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大唐第一太子 第171节(1 / 1)

作品:《大唐第一太子

少女看向场中恣意奔跑的高宝珠:“圣人历经风雨,阅美无数,宫中妃嫔不算少,纵有得宠者也不过尔尔,谁也越不过皇后去。高宝珍即便入宫,亦只是其中一员,自困于后宫,所能发挥之地有限。

“太子不同。太子尚且年少,若成为他情窦初开之际瞧中的第一人,即便做不得太子妃,也定是他的心尖尖。若能令太子捧在手心,可发挥的作用更大,能为高句丽争取的利益也更多。”

少年眼中带笑:“妹妹聪慧。”

少女眸光闪了闪,压下心头思绪,又看向李恪:“从昨日茶坊众人的谈话中来看,蜀王蹴鞠技术似乎比太子要强一些,可今日瞧来好像不是这般。”

少年也有些疑惑:“茶坊众人都这么说,且这点还是长安百姓的公共认知。那么想来蜀王殿下在蹴鞠一道上确实是不错的。今日这般定有缘由。”

那厢,李承乾等人也都察觉到了问题,上半场赛事结束,中间休息。李承乾便跑到李恪跟前:“你怎么了?”

原以为只是有点紧张,但显然不太像。

李恪脸色微变又瞬间恢复:“没事,许是昨夜受寒了,有些不舒服。”

“不舒服?可找医正瞧过了?”

“没……没有。我自己感觉还行,应该问题不大,就想等蹴鞠比赛结束再说。”

李承乾蹙眉,一把拉过他的手腕三指搭在脉关之上。李恪心头一惊,下意识想把手缩回来,好悬忍住了。

李承乾跟孙思邈学了几年,深层的东西没学会,但稍微把个脉看个小感冒还是能的。

“确实是风寒之症,虽说目前确实不严重,但也得注意。举凡大病,多是小病拖出来的。这样吧。你别上场了,让候补上。你歇歇,回头就让太医署开方早些喝药。”

李恪缓缓将手收回来,回想起自己昨夜睡不着在窗口站了一夜,当是那会儿受寒的。他松了口气,点头应下李承乾的话。

李承乾转头重新安排上场之人,又嘱咐李泰,让其顶替李恪队长的位子,与高宝珠这个副队长配合协商。

另一边。

李元方站在李元亨身边。眼见不论是李承乾李恪,还是李元景等,人人身边都围着一群人为其呐喊助威,嘘寒问暖,唯独他们周边空阔,略显寂寥。

李元方眼中本因赛事而燃起的热血一点点冷却,眸光逐渐暗淡。

李元亨安慰道:“没关系,你喜欢蹴鞠,哥哥陪你。”

李元方摇头。与其说他喜欢蹴鞠,不如说他是不想被丢下。他想要跟大家一起玩耍,他不想被人排挤,不想忍受冷落,不想格格不入。但是……

砰。

一个鞠球砸过来,正中李元方脑袋。李元方下意识拉住李元亨勉强站稳,转头就见李元景李元昌迎面走来。

“哎呀,九弟,你没事吧?”李元景顺势捡起鞠球,“哥哥不是故意的,就是今日没抽到签,不能上场,又脚痒忍不住,便在旁边练练,没想到失手误伤了你。”

李元昌嬉笑:“六哥也是不小心,九弟又没什么事,肯定不会生气的,对吧。”

李元方咬牙,李元亨怒目而视:“什么不小心,你们分明就是故意。”

李元景耸肩,很是无所谓:“你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有本事你们跟阿耶告状去啊。你们以前不是最喜欢找阿耶告状吗?屁大点事都得告一状。去啊,现在就去。怎么不动了?”

李元亨篡紧双拳,无法言语。

李元景嗤笑一声,翻了个白眼,拉着李元昌离开。

眼见李元方眼眶通红,委屈不已。李元亨勉强把自己的眼泪逼回去:“没事,再忍忍吧。等过几年,我们再大些,就可以去求二哥放我们去封地。等到了封地,远离长安就好了。”

李元方只是摇头。几年,几年后即便真的能去封地,可这几年他要怎么熬过去。

“是。我承认我们曾经多多少少欺负过他们一些,但这些年,他们也都加倍还回来了,还不够吗?”李元方抓住李元亨,“八哥,从前阿耶很疼我们的。为什么……为什么全都不一样了。

“从前阿耶那么喜欢阿娘,现在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从前他那么疼我宠我,现在也是说不疼就不疼了。他好狠心。”

李元亨赶紧伸手捂住他的嘴,瞧了眼四周无人才放心:“别胡说,有些话不能出口的。阿耶始终是阿耶。是阿娘她们做错了事,与阿耶无关。我们不能对阿耶心生怨怼。”

李元方咬紧下唇:“八哥,我不想过现在的日子。不说那些兄弟,连个下人都看不起我。八哥,我好难过,我好怀念从前。你说,我们还有机会回到从前吗?”

