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大唐第一太子 第182节(1 / 1)

作品:《大唐第一太子

谁能想到李承乾这么狗呢。一国太子,居然这么苟!这到底是什么太子!真是见过苟的,没见过这么苟的。

而现在他又来了!他竟然又来了!

你一个太子, 天天这么闲, 没事干的吗!

淦!

李承乾好似看不到王家兄妹便秘一般的脸色,笑嘻嘻询问:“八郎身体好了呀。”

王八郎深吸一口气:“多谢殿下挂心,已然痊愈。”

“不错不错, 年轻人就是好,病不过一日,第二天就精神抖擞了。”

王八郎嘴角抽搐:我要是仍不好, 鬼知道你还能做出什么事来。

没等二人邀请,李承乾自顾自入内,很不客气的坐在主位上,宛如老友一般随意,闲谈了几句,见王家兄妹只嗯嗯哦哦的敷衍也失了兴致,端起水杯扫了二人几眼:“你们现在是不是很恨我?”

王家兄妹神色大变:“太子说笑了。”

李承乾缓缓放下水杯:“自从知道王家有嫡支血脉在京,我便猜你们一定用得上。所以最初调查四大世家族中子弟之时,我故意让人抽出了一部分王家的资料。”

直言不讳,还真是有恃无恐。

王八郎目光灼灼看着李承乾:“所以太子的意思是,你承认一切都是你设计,你故意与我们制造偶遇,故意借由风筝上门取书?”

“偶遇不是,那是巧合,但风筝那次并之后数次都是。”

王八郎心头一沉:“太子不怕我说出来吗?”

李承乾挑眉,没有回答,表情却很明白。如今屋内没有外人,到时候双方各执一词,大众会相信谁?

“四大士族世代联姻,关系亲密,太子以后单凭这些手段便能令我们反目吗?”

“联姻只是联姻。谁有都不如自己有。若是自己能居第一,你愿意让姻亲占首位吗?即便这个姻亲与你家关系亲厚。”

王家兄妹顿住。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自然是不愿意的。

“至于反目?”李承乾轻笑,“我为什么要让你们反目。我只需要在你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就行了。”

王家兄妹抬眸,不明所以。

李承乾继续道:“就目前我们之间门发生的种种偶遇以及外人皆知的我对你们的亲近态度。你们觉得其余三家即便表面上仍旧如常,可心里会完全毫无芥蒂吗?他们当真没有疑心过,哪怕一瞬?只需他们心底藏着这么一根刺,就不会在对你们王家一如既往。”

王家兄妹暗自咬牙。确实如此。

据家中长辈传信,此事之后,四大世家多次集会商讨对策,其余三家言谈间门都略有保留,甚至他们查到。三家额外进行过一次会议,将王家人排除在外。可见他们的同盟已然出现裂痕。即便如今裂痕不大,尚且不会造成严重影响,焉知日后呢?

王九娘苦笑:“我们就不该来长安。”

李承乾转头:“你们可以走。当然,你们走的那天,我会去送行的。”

太子送行,又是一出大戏。王九娘成功心梗了。王八郎亦如是。

见他们面色越发难看,好似随时要晕死过去,李承乾终于“良心发现”,不再言语刺激,而是提醒:“你们怨我恨我是因为觉得我利用你们,把你们当做棋局上的一枚棋子。

“你们认为是我毁了你们的结盟,是我让你们王家被人生疑,是我将你们置于尴尬境地。但你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想呢?

“换个角度。我抽出了你们的一部分资料,使你们免受许多舆论侵扰;而后言明图书馆有你们的捐书,更是助你们从这场世家声誉的漩涡中脱离出来。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是得利方不是吗?

“而我此番设计,为什么一定要看做是利用呢?为什么不能是给予你们的一个机会?”

王八郎王九娘猛然明白李承乾的意思,双目瞪圆。

“图书馆不会只有长安这一座。”

王八郎王九娘身形一晃。不会只有一座。意思是图书馆会遍布全国?这么大的手笔?

李承乾回眸,神色锐利:“我李唐绝不可能受制于世家,亦不会让朝中臣子多出自世家。若是如此,那么这个朝廷是我们李家的朝廷,还是世家的朝廷?

