直立,非常的壮硕。

发觉两人靠近,狗看了主人一眼。

颜知鸢毫不怀疑,若此时妇人让大狗发动攻击,或者是大狗感觉到她们有对主人有威胁,这只猛犬会毫不犹豫的咬断她们的脖子。

妇人往回走了几步,拉住小青的手。

令人胆寒的勇猛从大狗身上消失。

对两人失去兴趣的狗移开目光,盛气凌人的踱步到前方开路。

真是能带给人强大冲击感的狗啊……

妇人走进热闹的娘娘庙,狗在门外停下来,对主人略一点头,含蓄又内敛。接着,像完成使命一样,掉头离开。

小青:“好羡慕……大竹特地来送你。”

看来,大竹就是狗的名字。

很快,颜知鸢就没空想威猛的大狗,她们几乎被包围了……没有恶意的那种,门口摆摊的商贩热情的向她们推销着手里要售卖的东西。

“小姐,一定要看好荷包。”

小青小声的嘱咐着:“如果不小心走散的话,就在西配殿旁边,绑着最多红绸的那棵树下见。”

颜知鸢点头,她在人群里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对方也已经看到她,却提着裙子快步走进庙中。

她下意识的要追,却被卖包子的小贩拦住:“小娘子,买几个素包子尝尝,一个只要一文钱。您若买六个,算您五文。”

白胖的包子刚刚出锅,散发着热气。

“不要,不要,”小青拉着颜知鸢赶紧从小贩的包围下离开,嘴里还嘀咕着:“那么小的包子还不是肉馅的,一文钱一个也忒贵了。花上五文钱,都可以在娘娘庙吃一顿素斋,吃饱为止不用加钱……小姐,娘娘庙只有初一才供素斋,味道远近闻名,我们一会吃过午膳再回去?”

一两银子是一贯钱,一千铜板串起来就是一贯,一文钱不过是一个铜板而已。

还真不是包子卖得太贵,而是娘娘庙的素斋太便宜。即使味道不像是小青说的那样美味,仅仅是让人吃饱为止,也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颜知鸢:“都依你。”

庙中的人太多,小青说害怕三人走散,并不是多虑。刚从主殿走出来,颜知鸢就被撞了一下,接着被几个往里走的人挤到逆向而行的人群里。

颜知鸢看到小青想要逆流走过来,怕她受伤,不慎摔倒的话就遭了,很容易发生踩踏事件。连忙摇了摇头,对她说:“你们先走,东配殿见……”

人实在太多,小青发现没办法挤过来,只能无奈的先走一步。

很快,颜知鸢察觉到这并不是一个意外。

一直在努力靠近她的几个人中,有刚刚撞到她的人——贼眉鼠眼的矮小男子给身旁的人递了个眼色。

……一伙的?大庭广众之下,他们肯定是为窃取财物。

下一刻,腰间的重量变轻,颜知鸢感叹一句:动作好快。

低下头一看……佩玉的蓝色绳结被割断,七块玉不翼而飞。

作者有话要说:

阿紫:六百年的狐狸精还不是被人抢走了到嘴的鸡……我太难了。

第19章 狐妖

花费一点时间,颜知鸢终于找到一个能避开人群的角落。这里摆放着数口水缸,里面种植着盛开的荷花。闻着清新怡人的花香,她终于能好好地检查身上物品。

幸好,除玉佩外,她并没有丢失什么。

最重要的荷包还在……啧啧,相比钱包,偷玉的确算是较好的选择。

对小贼来说,玉更昂贵。

在颜知鸢看来,玉也更安全……相对来说。

忽然,颜知鸢的肩膀被轻轻的砸了一下,落到地上的是一颗小石子。她立刻转过身,却发现身旁的人都没有露出丝毫异色。看来,用石头砸她的不在这些人之中。

是谁?

