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全京城都蹭我瓜吃 第4节(1 / 1)

作品:《全京城都蹭我瓜吃

系统喊了声稍等就去吃瓜,连声惊呼:【嘶,姐!你太厉害了婳姐!怪不得我刚来大盛时,用瓜能搜寻全大盛最适合的绑定对象是你呢!你简直全身是瓜,绑定了你,我就再也不缺瓜能了啊!】

【不对,跑题了,你怎么知道路上有贼匪要抢劫的?】

百官和皇帝也想知道,有个别甚至发散思维到:那些贼匪不会和楚婳有关吧?否则没道理单单放过楚勤一个人不抢,不过楚婳应该也没傻到留下这么明显的漏洞。

还没继续发散思维,就听楚婳叹着气道:【那一年,整个大盛朝西边旱,南边涝,北方雪灾,天灾频发,朝廷赈灾不及时,肯定会有百姓为生活所迫落草为寇。】

【松山学院的建址说好听了是与清风明月为伴,说实在点就是个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又是一群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聚集地,这不就是一群待宰的肥羊?不去宰上一圈,都对不起这天时地利人和。】

皇帝:???

百官:“……”

天时地利人和是这么用的?你也回去重学!

楚婳:【我在松山书院山下开了间杂货铺子,他要什么直接去拿就行,不带钱上路有什么毛病?正好让他体验一下被抢劫的生活,你看,他后来不就主动要求学武了吗?一口气挑两担水不费劲,多好。】

收到同僚们投来的视线,楚平麻了。

要不是女儿今天自爆,他还真不知道她在其中出了这么多力!

经过这两次,系统学乖了,不随便下定义:【那贬职是为了什么?】

【哦,那是……】

皇帝和百官吃瓜吃得正起劲,却听楚婳改了话题:【嗯?皇帝怎么还没来?】

糟了!吃瓜吃得忘了时间!

皇帝赶忙整理龙袍和冕旒,准备威严出场。

同样沉浸吃瓜的贴身太监陈九回过神来,清清嗓子,“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百官们开始商议国事。

楚婳比昨天离得近,听得清楚了些,工部、户部、礼部前后上奏,话题中心只有一个:哭穷。

系统的童声中满是嫌弃:【这个皇帝好穷啊。】

皇帝的脸都青了。

会不会说话?!那是朕穷吗?那是国库穷!

国库穷是天灾导致的,是官员贪污导致的,跟朕有什么关系?

朕花钱走私库,国库穷跟朕有什么关系?!

百官悄悄抬头一看,“……”

遭了,皇上的脸色青得冕旒都挡不住了!

第3章

工部、户部、礼部三部尚书接连上奏哭穷,既有现实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现实来说:国库的最大收入来源是朝廷专营生意,官盐、官铁等,还有田赋、人头税、商业税等各种税收项目,收入不算少。

近些年受天灾、战乱影响,国库盈余不多,又遇上今年的赈灾和贪污,前后砸了六百多万两进去,顿时有些捉襟见肘。

主观来说:他们想通过哭穷的方式引起楚婳和系统的好奇心,通过一人一统的谈话得知前朝宝藏的线索,尽快挖掘出来充盈国库。

没想到他们商量好了,准备好了,系统不按他们设想好的路走。

楚婳:【国库的穷是众所周知的,暂且不说。】

皇帝:???

百官:???

怎、怎么就暂且不说了?!

有些性子急的文臣武将已经忍不住,想开口把话题扭转回来了。

就在这时,他们听到楚婳满是好奇的疑问:【皇帝的私库也没钱了吗?】

百官:嗯——???

好像也没那么急,你慢慢说。

皇帝坐在高台上,将下面文武大臣的诸多表情与小动作尽收眼底,尤其是他们听到“暂且不说”时的焦急,听到他“私库没钱”时的兴趣盎然。

这就是大盛朝的股肱之臣啊!一个个的都想看朕的笑话!

系统没有第一时间回话,显然是跑去挖瓜吃了。

楚婳也不急,上朝如此无聊,等等就是。

皇帝现在还不是很确定系统的能力究竟有多大,想通过这件事试探一下系统的能力,又怕楚婳和系统将他私库没钱的事宣扬得人尽皆知。

“国库不丰一事,众卿有何提议?”

顶着被所有人知道“皇帝穷”的风险,他也要把话题扭转回来!

