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重生后的夫君又疯又甜 第102节(1 / 1)

作品:《重生后的夫君又疯又甜

莹心走在王府里,眼神四处打量,瞧见屋檐下的青苔,池塘里冻在冰面上的枯叶,还有脚下石板走几段便有几块裂了。比起梅妃宫里的奢华,这六王府看着实在寒酸。

青娘好生恭请:“姑姑这边请。”

一路走到主院外,进了院门。

在卧房门前的台阶下停住,青娘恭敬地行了个礼,“姑姑请稍后,容奴婢进去通报一声。”

看到门外候着的贴身侍卫,莹心皱了下眉,“王爷也在里头?”

青娘:“是,王爷早上回来,一换下朝服就来看我们小姐了。”

听说皇上给六王爷安排了个麻烦的案子,真以为他会被事务缠身回不来,没成想是下了早朝便回来安抚那姑娘了。

——真真是沉湎于儿女私情,如梅妃娘娘所言,就是个不成器的东西。

她站在门外,隐约能听到里头的说话声。

“这些不识好歹的奴才,竟敢如此对你,我非得打死她们不可!”

“王爷别冲动,两位嬷嬷是梅妃娘娘赏赐过来的人,顾及着梅妃娘娘的面子,咱们也不能对两位嬷嬷太苛刻了。”

“可你受了这样大的委屈,就这样轻易揭过了吗?”

少年颦蹙着眉头看她,一脸的不甘心,坐在床边半搂着烧红了脸的爱人,眼神冷漠的转向窗外。

他早早听见了外头传来的脚步声,猜测者来人的身份,目光并不友善。

柳云溪伸手捏住他的下颌,强迫他把脸转过来,眼神向外转了一下,又回过来看着他,轻轻摇了摇头,又费力挤出个微笑来,不想要他担心。

声音虚弱道:“妾身出身微贱,能陪在王爷身边已是三生有幸,妾身吃再多的苦都是应当的,还请王爷饶恕她们,也不要因此埋怨梅妃娘娘。”

这话沈玉衡没当真,外头的莹心却听进了耳朵里。

一个商女能爬上皇子的床,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没想到竟是个好拿捏的软柿子。

青娘走进房中,“王爷,小姐,梅妃娘娘身边的莹心姑姑来了。”

沈玉衡闻言,默不作声。

还是柳云溪先开口,“快请进来。”

莹心一进门便是满脸的心疼,悠悠道:“听说姑娘磕伤了,梅妃娘娘特意遣奴婢来看,姑娘没事吧?”

沈玉衡偏着脸不搭话,眉目间压抑着怒气,手上都快要攥起拳头来。

柳云溪忙按住他的手,回话:“没事,劳烦娘娘挂心。”

莹心时刻瞧着二人的反应,自然也注意到了王爷的愠怒和这位柳姑娘没骨气的讨和气。

低下脸偷笑,又说:“娘娘拨人过来替王爷和姑娘管家,本意是想替您二位分忧,没想到这些个不成器的奴才出了宫便忘了自己的斤两,竟然爬到姑娘头上去了。”

沈玉衡冷哼一声,“奴才不过是奴才,能做出这样的事,难保背后没人指使。”

“王爷……”柳云溪拧了下眉,耐心的看向莹心,“姑姑别往心里去。”

莹心根本不搭理她,对着沈玉衡一片苦心道:“王爷可千万不要误会咱们娘娘的好意,这不,一听说王爷府里不太平,娘娘即刻就遣奴婢来收拾那几个老货,可见娘娘是多关心您。”

说罢,又试探问:“奴婢多问一句,那两个老货可被关起来了?”

柳云溪虚弱的咳了两声,“娘娘赏赐来的人,我们万万不敢擅自处置。”

莹心抬了下眉,“那奴婢就替王爷和姑娘带了他们两个回宫去,交给娘娘处置。”

“这……也好吧。”柳云溪一脸苦涩,好似心中有万般担忧,只能往肚子里咽,“劳烦姑姑了。”

莹心走出房来,得意的抬起了下巴。

原先娘娘还担心六王爷出去一趟再回来是有了二心,如今看来,六王爷的脾气属实大了不少,可依旧是个不成事的。

而他身边那个柳姑娘更不争气,懦弱无能,不堪大用,偏偏这六王爷还就听这姑娘的劝。

有这样一个无能的女子在他身边,六王爷日后还能有什么出息。

第57章 57

◎醉倒在爱意中◎

回到宫里, 莹心把所见所感原原本本的回禀给了梅妃。

“依奴婢所说,六王爷哪敢有什么二心, 不过是年岁见长,小孩子嘛,十六七的年纪总是最不听管教的。”

莹心跪在软榻前,一边给梅妃捶腿,一边绘声绘色的说。

“六王爷今日能一个冲动娶了商女,明日就会一个不小心触怒陛下,只有等他撞了南墙,吃了苦头,才知道离了咱们娘娘和三王爷是办不成事的。”

风姿绰约的女人半卧在榻上, 软榻前便是取暖的炭盆,暖和和地听着心腹的分析, 满意的笑了一下。

是了, 沈玉衡是什么德行, 她最清楚。

一个战战兢兢、木讷寡言又不讨人喜欢的孩子, 离了她和晏儿,皇上压根儿都不会想起他来,不得皇上的宠爱,谈什么大有作为, 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

她专宠多年,连皇后也要忌惮她三分, 还怕一个沈玉衡会抢了她儿子的荣宠?