李元亨哑然。

李元方眸中希望熄灭。

他知道,其实他都知道的,不可能了。但他仍旧会存着一线希望,不,准确来说,是一线幻想。

可是幻想是成不了真的。李元方深吸一口气,缓缓放开李元亨,转身离去。

李元亨微讶:“你去哪?”

“我不想在这里看着属于他们的热闹。”

“那我陪你回去。”

李元方摇头:“不,八哥,我想静静,想一个人静静。你让我一个人静静好不好?”

望着李元方眸中的哀求,李元亨抿抿唇,终是点头。

中场休息结束,赛事重新开始,场上又沸腾起来。

李元亨看着李元方孤寂离开的背影,耳边听着身后喧闹的声响,突然觉得两者对比是如此强烈。李元方难过,他又何曾好过呢。可除了忍,他还能做什么?忍到长大,忍到去封地,或许是他们所能期待最好的结果。

但这个最好的结果真的能实现吗?

李元亨呆呆置身于满场与自己无关的热闹之中,很是迷茫。

他到底该何去何从?

可没有人关注他的心情他的举动他的状态,大家的目光都放在赛事之上。

很快,下半场结束,赛果出来,李承乾队获胜。

众人纷纷前来道喜。

李承乾摆手:“若不是三弟病了,状态不佳,上半场几次失误,让我们轻松拿下两球,单凭下半场的势均力敌,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这场委实算不得数。改日三弟病好了,咱们再来一次。”

杜荷第一个支持:“殿下说得对。今日确实有些胜之不武了。咱们改日再战,不论输赢,都得公平公正,明明白白。不如下回还用今日的分队,咱们重新比过?”

李承乾同意,其他人也没意见。唯剩李恪不在,未曾发言。

“三弟呢?”

李承乾扫视一圈,都没瞧见,正要派人去找找,便听内侍慌慌张张跑过来禀报:“不好了,蜀王殿下与周王殿下一起落水了。”

李承乾:???

蜀王李恪,周王李元方,这俩怎么碰一块的,还一起落水?怎么回事!

第124章 李元方之死。

李世民与李渊都惊住了, 众人匆匆赶往现场。

彼时,李恪已经被救上来,浑身湿透, 头发凌乱还滴着水。腊月的天气本就寒冷, 湖水更是冰凉透骨。李恪小脸惨白,双手环抱着自己瑟瑟发抖, 神色惊惶不定。

杨妘唬了大跳,直奔过去抱住他:“恪儿,你怎么样?你没事吧。你如何会落水?”

她一边问着, 一边把自己暖手炉递到李恪怀里, 解下身上的披风给李恪裹上。李恪呆呆地,仿佛受了惊吓,整个人有点傻愣愣的,口中呢喃呼唤着:“九叔, 九叔……”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出事的还有一个李元方。转头看去, 另一侧,宋清已经将人从湖中拖上了岸。可李元方躺在草地上,人事不省。李元亨拼命呼唤、摇晃、叫喊,都没有反应, 顿时神色大变, 慌慌张张跑到李渊身边跪下:“阿耶, 你救救九弟,你救救他。”

李渊微微蹙眉,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即便过往宠爱不在,李渊也不会希望对方死, 刚要开口。长孙氏早已在第一时间做出决断。一边让人去请随行医官,一边让人将李恪李元方挪到室内。沁园各馆都有供主子小歇之处,皆可使用。

室内,挪被褥,添炭火,烧热水。

李恪洗了个热水澡,换好衣服,擦干头发,抱着暖炉缩在被窝里,一系列操作过后,情况终于好了些,虽然人还是呆呆地,但面上的血色逐渐恢复。杨妘一颗心缓缓回落。李世民刚要松口气,便见内侍急匆匆过来禀报:李元方没能救回来,已然去了。

