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帝王意 第22节(1 / 1)

作品:《帝王意

“怎么了?”因着和对方关系亲近,关静姝也不拘礼,过来后便径直问了句。

安阳公主指着前方太液池旁的太子,摆出一副头疼的模样,“静姝,你看,太子他满身是雪,衣裳都快浸湿了,你也知道,他前些日子才刚养好身子,眼下若是再染了风寒,那可了不得。”说着她有些痛苦地捂了捂自己耳朵,“你总不想见我倒是再被母后斥责说没照顾好我这个太子弟弟吧?”

彼时关静姝性子尚且活泼,闻言便直接道:“殿下,你直接说到底有何事,绕这么一圈,不累吗?”

安阳便嘿嘿笑了声。

“你看,我和周成都劝动他,眼下只能靠你了!”

“我?”关静姝下意识抬手指了指自己,“让我去劝太子殿下添衣服撑伞,能行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安阳道,“横竖他眼下就是不愿意,谁都劝过了,独独除了你,可不就让你去试试,要实在不行,我便去找母后,让母后来治他!”

最后,在安阳的撺掇下,关静姝只能应下。她看了周成一眼,示意对方跟上来,接着走到太子身边。

安阳公主倒是没跟着去,只是坐在原处看着他们,原想着这回关静姝应当也会铩羽而归,毕竟先前也就不抱希望,谁知对方走到太子跟前,也不知道说了什么。短短几句话,就让原本怎么也不答应添衣服的太子直接示意周成替他穿好大氅,还同意了对方撑伞。

事后安阳问过关静姝,究竟说了什么,太子才同意的。

“我就是跟太子说‘天太冷了,殿下身子才刚好些,还是多穿件大氅好些’,然后他就答应了。”

关静姝还记得,自己当时回了这句后,安阳公主摆明了一副不信的样子,似乎觉着她在扯谎。

毕竟太子那固执的性子,就连生母皇后有时都劝不动,又怎会因着关静姝寥寥几语便改了主意?

可关静姝知道,自己并未说谎,当时的太子,确实是听了这么一句后,便答应了添衣撑伞。

这边正想着,关静姝忽听得长公主出声叫了声“周大人”,回神一瞧,才发现是殿中监周成来了。

“周大人,陛下没回来?”眼见对方是独自前来的,长公主便问了句。

周成见礼后才赶忙回道:“才刚刑部来人求见,陛下便留在紫宸殿理政了,特意嘱咐了臣将伯夫人的彩头送来。”

说着上前两步,双手捧着手中的锦盒,递至关静姝跟前。

“静姝,快瞧瞧是什么!”

长公主显然有些好奇,便催促关静姝赶紧打开。

关静姝这边正想着怎么婉拒呢,结果周成似乎看出了她的想法,笑着说了句。

“伯夫人,陛下说了,不是什么值钱的,您打开瞧瞧便是。”

话说到这地步,关静姝再推辞便是不识好歹,因而略点头后,便将那锦盒打开。

里面是一块绸布。

长公主愕然,“这是什么?”

陛下这是何意,哪有送人东西送块布的?

周成却依旧看着关静姝,“伯夫人,您再把这布打开瞧瞧。”

关静姝便依言掀开了那绸布,原本心中还在猜究竟是什么东西还要用绸布裹着,可当看清里面的东西后,她整个人骤然一滞。

“……咦,怎么是本书?”长公主凑过去看了眼,有些不解,“还是本旧书,果真是不值钱的。”

那静静躺在锦盒里的书恰好被遮住了部分封皮,从长公主的方向看去便很难分辨出是什么,这才让她有了这样的感慨。

可关静姝却是瞧得清楚明白的。

这盒子里的,哪里是什么旧书?

《集贤散编》

这是比先前长公主送与她的那把故音还难找到的存在。

关静姝爱琴,自然也爱琴谱,尤其是那些已然失传的曲谱,她更是心心念念。这《集贤散编》便是她最想要的一本。

里面收纳了从古至今大部分已然失佚的曲谱。

可以说,它是每个爱琴之人心中最想得到的一本曲谱,关静姝也是一样。

但这么些年,她在这上面也花了不少心思,却始终没能找到这曲谱的定点消息,日子久了,她甚至怀疑世上是否根本没有《集贤散编》这本书,不过是后世之人编出来浑说的玩意。

这话她记得,还未出阁前,曾跟长公主和那时的太子提过。

只是长公主心思不在这上面,便也没听进去,而太子在发现她这样想要那曲谱后,也只是多问了几句关于这书的事,而后便再没提起过了。

关静姝原以为,那不过是往岁日子里的一点不起眼的记忆罢了。甚至若不是这回亲眼见着了这《集贤散编》,她根本都想不起自己曾经跟天子提起过这书。

那时以为对方也和长公主一样,并不将此事放在心上。

可眼下……

看着锦盒里那破旧的曲谱,关静姝的心情一时变得复杂起来。

这样的东西,得来只怕极为不易,陛下为何当个彩头便给了她?

