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3章握手言和(1 / 1)

作品:《高升

这之后,仅仅只过了一天,陶平的身体便完全康复,重新上班。

他走进了叶欣的办公室。

叶欣坐在桌前,正专注看着一份文件,指缝间的香烟闪着暗红的火头。

听到脚步声,他头也没抬,仍旧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半天之后,听到没了动静,叶欣有些奇怪。抬头一看,蓦然一惊,差点把手里的香烟掉了下去。

只见陶平交叠着双手,一声不吭地站在办公桌前。

“陶行长?!”叶欣眼睛瞪得老大,血压陡然升高。

他的心里咯噔一下子,这陶行长是来重挑事端,还是兴师问罪?

叶欣心里一紧,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满是戒备的神色。可让他惊掉下巴的是,陶平居然笑了。

没错,是对他笑了。

陶平油光的脸上找不到一丝愤怒或挑衅的表情,好似前几天的事从不曾发生过,两人之间从未有过什么抵牾。

“叶行长,我是专门来向你道歉的……”

陶平垂着眼眉,身子微微弯下,很诚恳,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学生,站在老师跟前认错。

“陶行长,你这是干什么?”

若不是亲眼所见,叶欣打死也不敢相信,竟然会有这样的场景。

他呆了。

他懵了。

这是什么剧情?完全不符合常理啊。

叶欣忍不住又仔细看了看眼前的人。

千真万确,如假包换,的的确确是凤城分行副行长陶平。

可陶大行长是那么容易低头的人吗?这弯是不是转得太急了些,容易翻车啊。

“叶行长,我那天比较冲动,说了一些过头的、没原则的话,还请叶行长原谅……”

陶平神色平和,中气十足,全然看不出是大病初愈的人。

毕竟也是在官场上混过的,叶欣很快镇定下来。他哈哈一笑,从办公桌后走出来,一边招呼着陶平在沙发上坐下。

“陶行长,你这话就说的重了,”叶欣亲热的样子,像是看见了失散多年的亲兄弟,“都是正常的工作讨论,说不上什么‘过头’啊‘没原则’......”

其实,他心中却在狐疑,这老狐狸是唱的哪一出。这变脸真比翻书还快。难道还真是生了一场病,把脑子烧糊涂了,还是烧聪明了?

陶平向前凑了凑:“叶行长,你是从省行来的,理论水平、眼界都比我高。不像我,一直在基层,在小地方,看问题容易狭隘,大局观不强......”

“陶行长,你说这话可是太谦虚了,”叶欣很严肃,立马接茬,“您是老同志,经验、阅历都比我多,我应该多向您学习才是。”

“哪里,哪里,”陶平连连摆手,“叶行长,你这是批评我......”

“陶行长,你要再这么谦虚,我跟你急啊......哈哈......”

一时间,行长室里充满了欢乐祥和、团结活泼的气氛,有一种春晚舞台的“赶脚”。

“叶行长,”陶平忽然一板脸,“有人说支行完不成任务,是我在背后乱倒腾的......”

“是吗?是谁敢这么说?哈哈!”叶欣大笑。

“叶行长,我以一个老党员的党性担保,绝不会干这种不利于发展、不利于团结的事情!”

陶平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正义凛然。

“我信,我信!”叶欣的脸上也充满严肃,“陶行长说的话,我怎么会不信?”

陶平似乎松了一口气,向后欠了欠身子:“当然,今年的形势的确有些难以克服的不利因素,但这绝不是完不成任务的借口,更不是理由......”

叶欣没接话,只凝神听陶平讲下去。

“我已经找几个重点支行的行长谈过话了,他们保证下个月一定会完成任务,超额完成......”

陶平顿了顿,装作不经意地扫了叶欣一眼。

叶欣沉默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陶平,心里却像转起了走马灯。

这态度也转变的太快,太彻底了。

前几天还在会上剑拔弩张,唇枪舌剑,转眼就能把手言欢,永结同心。这不是演戏,就是在扯淡。

“呵呵......陶行长费心了,费心了......”

叶欣深受感动,不觉动情。既然没有剧本,那就只能各自自由发挥了。

“应该的,应该的,”陶平弯弯腰,“存贷款是全行的任务,不是行长一个人的事,哪能都压在行长的肩上......”

卧草!

叶欣直接崩溃。这台词,也不通知一声,说改就改。

他想了想,很认真地说:“陶行长,说句交心底的话,我不会在凤城分行待很久,这行长的位子早晚还是你的.....”

陶平的眼皮跳了一下,张张嘴,没说话。

他心中却在暗暗嘀咕:我这裤子都脱了,你那还说再等等,这不是折磨人吗?