哐当。

李恪手中暖炉摔在床边,脸上倏然重回煞白,满目惊愕。李世民急匆匆出门,来到几步之外的另一间房。

此刻,房内的气氛十分压抑。李元亨伏在李元方床边,低声哭泣。李渊坐在一侧,面露些许哀伤。

发生这么大的事,还闹出人命,这人命还是皇室,自然不可能不了了之。该查的要查,该审的也要审。

殿内。李渊李世民长孙氏三大巨头居于上方,在场所有侍卫与宋清跪在下面,就连李恪也被请过来,不同的是,他不需要跪,可以裹着厚厚的衣服坐在旁边听。

最先开口的是宋清:“微臣到时,周王殿下与蜀王殿下已然在水中。微臣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只想着先救人要紧,便跳下水。

“原是想两个一起救,但后来微臣发现自己的能力根本做不到。尤其周王殿下,不知是不是因为落水太过慌乱,抓着微臣手脚并用一直在乱动。”

众人眉宇一蹙,都明白其中关键。落水之人恐慌下的举动不可控,甚至可能因为想要求生将施救者当成活命稻草,不断抓紧攀附。可他越是用力,越是动弹,越会影响施救者的行为,甚至可能将施救者一起拖下水底。

“微臣另一只手还托着蜀王殿下,恐僵持下去我们三人都会葬身湖底,无奈之下只能放开周王殿下,想着先救一个再救一个。

“微臣水性算不得上佳,加之自己凫水与救人凫水差距巨大。微臣从前并未在水下救过人,没有经验,又在周王殿下身上耗费了太多精力,因而救助蜀王殿下时已有些吃力。

“微臣只能努力将蜀王殿下的头托出水面以便呼吸,一边往岸上游,一边试图呼救。微臣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侍卫赶来。微臣见侍卫游过来抱住了蜀王殿下,便将蜀王殿下交托给他,转身游回去救周王。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李恪低着头,听着宋清的供词,神色晦暗不明。正在此时,李世民看过来:“恪儿,是这样吗?你为何会去湖边?”

李恪浑身一震,整个人开始绷紧。

杨妘以为他死里逃生仍处于慌乱之中,心疼地抱着他:“别怕,你阿耶只是想问清楚情况,毕竟你九叔……事情到底如何,你如实说便好。”

如实说……

可他怎么能如实说!

李恪深吸一口气,双手藏在厚实披风里篡紧拳头,余晖瞄了宋清一眼,立即收回来。

“我……我有些不舒服,蹴鞠场太闹了,吵得我脑仁疼,让我更不舒服,便想出去走走缓一缓。”

杨妘蹙眉:“你想出去走走,为何不让人跟着?”

“我让人跟着的。有婢子跟着我。但外头风大,她怕我吹了风不好受,便回去给我取披风了。”

宋清适时道:“微臣正是听闻蜀王殿下不适,连蹴鞠都不上场了,有些担心,想问问殿下的情况,得知殿下嫌场内闹腾出去了,恐殿下在外头吹了风更难受,便出去找人。半路遇上殿下身边的婢女。婢女为微臣指明方向。微臣赶到时就看到殿下与周王在水里。”

这点婢女亦可作证。她是在回去取披风的时候碰见宋清的。

众人又看向李恪。

李恪咬咬牙:“我走到湖边,就见九叔坐在凉亭的栏杆上。那里太危险了,我急忙冲过去想抓住他,结果没抓住,反而自己被带下去了。”

杨妘紧紧抱着他,一遍遍轻抚着他的背以示安慰。

这一层说清楚了,还有侍卫。

侍卫统领言道:“今日沁园的主场在蹴鞠场,其余场馆并不开放。太上皇圣人皇后并各宫所有主子都在蹴鞠场,因而蹴鞠场是重中之重,微臣将大部分兵力都集中于此,以保主子们安全。其余各处另派了几组小队进行巡防。”

李世民微微点头,这方面他是知道的。侍卫安防方案在此之前就向他报备过,也经由了他的同意。这样的布置在情理之中。他们都在蹴鞠场,兵力不集中蹴鞠场,想放去哪?

最先到场的侍卫说:“臣被安排在蹴鞠场外围,是听到求救的声响才赶过去的。”

李世民蹙眉:“一听到声音便赶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