颜知鸢刚准备转身,又被砸中了。

这次她有看清楚石子是从哪里飞出来的,也是因为对方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她的注意。

颜知鸢决定过去看看,绕过前方的一排水缸,竟然不知不觉间,就已经走到主殿的背后。

再往前,是一条幽深的巷子里。

就在颜知鸢犹豫要不要继续往里面走的时候,看到转角处露出的一截尾巴。

油光水滑一条红狐狸尾,毫无杂质,尾巴尖还有一圈很细的白毛。

颜知鸢认识这条特别的尾巴,她提起裙摆小跑过去,发现一旦离开巷道,视线立刻就变得开阔起来。

正殿侧后方竟然有一个极大的湖,长长的游廊连接着湖中的水榭。

一只红毛狐狸蹲在鹅颈靠背前,它身上只有腹部、四爪和尾巴尖有一圈白毛。见颜知鸢走过来,红狐狸用两只戴着白手套的前爪轻搓狐脸,接着揉搓颈部,一直往下搓到尾巴尖为止。

完成这个动作后,便从红狐狸变成一位有着细长丹凤眼的美丽女子,身穿桃红广袖裙,手拿团扇软软的倚在鹅颈靠背上。

在普通人的眼中,她没有任何奇怪的地方。

不过,颜知鸢在阴阳眼的作用下,还是能看到她不属于人的部分——一对狐狸耳,一根油光水滑的狐狸尾巴。

相对于阿紫来讲,展露出的属于兽的部分已经很少了。

“狐母,真的是你?”

颜知鸢很是惊喜,她知道狐母每月的初一至初七都会离开涿光山,到娘娘庙听候差遣。可府城香火鼎盛的娘娘庙有七八个,遇到狐母的机会很小。

……能遇到真是很大的惊喜。

狐母矜持的摇了摇扇子。

“我还以为认错人了,怎么一见我就跑?”

庙门口一晃而过的身影分明就是狐母。

“我是在躲你身边穿枣红色衣衫的妇人。”

颜知鸢:“为什么呀?”

“她身上有猎犬的味道,刺鼻得很!跟她有接触会惹来麻烦。”

懂了,据颜知鸢所知,狐狸是很害怕猎人的。

有个飘到涿光山的阴魂讲过一个和狐狸有关的故事,大致内容为:道士奈何不了的狐妖整日作祟,被当地一个擅长捕猎的人一箭吓跑……理所当然的,也会害怕猎户的好伙伴——猎犬。

六百年的狐狸能欺骗普通家狗的嗅觉,恐怕不能骗过猎犬。

狐母抖了抖右手的袖子,左手往里面一探,拿出茶壶和两个茶杯。

“只有冷茶招待你。”

颜知鸢复杂的看了一眼杯中淡棕色的茶水。

“算了,都不知道是放了多久的……喝了别闹肚子。”

狐母:“……”

这种凭空变出东西的法术,颜知鸢见狐母做过很多次,小时候觉得她好厉害,会别的精怪都不会的本事,而且真的好方便。后来才知道,看似高大上的法术也不是没有限制,吃的喝的都不是变出来的——谁也不能凭空变出原本不存在的事物。

狐狸是把别处的东西“拿”到面前,比如想要茶水,就能“拿”到茶水。至于是在哪里取的,从谁家取的,使用法术的狐狸也不清楚。

又因为有能“拿”到的必须是主人家已经遗忘的,或是觉得不重要的法术限制,“拿”来的新鲜食物往往已经不新鲜了。

颜知鸢小时候还被骗着吃过很多变质的食物……

“不喝就不喝,”狐母讪讪的把杯盏还回去,问颜知鸢:“你不是说要回家吗?我记得颜家在府城的百华巷中,你怎么会在这?”

颜知鸢就将奶娘家闹狐妖的事情跟狐母说了,但并不指望她还能记得在涿光山生活过几年的人类。

果然,狐母已经对奶娘完全没印象了。

得知颜知鸢来庙中讨娘娘的画像,抖了抖袖子,用取茶壶茶杯一样的方式,取出一幅捆红线的画卷给她。

虽然用来取新鲜的吃食有很多的槽点,但是凭空取物的法术还是很有用的,完全可以用来取绝对不会变质的物品嘛!比如金银财物。也是因为这样,狐狸几乎都很富有。

“画像是已经开过光的,要挂干净的不沾染污秽的地方。第一个上香的人,最好直接乞求娘娘驱逐野妖。如果不是我这两日要准备生员考试的事情,完全走不开的话,跟你去一趟就能逮住她。”

颜知鸢:“为什么说她是野狐?生员考试是什么?”

“我就知道你会问,蓁蓁说得没错——小孩子都是十万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