我倒是愿意等啊,可年龄不等人啊。等你那边办妥了,我这里花儿都谢了吧。

两人的目光对视着,一时之间,都有些不自然。忽然,两人的身子不约而同向后一仰,齐声大笑起来。

此时,和谐的气氛似乎才达到了高潮。

而当陶平走进李季办公室时,李季的讶异绝对不亚于叶欣,甚至还要厉害得多。

这只老虎终于坐不住了。

“小李,我过来看看你......”

陶平走进屋,四下里看了看,径自在沙发上坐下来。

李季愣了愣神,才一下子醒悟过来,赶忙起身:“陶行长,您请坐,请坐!”

“嗯,这里办公条件不错,比你在信贷部那会强多了。”陶平说着,又向两边看了看。

李季摸不清陶平的来意,只好打个哈哈,点点头。

“小李啊,好好干,”陶平拍了拍沙发扶手,“咱们行这些年轻人里,我最看好你了......”

李季一脸迷惘,手指按了按桌面,还是没说话。

“我们这些人都老了,以后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啊,”陶平似乎很感慨,“以前我可能忙于别的事情,对你关心不够,你别往心里去啊.....”

这不就是那句话嘛: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李季糊涂了。

啥意思?这是要交接班啊,还是临别赠言?

“小李,以前的都过去了,”陶平慈祥地笑着,“以后跟着叶行长,好好干,没错的。”

李季无语。

“省行的信贷培训要开始了,我看好你,”陶平继续说,“还是那句话,好好表现,别给咱凤城行丢脸。”

李季终于点点头,说:“谢谢陶行长关心。”

陶平忽然又想起什么:“善明和韩局长那闺女处得挺好的,还多亏了你啊。”

李季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亏了”,只好不答话。

“嗯,年轻人喜欢看书学习,是个好习惯。不错,不错。”

陶平注意到了李季桌上的书,说道。

李季微微一惊,下意识把书合了起来。却见陶平早站起身,扭头看了看,说:“小李,你忙吧,我走了。”

李季送到门外,看着陶平进了电梯,一头雾水。回到屋里,坐在桌前,待了好一会,还是觉得诧异。

李季没看见陶平进叶欣的办公室,可是两人的说笑声,他还是隐隐听到了一些。再看看陶平方才进来时的表情和言语,更完全不像是和叶行长闹过别扭。

难道两人这么快就不计前嫌、重归于好了?叶欣有些纳闷,心里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虽说职场、官场喜欢逢场作戏,不过这也太快了点吧。以陶平的性子和为人,有什么原因,能让他在这么短的时间放下成见,主动求和?

难道是立地成佛不成?

这里面的水,看来有点深啊。啥套路?看不懂。

李季坐回办公桌前,有些心神不宁,书也不想看了。自己会不会又成为人家棋盘上的一粒棋子?

信贷中心负责人的人选,果真能像叶行长说的,一定会是自己的吗?李季开始怀疑了。

到最后,会不会又是竹篮打水?

这样看来,是不是农信社的职位更有希望?毕竟那是全国招聘,再怎么说,农信社也不敢公开作弊吧?

唉,要是能问问韩梅就好了。

可想起陶平在这说过的话,李季又觉丧气。

人家韩梅正在和陶行长的侄子谈朋友,早和自己断绝往来,行同路人了。再死乞白赖地去求人家,是不是太无耻,脸都不要了?

李季掏出手机,找出韩梅的号码,一遍一遍地看着,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临了,他气恼地一按,将手机拍在了桌子上。几声“哒哒”的拨号音一下响起,李季吓了一跳。

再去看时,电话竟然通了。

“喂,请讲话!”竟是韩梅的声音。

李季一慌,赶忙按断了电话。脸上一阵发热,心里砰砰直跳。

他又仔细看了看。没错,拨的是韩梅的号码。

韩梅把我从“黑名单”里拉出来了!李季心念陡转,怔了一下,又是一阵心跳。

他盯着那个号码看着,等着韩梅再打回来。可过了好几分钟,手机还是静悄悄的,没有声息。

李季轻轻叹了口气,把手机丢在了一边。

窗外,是大好的阳光。

李季心头的阴霾却越来越重,那种无助和恐慌的感觉又袭上心头。

他打开桌上的书,胡乱翻了几页,停下来想了一会,终于下定决心:继续参加农信社的招聘考试。

试试吧。谁知道哪一杆子下去,才有枣呢?

几天之后,李季走进了叶欣的办公室。

“叶行长,5号我妈过生日,向您请个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