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七零反派是宠妹狂魔 第57节(1 / 1)

作品:《七零反派是宠妹狂魔

这是骂他呢还是骂她自己?

徐州桥觉得自己真是败给这小丫头了。

“冉冉,爹其实想问你想不想要妈妈?”

徐冉冉有点烦这个话题。

小二之前才问过,现在老徐又问,她不想回答啦。

小丫头一脸不耐烦:“要了会怎么样嘛?”

她没有过妈妈,首富爸爸也没想过给她找妈妈,除了被幼儿园里的死对头李雨晴笑话的时候,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妈妈有这么重要吗?

她有爸爸,有管家爷爷,有姆妈就够了吖!

徐州桥看着徐冉冉的表情,这一刻他确定了——小丫头没有“妈妈”这个概念。

她压根就不知道“妈妈”这个角色代表着什么。

徐州桥心里难受。

亡妻苗谷秀是难产去世的,死前甚至只来得及看小丫头一眼。

徐冉冉从小就没有见过亲妈,家里连个女性长辈都没有,现在这丫头三岁,每□□夕相处的也只有他们这些大老爷们,徐州桥还真怕软软糯糯的丫头被自己养歪了。

徐州桥原本还在犹豫,在认清小丫头不够健全的认知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这婚,还是得结。

*

第二天双胞胎起了大早,徐小三把昨晚提前泡了箬叶拿出来包粽子,徐小四和徐小五在一旁帮忙。

青绿的箬叶韧性好,还带了竹子的清香,取一两片细长的箬叶在掌心叠加在一块,在折成漏斗状,放上糯米和馅,再放一层糯米,压实后反转叶子包裹好,再用绳子一圈一圈缠绕起来,三角粽就包好了。

双胞胎做惯了这事,包的粽子不比队里的婶子差。

徐小五年级小,手还没长开呢,双胞胎连包几个,他才完成一个,顿时急得满头是汗。

徐小二在一旁烧火煮。

这次大概能做出三锅粽子,拿一些给钱阿婆,再拿三分之一回苗家,剩下的自己也能吃上七八天。

徐一则在门前挂上晒干的艾叶、菖蒲,还在屋里点了苍术,一股植物清香瞬时弥漫开来。

徐州桥带着徐冉冉到院子的篱笆前一点一点地撒研磨过的雄黄粉。

小花猪一刻也不停地跟着徐冉冉身后,嘴里哼次哼次的。

比起前一阵子,香香肥了不少,但丝毫没有变大的趋势。

反倒是另一只小花猪,徐小五每天割了西面的猪草回来,和着少量的米糠一起,才十来天,就大了一圈,体重也蹭蹭蹭地跟着涨了上来。

第一锅粽子很快出锅,热气腾腾的,粽子的清香飘满了整个厨房,徐州桥给徐冉冉剥了个凉粽。

徐冉冉第一次吃这东西,晶体剔透的长粽,入口冰冰凉凉的,吃到嘴里弹牙有嚼劲,沾上糖浆后清甜可口。

小丫头没一会就吃完了一个,“老徐,窝还想吃。”

徐州桥拒绝,“不行。”

若说这个家谁忍心拒绝徐冉冉,那非徐州桥莫属。

徐冉冉嘴巴一撅,不高兴了。

徐州桥只好哄道:“你还小,这东西吃多不好好克化,乖,爹给你泡点山楂水。”

小丫头还是不高兴,撇过脸去不理他。

徐州桥投降了,“那就再吃半个,不能再多了。”

“老徐最好了。”徐冉冉顿时喜笑颜开,这一招她以前经常用来对付她的首富爸爸吖,没想到对付老徐也有效。

不多时,门外忽然传来铁柱的声音,“老大,你在不在?”

徐小五高兴得跳起来,“铁柱来啦!”

