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44页(1 / 1)

作品:《将军夫郎在上

其实这一次护送银子来的队伍之所以能这么顺利,还要感谢他们赵元帅前年带兵剿过一次匪,这一路往西北来的土匪基本上都被军队给剿灭了。 都护府里管账的李主事听到他们大人的话,带着人上前去点银子,确定了箱子里的银子没问题,数目上也没有差错之后,李主事过去向他们大人禀明了数目。 银子的数目和户部送来的银两刚好能对得上。 “嗯,既然没问题,就把银子封存入库吧。”纪原让人把银子抬进去放好,又让人带这些护送银子来的士兵们下去吃东西,就带着曹主事和朝廷派来的几位官员往屋里进去。 因为没想到朝廷派来送银子的人这么快就来了,底下的官员们申请银子的单子都还未到,这些银子就先放在他们都护府里头,等到底下那些官员申请的单子到了再把银子派发下去。 至于他自己掏的那些银子,等都护府账本上的银子数目多起来,他在把自己填补进去的几万两银子给拿回去吧。 张远得知今日朝廷派的人会到,一早就赶到了都护府来,见到了曾经在户部一起当差的同僚。曹主事见到张远也很是高兴,路上两个人就凑在一起小声的说着话。 “你们在安阳这边如何?” “还不错。户部那边现今如何了?” “也还好。” “我们刚才进来的路上,见到不少的商队在外面排队进城,现在城里的商队很多吧?” “是不少。” “我见着外头在修建城墙,是纪大人让修的?” “是啊,是纪大人让修的。” “你们这城墙修得真高啊,不过我们怕是见不到城墙修好的那一天就要回去上京了。” “……” 两个许久不见的同僚路上说了几句话,约定好等一会忙完了去喝酒,进了屋子里就各自的找位置坐下来了。 知道大家这一路上来都很累了,纪原长话短说,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话,让曹主事等人先去休息,又给朝廷安排给他的人员安排了职位和事情。上次他答应了张远,就让张远挑了四个人到商务部去,剩下的六个他就自己留在都护府这边用,另外还给这六个人安排了到书院去兼职讲学的任务。 户部送银子来的官员把银子送到,在安阳城留了两日就返回上京去了。 朝廷派来的官员就留在了边关。 这一次吏部选出十人到边关来,黎安和郑家福都是被派来边关的官员。黎安是今年殿试的第十名,郑家福排得比较靠后,殿试排在一百八十名的名次。其他那些和他们一起来的人,有四五个都是从这一次恩科中选出来的人员。 另外还有几个就是吏部从往届科考挑选出来的人了。 “黎兄你说咱们会不会一辈子都在这地方了?”当去过上京,看过上京的繁华之后,再被调来边关的郑家福心里就产生了很大的落差。 郑家福其实是想留在上京找份差事干的,只是谁知道被吏部安排来了边关,他是普通的庄户人家出身,又没有什么后台,想找关系留在上京都找不到,只能听从上面的安排了。而且郑家福也怕自己拒绝了吏部这一次的安排,后面有什么好差事都轮不到他,在犹豫了好久之下还是决定到安阳来的。 不过和其他那些被吏部安排来边关的人不一样,黎安是自己愿意来的,听说朝廷要派人到安阳来,他就找了他父亲表示自己想来安阳。父子俩个在进行了一番谈话之后,他父亲就找了吏部的关系,把他安插进这一次被派遣来安阳的队伍了。 不过黎安比别人多知道的一点是,他们这一次能来安阳还是陛下亲自点出来的,他还算是幸运的留在这十个人里面。既然他们是陛下亲点的,那肯定是比较看好他们,才会把他们派来给纪大人用的。 黎安并未向别人透露过他家里的情况,哪怕这一路上与他走得进的郑家福也不知道他的出身,都以为他是和他们一样出身普通的寒门子弟,是被迫无奈才会来安阳的。 “既然已经来了,咱们就留在安阳这边做事吧,能跟在纪大人的手下做事,对咱们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黎安是看出了郑家福不想来边关,这一路上已经不是一次跟他抱怨路途遥远和想留在上京了。 其实一次科考录取那么多人,上京的职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了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能直接进去翰林之外,他们这些人大多是外派的比较多,留在上京的人是很少的。而且就算是留在上京了,背后没有人帮忙,想要爬到更高去的位置是很难的。 但是很显然郑家福不知道这个道理,一心想要留在上京而没想过以后会如何。 黎安看得比别人远,其实早在上京的时候他就听过了纪原的名字,因着他父亲在朝当官,他从他父亲那里得知了不少关于纪大人在户部做的事情,就连他父亲都对纪大人赞不绝口,他就知道纪原这个人肯定是有点本事的人了。其实早在户部招人的时候他就想去参加考试了,只是那一次他父亲拦着他,让他参加明年的恩科考试,他才没有去参加户部的考试。 不过后来看了户部的卷子,黎安知道自己就算是去参加了户部那一次的考试,怕都不一定能考得过。同时他对在那一次户部考试拿到头名的张绍玉也感到很好奇,但是未等他和张绍玉交朋友,他听说张绍玉早就收拾包袱跑来边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