“行了,叫他胡闹去吧。”梅妃随意的摆了摆手。

离京的这大半年, 沈玉衡自作主张娶了妻, 已经很令皇上不满了, 如今再没人去管他, 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把自己给作死,到时自己这个慈爱的母妃再添点油加点醋,不愁拿捏不了他。

莹心低了头,“那留在六王爷府上的那两个丫鬟……”

“还叫她们盯着,没了嬷嬷领头,她们两个小的就别乱挑事了,只为本宫注意六王府里的动向就是。”梅妃吩咐完,在一片暖意中闭上了眼睛。

见娘娘有了困意,莹心悄悄起身退出去,吩咐太监去宫外跟自己人传话。

满天的乌云被风卷席,日光又被遮住,冷风中,泼洒在地面的水很快冻成了冰。

上元节将至,沿街的住户已经开始为明日的灯会做准备。

街头巷尾,三两妇人搓搓被冻红的手,在门口闲聊,说话的热气冲淡了冬日的寒冷,白气一口一口的呼,话是一句都没落下。

“听说了吗,之前失踪的六皇子回京了,刚回来就被册封了亲王,连王府都住上了,可见咱们皇上对六皇子的疼爱。”

“封亲王赐王府就是疼爱了?”妇人抱着木盆,摇了摇头。

“我听我家那口子说,六王爷的王府旧的很,而且还传出来,说是宫里赏赐的奴才蛮横无理,连王妃都敢欺负,摆明了不把六王爷放在眼里。”

“六王爷再怎么说也是给皇上带来吉兆的,皇上不会苛待他吧。”

一人反应过来,惊讶问:“王妃?没听说过六王爷什么时候大婚了啊,哪来的王妃?”

说话人神神秘秘,又是皱眉又是欲言又止,喃喃道:“我家那口子不是给那些高门的府邸送菜吗,今儿一早去六王府送菜,偶然听王府里的下人说的。”

她左右看了看,确信没人才又说:“王府里有个姑娘,是王爷流落民间时娶的妻,虽说没在王府办过大礼,但能住在王府,应该也是得了皇上的许可,不是王妃又是什么。”

“流落民间时娶的妻,如今成了王爷若还能待人如旧,那六王爷倒真是个痴情种。”

“害,听听也就是了,民间女子进了帝王家,是福是祸还未可知呢。”

一件事要彻底守住很难,想传开却极为容易。

只要第一个人开了口,并会有数不清的人议论此事,冬日寒冷,嗑点瓜子聊聊趣事是多数人打发时间的好方式。

如此不过一日,六王府的事便传遍了大街小巷,尤其是帝王父子、民女为妻这样惹人好奇的话题,很难不让人多加揣测,越传越真。

曲折幽深的宅院中,柳依依一如往常从沈晏的卧房中出来,迈着摇曳生姿的步伐往厨房去。

已是入夜时分,她走在长廊下,欣赏着自己被灯光照在地上的影子。

只要伺候好晏郎,她就是这王府未来的主母。

她对他们的爱情有千百倍的信心。

只看着脚下的影子,却没注意到相隔一个庭院的屋檐下,两个家仆在更年长些的管家女使面前回话。

三个说话的人完全没有在意从长廊下拐过来的女子,专注的对话。

“竟有这样的事?”

“小的也是从外头街上听来的,百姓们议论的头头是道,不像是空穴来风。”

“行了,你们先下去吧,我自会去王爷面前回禀此事。”女使说着,转身往内院的方向去,正对上迎面走来柳依依。

二人目光交汇,女使露了个鄙夷的神情,径直从柳依依身边绕了过去。

柳依依见状,停下脚步,厉声喊住了她:“含绣,这么着急是去哪儿啊?”

含秀也住了脚步,侧过身来回话,“劳姑娘挂牵,奴婢刚得了些消息,正要去回给王爷。”

又要到王爷跟前回话,打量她不知道这些小蹄子是存着心要爬王爷的床吗?

柳依依回声来走到她面前,亲切道:“这些时日一直是我近身伺候王爷,你管家事务繁忙,不如把消息告诉我,我替你到王爷跟前回话,省得你受累再走一趟。”

含秀不卑不亢,回绝道:“想是姑娘不熟悉京城里的事,此事又事关六王爷和梅妃娘娘,还是奴婢亲自去说,才能让王爷听得明白。”

听她滴水不漏的回答,柳依依顿时眯起眼睛,心生不满。

什么六王爷,还梅妃娘娘……

怪不得前世她与沈晏刚大婚不久,梅妃便安排这个含秀上了龙床,封了她一个美人的位分,原来这贱蹄子一早就是梅妃的人。

回过神来,还要再叫住人,含秀却早已经走了出去,任她再怎么喊,也没停下来。

不久后,有关六王府的事才传进沈晏耳朵里。

他深深皱眉,眼底是癫狂的恨意。

说什么无心争斗,都是骗人的,沈玉衡竟然敢回来,正好啊,新仇旧恨一起算,定叫沈玉衡死无葬身之地。

沈玉衡死了,太子不过是个没用的懦夫,到那时,皇位和柳云溪都是他的。

她不是嫌弃他,看不上他吗,他偏要断送她夫君的前程,让柳云溪亲眼看看,她看中的那个臭小子是多么无能。

一步踏错,耽误终生。

只有他,才是她正确的选择。

——

喝了两天汤药,柳云溪风寒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可她仍旧没有出府,也不曾走出内院。

府里不知道有多少别人派来的眼线,在没弄清楚之前,她还是借着生病,躲在内院里小心盘算为妙。

阴沉了多日的天空,今儿一早飘起雪来,早上风还刮的厉害,到中午,雪花纷纷扬扬覆盖了大地,再不见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