国库的收入来源就固定的那么几个,大臣们只能从现有的几个之中想办法。

有人提议:“增发盐引。”

大盛的盐是朝廷专营的,也就是俗称的官盐,朝廷缺钱的时候会增发盐引,盐商购买盐引,再通过盐引去盐场取盐、贩卖,是比较常规固定的手段。

正因为熟悉,也知道增发盐引能带来的确切收入和国库现状,有不少官员同意与附和。

“臣赞成。”

“臣附议。”

“不行!”户部侍郎反对,“四年前刚增发过一次了,再增发,你们准备发多少?你们以为那些盐商是蠢货吗?”

系统吃完瓜回来就听到这一通喷,见到户部侍郎喷得满脸通红,整个人都快被气疯了,其他人有意见还不敢反驳的样子。

【婳姐,这是怎么了?】

楚婳:【就我哥没被抢劫那一年的事。】

系统:【嗯嗯,后来呢?】

楚婳:【你不是能自己吃瓜吗?】

系统:【搜索也是要瓜能的,我能吃现成的,为什么要再花费瓜能?】

楚婳:“……”你说得好有道理。

本来还气得吹胡子瞪眼的户部侍郎,闻言一怔,原来系统并不是什么都知道的。

百官们各怀心思,这样的话,他们有不少漏洞可以钻啊。

楚婳解释道:【那一年,年还没过完就收到北边雪灾的消息,国库拨款赈灾,组织后续重建工作。刚喘口气,暴雨一来造成洪灾,国库又拨款赈灾,重建家园,建设堤坝。天气越来越热,这边旱灾,那边台风,这不又又又得花钱?】

系统倒吸一口凉气:【钱再多也禁不住这么花啊。】

皇帝和百官们默默点头,就是就是!

皇帝再英明神武,大臣们再会省钱,也禁不住处处都要钱还要得那么多的花法啊。

楚婳接着道:【天气如此极端,很多百姓命都没了,谁还顾得上种地?旱的旱,涝的涝,粮食收不上来,还得交田赋、人头税,为免民间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大盛看着一个子都挤不出来的国库,只能捏着鼻子增发五百万张盐引,注意,这是增发,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基础上加的。】

【一张盐引两百斤盐,这一下增发出去了整整十亿斤盐,大盛各地盐场一年只能产出两亿斤盐,相当于把未来五年份的盐提前卖出去了。盐商买盐引是为了做生意,谁愿意钱都花出去了,要等这么久?】

【当初为了把那么多盐引卖出去,他们把三十六计都用上了,虽说解救了无数平民百姓,他们也尽量找资产充盈的大盐商了,尽力减少影响,但十亿斤盐实在太多,大盐商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不愿意买那么多,就有不少小盐商来买,后来在各种因素下家破人亡。】

皇帝和百官都沉默了。

他们中有人没想到楚婳一个闺阁女子对朝廷之事这般了如指掌,也有人觉得楚婳说得清晰明了,甚至有几个脑子不太灵活的武将听完后露出“原来户部侍郎是为这个生气啊”的表情。

系统听得叹气:【他们是为了救更多的人,也已经尽力了。】

整个朝堂那么多人沉寂了那么久,再没人说话,楚婳和系统可能会察觉不对。

官员们互相使着眼色,有人提议:“增发茶引。”

楚婳:【换一只羊薅。】

皇帝:“……”

百官:“……”

咳咳瞎说什么大实话呢!

接下去,官员们就如何增发茶引一事展开讨论。

当初一次性增发那么多实属无奈之举,直到现在还在为四年前的举措擦屁股,现在国库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得慢慢地来,小心地来。

系统提过的前朝宝藏,他们要,但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上面,万一宝藏少呢?万一挖掘困难呢?万一被人挖走了呢?

楚婳听着听着就打哈欠,【系统,整一个提提神。】

系统:【好嘞!】

一人一统沉迷吃瓜,没发现正在商议的大臣们放低了音量,而高台之上的皇帝不自在地挪了挪屁股。

系统特意用了uc播报音:【震惊!当朝皇帝竟比户部尚书穷!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皇帝:???

什么?你比朕还富?

户部尚书本以为能吃到皇帝的瓜还挺开心,冷不防吃到自己头上,登时火冰两重天。

没事的!他告诉自己,系统才消失那么一会会,不会把他藏在外面的东西都查出来的。

楚婳立马精神了:【你不是去看皇帝私库了吗?怎么还去看户部尚书了?】

系统:【我是从皇帝身上挖私库的瓜,有特定指向性的,看了就知道有多少东西,没有他在大盛朝到底是穷还是富的具体概念。然后,我就回来了,想问问你找谁对比比较好。】

【回来后不是看到户部侍郎那么激动吗?我就去看看他,好家伙,穷得内裤穿完正面穿反面,破了好几个洞还没丢,好奇之下去看他顶头上司,然后就发现他贪了。】

皇帝:“……”

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