作者有话说:

不要怀疑,陛下就是怂,不敢当面把东西送给我女鹅,怕被追问然后露馅

第二十章

关静姝回府时天色尚早。

因着大雪纷飞,天也黑得早,故而长公主也不好似夏日那般久留她,在天子离开后,两人说了会子话,长公主还亲自挽袖煮了壶茶,二人喝了片刻,关静姝才告退离宫。

那天子先前当做彩头给她的《集贤散编》,关静姝迟疑了许久,最终还是一起带走了。

因为她确实很喜欢,若是旁的,倒还能说服自己留下,可这曲谱,她实在舍不得。

便在心中宽慰自己,这是她赢了棋局的彩头,不要有负担。

回府后她便往自己东苑去,迫不及待地便叫云隐将那锦盒放好,自己小心地将那《集贤散编》从盒中拿出,接着又吩咐云隐去将那把故音拿来。

云隐虽不知道先前在宫中自家主子发生了什么,可见对方罕见地面上带了些喜悦,便也觉得高兴。

自打大爷走了后,少夫人便很久没开心过了。

这样想着,云隐便忙应了声接着去库房拿琴。

关静姝所在的东苑有个专门的库房,用来放当初她的嫁妆,还要成婚时那些贺礼,和平日里关静姝自己的一些不怎么用过的物件。而先前长公主给她的那些东西,她也多数都叫云隐收进了库房。

都是些好东西,平日难见,她不想太惹眼,便甚少拿出来。

那把故音原是不放在库房的,可宁成业出事后,关静姝一直忙着,好容易诸事告一段落,能稍稍闲下来些,她却没了再抚琴的心思。

每日总是沉默居多。

这模样,云隐见了也暗自着急,却怎么也劝不好,好在今日对方瞧着像是心情好些了。

云隐的速度很快,不过一刻,便已经去而复返。

只是除了故音外,她还在琴上放了另一个盒子。

“这是……”眼见云隐走到跟前,关静姝还不待对方将故音放下,便径直伸手,将那放在琴上的盒子拿了过来。

那是个做工精致的雕花镂空云纹檀木盒,几乎是见着它的瞬间,关静姝就想到了这里面放的是什么。

“少夫人,奴婢才刚去取故音,恰好这盒子放在故音旁,奴婢一下不当心,手碰着了它。”云隐说着,有些紧张,“这盒子便掉了下去,外盒在一旁的博古架上磕了下,接着落到了毯子上,里面,里面的镯子也掉了出来……”说到这儿,云隐声音都有些变了,“奴婢赶忙捡起来,看了许久,镯子没坏,只是,只是……”

“只是变了颜色。”关静姝看向对方,“对吗?”

云隐一怔,接着缓缓点头。

“奴婢真的不知道怎么了,眼见那镯子颜色有异,想着是不是因着自己不当心摔的那一下才这样,所以才和故音一道拿了过来。”

她说着双腿一曲便要跪下,口中还说着“请少夫人责罚”这样的话。

可关静姝却身子微微前倾,伸手一拦,挡住她往下弯的双膝。

“先起来。”她道,“此事与你无关。”

说着将那檀木盒子打开,霎时间,一对晶莹剔透的镯子便显露出来,只是和最初关静姝所见的不通过,眼下的对镯已然不似当初那般带着蓝田玉的颜色,也没了浩瀚星空的光芒,反倒有些微微泛红。原先镯子里的夜空星辰之景,如今已然成了明霞晚辉的画卷,看上去竟是另一番景象。

云隐见状变忙道:“奴婢一直没碰过这镯子,也不知它怎么就成了这样。”

关静姝将那镯子从檀木盒中拿出,放在掌心中,另一只手的指尖在上面缓缓摩挲着。

“我知道。”她低声道,“你若是这几年内中将它拿出来过几次,它便不会成这样。”

不自觉地,关静姝想起一些记忆。

这青菁玉骨,是她在一本奇闻异事的杂书上看见的,那书里记载了不少新奇的东西,可关静姝从未见过。其中有一样便是这青菁玉骨。

书中记载,辽海东,有玉骨,名青菁,其形如玉,其色如星,取之藏于暗,余年则色如朝辉。

那本杂书上只有这么几句,旁边配了副图画,看上去不是很漂亮,关静姝却上了心。

后来入宫和安阳公主提起过这东西,那时的安阳听了也极有兴趣,两人还想着,若是什么时候能去辽海便好了,如此便能亲自看看这青菁玉骨存不存在。

两人说得多了,原本不知道的太子便也听说了。

后来还特意来问过关静姝,是不是真对那青菁玉骨那样感兴趣。

彼时的关静姝好奇心重,自然说是。

可她也知道,这青菁玉骨世所罕见,存不存在都还是另一回事,便也说了自己只是先看看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

谁知太子听后便说去替她找。

关静姝自然说不必,毕竟辽海离京城何止千里?

路途遥远不说,为了这么个不知道有没有的东西费这心思不值得,可太子却没回应她的话,那时只是将话题带过去了。

那之后,关静姝也没听对方提起过这青菁玉骨的事,偶尔想起来去问了安阳,对方也说没听见弟弟说起这事,关静姝便也没放过在心上。

以为对方不过是随口一说罢了。

可就在她被先帝下旨赐婚的前一月,天子忽然找人告诉她,自己找到青菁玉骨了,还叫人去做成成品,因着青菁玉骨的罕见,工期至少要四五个月,因此让关静姝再等几个月,便能看见青菁玉骨真正的样子了。

届时他会把那成品送给关静姝。

关静姝知道后除了惊讶,更多的是没想到太子真的会替她找到那青菁玉骨。

想着若是真的收到了那成品,自己该如何回礼。

可还不等她想到回什么礼,先帝的赐婚旨意便下了。

从那之后,她便开始备嫁,再没能入宫,太子也没叫人来刚告诉她青菁玉骨的制作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