“你们之所以能成为世家,能被人艳羡追捧,是因为你们垄断着知识。而知识是一切向上的根源。倘若知识的垄断局面被打破,你觉得世家还会存在吗?”

李承乾喝了口水润润唇:“就算没有我的离间门,你以为你们王家逃得过?我是在给你们机会,但能不能抓住,就看你们怎么选了。

“你们应该明白,如今的大唐不是过往任何一个朝代。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宁静。他们许多人已经不愁吃不愁穿,家中还攒了些余钱,也想学习想上进,只是缺乏途径。

“而这个途径,朝廷会不遗余力去解决。朝廷这些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每年各藩国的上贡也不少,甚至我们还借用农具农物等与倭国换取了两个银矿的开采权。所以,朝廷国库丰盈,皇家更不缺钱财。”

意思很明确,朝廷有底气有实力,很多事情只需朝廷想去做,就一定能做到。

李承乾站起身:“我知道,我今日所言有些突然,你们一时做不了决定也属常理。我不急,我现在忙得很。你们也清楚,图书馆是竣工了,但我还有别的东西没修完呢。你们可以好好想想,慢慢考虑。但是倘若被别家抢了先……”

李承乾没把话说完,可王八郎王九娘已经了然。若被别家抢了先,他们的优势也便没有了。

李承乾走后,王八郎王九娘面面相觑。但二人都明白,李承乾一直说“你们”,其实指的并非他们兄妹,而是他们身后的长辈。这个决定他们是做不了的,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李承乾的意思传回去。

接到二人家书的王家长辈都沉默了,他们的目光都放在了一句话上——“我还有别的东西没修完呢”。

别的东西……

李承乾当初圈地面积不小,建了图书馆,还留存许多。几乎是这边刚竣工,那边就马不停蹄接着干。这事崔卢郑王四家是知道的。他们也曾讨论过,太子这是又在做什么。

已有一个图书馆,如今施工地就在图书馆对面,与其临近,不可能还是图书馆。但这回没人再敢小瞧轻视,都觉得李承乾的举动必有深意。

而李承乾对王八郎王九娘所说的这句话简直是他们此前猜想的佐证。这新修的建筑不简单,即便不是图书馆,其作用也绝对不会亚于图书馆,并与图书馆一样,必然对世家冲击极大。

王家众人心头一凛:“家主,我们现在怎么办?”

王家家主深呼吸,这个决定确实不好做。如果应了皇家,便等于背叛士族;如果不应皇家……

王家家主沉默良久,咬牙道:“太子不是说给我们时间门考虑吗,那便先看看。看看太子目前所建的究竟是何物。另外,让人盯着其余三家的动静,我们只需保证若要投诚,赶在他们前面就行。”

是啊。若要投诚,只需是第一个就行。那就暂且看看吧。

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施工上,不只王家人如此,崔家卢家郑家如此,天下人亦如此。

他们等啊等,又是三个月过去,秋老虎的余韵逐渐消退,天气由热转凉,又转到初冬的寒冷。建筑终于落成,这次不是一座巍峨的图书馆,而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平房,布局十分讲究,周围一圈石墙,院口立有一方牌楼,牌楼顶挂着块匾额,上书:集贤书院。

书院?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李承乾宣布。集贤,乃集天下贤才之意。书院,非藏书之院,为读书之院。本院面向所有大唐百姓招收愿意向学之人,无论士庶高寒,皆可报名。

此事一出,宛如砸下一颗惊雷。全国人民都沸腾了,而几大世家更是瞠目结舌。

书院,读书之院。竟是如此,原来竟是如此。

说什么“无论士庶高寒”,书院内老师八成是通过明经科入仕。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科不算难考。对于他们这种士族高门来说,家底丰厚,有更好的先生可以选择,自是看不上。因而士族高门不会去,也没必要去。

所以明着说“无论士庶高寒”,实则是为庶族寒门,平民百姓准备。

崔家众人面色大变,摇摇欲坠。他们以为图书馆就已经足够釜底抽薪,不料皇家竟还有此等更狠辣之举。

“怪不得。怪不得这些年明经、进士、明算、明律各科选取人数年年增加,许多通过科考之人都没及时安排职位,皆选入崇文馆或弘文馆学习辅教。

“我们当时还疑惑过,朝廷这番举措有何意义。崇文馆弘文馆哪里用得上这么多人,而且说是辅教,连个正经官职都没有。原来是为的今日,原来如此!”

