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41章(1 / 1)

作品:《八零年代之鹏程万里

“车子留给你用,你回去市里再接我一起走。”顾明湛喝了酒不适合开车,他就把他自己的车子留给了小堂弟用,自己坐了他爸司机开来的车子。 “好,我晚点也回去市里了,我们再联系。”顾明宴点点头,站在车子外边对坐在里头的长辈和堂哥挥手。 顾明湛就跟着他父母的车子回去市里了。 本来也准备走的顾红娟还是留了下来,准备晚点再坐弟弟的车子回去市里。 送走了所有的客人后,就只剩下他们自家人了。 这个时候顾红凤也跟父母们说道:“妈,我和阿航就不上家里去了,我们先带小瑾回家了,等这个周末要是有时间,我们再回去看你和爸。”他们带着孩子出来了一整天,见这会儿的太阳快下山了,他们也要带孩子回家去了。 “妈,那我们也不回去了,我们也带孩子先回家了,等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再和红凤一起回去看你和爸。”顾红燕和妹妹商量好了的,两个人都一起提出了回家,没打算再带孩子和丈夫跟着父母回去娘家了。 “哎,你们不在家里吃过晚饭再回去吗?”陈兰有些奇怪的问道。 “中午吃的那一顿都还没消化呢,晚饭就再说吧,我们回家熬点粥喝就可以了。”顾红凤笑道。 陈兰见着时间是不早了,也就不多留两个女儿和女婿们了,“行行,你们什么时候有空就回来家里玩啊。”说着又摸了摸两个外孙和外孙女的头,跟两个孩子说了两句话。 “爸妈,阿海阿旭明宴我们就先走了啊。” “路上慢点儿开车啊。” “好,妈再见。” “再见。” 周长康和陈航是骑着自行车载着老婆和孩子来的,两人也是骑着自行车载着各自的老婆和孩子回去的。 …… 还留下来的顾明宴和顾红娟,顾红娟还带着女儿,姐弟俩个跟着父母回家了。 而顾明宴没有急着走,是还有事情要跟两个哥哥商量。等回到了家里后,兄弟几个围着茶桌坐了下来,他才问两个哥哥:“二哥五哥你们现在是有什么打算吗?是想继续在厂子里这么混下去,还是想出来做点别的什么事情吗?” 他用的是“混”这个字眼,其实并没有侮辱两个哥哥的意思,而是指出了一个事实和现状,现在的厂子不如以前了,大家都是在里面混日子,能过一天是一天。但是这要是一个月四五百块到手的工资他也不说什么了,一个月四五十块钱的工资,说真的,要是一个人打工,还真的养不起妻子和孩子了。 听到弟弟这话的顾明海和顾明旭的脸上明显的出现片刻的尴尬。 其实看到弟弟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店开了一家又一家,手底下干活的员工早已经从原来的三两个增加到了现在的几十上百个,要说不羡慕是假的。关于这个事情顾明海和顾明旭两个人也私底下商量过,但是兄弟俩个都没有什么太好的想法。 “这个问题,我和阿旭也讨论过,我们在厂子里干了这么多年,出来真不知道能干什么了。”说话的是顾明海,他已经习惯了在厂子里的那种生活,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工作轻松,每天还能回家,每个月准时领工资。其实要不是弟弟的生意做得太好,他们过的这种日子其实是没太大压力的。 但是现在不行了,有弟弟珠玉在前,他们两个哥哥就显得太没用了。 而且父亲马上就要退休了,母亲的身体也不是太好,以后父母老了肯定是靠他们的,人一老,生病就是常有的事,小病花小钱,大病花大钱,他们的手头上没点积蓄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兄弟俩个也想过这个事情。 顾明旭也是一脸迷惘,不知道自己离开了现在的工作和环境,出去能做什么了,这种对未来的未知让他感到恐慌和不适。 “水往低处走,人往高处走,你们要是不从现在舒适的圈子里跳出来,不逼一逼自己,就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和干得了什么了。”顾明宴多少也能明白两个哥哥的这种心理,说白了就是舒服的日子过得久了,就离不开这个舒适圈,他比两个哥哥幸运的一点是,他自己早就从从前那个舒适圈里跳了出来,并且选择了一条新的道路,咬着牙走了下去。 现在要是有人问他,出来创业辛苦吗?出来当老板辛苦吗?他都会回答一句,辛苦,但是辛苦是值得的。 这个难道顾明海和顾明旭不知道吗?他们知道,只是他们没有勇气做出决定。 顾明宴看着两个沉默的哥哥,继续说道:“现在厂子里面是个什么状况,想必你们比我更清楚。” “其实我建议更建议你们,你们与其在里面虚度青春,不如趁着现在还年轻、还有机会,去做点别的。当然如果你们想要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干下去,我就建议你们能去深造学习,也有机会往上走一走,也好过像现在这样一直在生产线里面当一个普通的工人了,最起码工资和待遇都会更好一些。” 其实顾明宴觉得两个哥哥的日子过得太得过且过了,完全没有为以后考虑过的,明明有这么多个机会摆在面前,两个哥哥都宁愿拒绝外边的邀请,就是要留在厂子里头上班了。 顾明海听到弟弟的话之后,摇了摇头,首先就否定了再回去学校继续深造这一点,“我这个年纪,再去读书,怕是读不进去了。”至于走出去,他并不是太想到弟弟的店里去打工,放不下面子是一个原因,主要的他还是觉得自己到弟弟的店里去上班,不过是向弟弟乞讨一份工资来养活自己和老婆孩子而已;而且那些都不是他自己擅长和喜欢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