众人满面苦涩。是啊。谁能想到,彼时谁能够想得到呢!

蹬蹬地脚步声响起,是崔家最得利的管事。

崔家众人齐齐站起身:“说,可是打探到详细消息了?”

对上一双双急切而炙热,焦躁又惊骇的目光,崔家管事心头猛地一跳,慌忙跪下:“是。”

“是什么是,你倒是快说啊。”

“太子说,若在集贤书院表现优异者,可被推举进入国子监,甚至崇文馆。”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国子监皆是贵族子弟,崇文馆更不必提,俱是权臣宗室之后。令平民庶寒以集贤书院为跳板进入这两处,很明显,是想打破天下向学多出贵门的现状。

朝廷不只想让平民寒庶得以有求学之路,还想让他们成为勋贵之外的又一股强大势力,为己所用。

“另外,集贤书院公示院规,设月考,季考,半年考,年考。只需连续三次考核都名列前十,就可免除半年束脩。在半年考、年考中表现突出者另有奖赏。”

众人脸色又黑上一分。集贤书院的束脩本就不高,再有各类奖赏以及免减措施,平民寒庶求学所需花费也就更低的。而此法非但能减轻学子的负担,还能激励学子努力向上。

“还有……还有……”

管事支支吾吾。众人又气又急:“关键时刻,你结巴什么,说!”

管事缩了缩脖子,硬着头皮开口:“圣人下达三条旨意。其一,扩建地方州学府学县学,增加各类教谕之职,改革州府县学制度,一切规章比拟集贤书院,同样面向所有大唐子民招生,不但设有同样的奖赏减免制度,还另设助学借款。

“若有成绩未能排进前十,却也不差,自己又肯踏实努力的,根据当地官员审查,如其家境着实困难,可以申请助学借款。”

“助学借款?”

什么玩意。众人面面相觑。

管事解释道:“就是由学子向官府与朝廷借贷所需束脩银子用以求学,朝廷记录在案,他日成年后,依照金额返还朝廷,不收取任何利钱。最高可借贷五年。”

想了想,管事补充道:“当然这中间门还有诸多细则划分,具体文书,随后应当可在朝廷邸报看到。”

崔家家主强自镇定:“你说圣人下达两条旨意,这只是其一,其他呢?”

“其二……”管事深吸一口气,才缓缓道出,“圣人鼓励民间门有学之士开办私塾与书院,广收学子,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并说,会每年选取优秀私塾与书院,钦赐嘉奖。所谓优秀,不仅看学子学识,也看学院学风,以及看先生是否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

众人敏锐察觉到了这四个字的言外之音。

果然下一刻就听管事说:“所谓有教无类,有好几项,其中最大的一项便是庶寒平民学子在私塾与书院中的占比。”

众人神色大震,崔家家主咬牙问:“其三呢?”

“其三,圣人欲将图书馆推广全国,在各州各府各县设立当地图书馆。并鼓励地方书局纸坊等如有意愿,可与朝廷合作,共印图书馆所需书籍。”

先是舆论打压世家声望,让世家陷入名誉危机,使民众对世家失去信任;再下狠手创图书馆,开书院,设置一系列政策缓解庶寒平民求学压力;鼓励民办私塾,欲将书院与图书馆遍布大唐。

一套组合拳,打得他们眼冒金星。

在场诸人个个脸色铁青,他们都明白,朝廷这一波大动作下来,或许二十年,或许十年,又或许更短,全国人才辈出,阶层跨越,而似他们这般的世家,终将泯灭在历史里的洪流里,不复存在。

不、复、存、在!

崔家家主气急攻心,眼前一黑,晕厥倒地。

第135章 李承乾不是人!

崔家家主醒来之时已是一天后。

见他情况好转, 身边守着的亲人都松了口气。

“郎君无事便好。郎君放宽心,我们还没有完全输,你先将身体养好要紧。崔家还得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