开门一看,果然是狗蛋带着铁柱和招娣过来了,铁柱手上还捧了一小框的粽子。

这段日子,几家的娃娃时常玩在一块,今天你家拿来一把青菜,明天我家给一筐地瓜,几家人也渐渐熟悉起来。

铁柱说:“家里做了些咸蛋黄馅的粽子,爹让我给桥叔和哥哥们拿来一些。”

徐小五美滋滋地接过,蛋黄馅的粽子呢,可好吃了。

狗蛋吸了吸鼻涕,“我爹说灰水粽好吃。”

灰水粽就是凉粽。

徐州桥吩咐徐小五:“小五,给铁柱和狗蛋拿些咱们家的粽子。”

可不是谁家都舍得把咸蛋黄馅的粽子送人的。礼尚往来交情才能长久。铁柱和狗蛋的爹在队里都是踏实勤奋的,几个孩子能玩到一块也是好事。

说起来,徐一几兄弟在队里几乎没一个有合得来的朋友,在外面几乎都是独来独往,偏偏他们分家后住的地方又偏僻,几兄弟和队里人的往来更少了。其他同龄人每天都恨不得出去上山下河疯玩,几兄弟每天下工后就回家,回家还要继续干家务,压根没有时间玩,更别说交朋友了。

现在家里宽松了,徐小五也有了小伙伴,徐州桥倒是乐见其成。

徐小五乐颠颠地跑到厨房拿出板栗和蜜枣馅的粽子分给两人:“这是我家的,给你们也试试。”

铁柱开心地接过。

陈招娣眼巴巴地看着,她这次来没有拿粽子,她能在端午那天吃上一个都不错了,更别说和徐小五交换了。

徐小五也递给她一个蛋黄粽子,“诺,这个给你。”

陈招娣顿时喜笑颜开,接过后饿狼扑食般咬了一口,那咸软的味道让她不由自主地眯起了眼睛:“好好吃!!!”

徐小五也咬了一口,“那当然,这是我三哥做的。”

等狗蛋几人吃完了粽子,徐小五清咳一声,特地拿出当老大的派头,直接对三人吩咐道:“我们家过两天要回姥姥家,这几天你们帮我喂香香和鸡仔,等我回来了,好处少不了你们的。”

陈招娣吸溜了一嘴口水:“有大白兔奶糖吗?”

徐小五有些肉疼,那可是大白兔奶糖啊,他都没能吃上几颗呢,铁柱见状,就说:“老大,我们不要大白兔奶糖,老大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一旁的徐小二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铁柱。

——啧啧,这娃,未来可期啊。小小年纪,这马屁拍得。

有了铁柱的台阶,徐小五立即松了口气,“等我从我姥那回来,给你们带好吃的!”

陈招娣立即拍拍胸膛,“老大,你放心,包在我们身上。”

徐小五十分满意。

*

等粽子全部煮熟,再拾掇一两天的衣服,等中午下工后,徐家人便准备启程。

苗家所在的红旗生产队在大河生产队的下游,走路过去需要三四个小时。

收拾好东西后,几兄弟换上新衣服,难得捯饬了一番,终于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徐冉冉这次说什么也不肯让徐州桥用背带绑在胸前,徐州桥只能把小丫头放进背后的篓筐里。

这是徐冉冉第二次出远门,小人儿欢喜地蹲坐在篓筐里,时不时扒拉在篓筐边缘看外面的风景。

与之前的山路不同,这次几兄弟穿过一片片稻田,走在田埂上。

田里蛙声一片。

天气干旱,不少田地表面都干裂开了,水稻干了吧唧的。

田林旁边是一条深沟,对面以后是大黑山。

双胞胎跑在最前面,只要想到能在姥姥姥爷面前显摆自己的新衣服,两兄弟心里就高兴得不得了。

徐小五跟在后头,忍不住唱起歌来:“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徐小四接着唱:“播种一个,一个就够了,会结出许多的许多的太阳~”

“一个送给,送给南极,一个送给、送给北冰洋~”

徐小三搞怪,对着大黑山的方向嘶吼地唱起来“啦啦啦种太阳~~”

歌声嘹亮,山野田林间荡起一阵阵音波。

几人愉快的歌声传出,让人忍不住兴奋起来,即使走再多路也不嫌累。

在这个年代,“出行”本身就已经够让人开心了。

*

一路走下来,总算在天黑之前来到红旗生产队,期间徐小五走不动了,还是靠徐一几兄弟轮流背着才没累趴下。

苗谷秀娘家在红旗生产队也是体面人,苗姥爷是队里正儿八经的记分员,苗姥姥也是根正苗红的农民,两人兢兢业业也攒了不少家底,生了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唯一的儿子苗谷军却在三十岁那年做工的时候摔断了腿,到现在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还干不得什么重活。

苗谷秀是苗家老三,虽然二老明面上没有太多重男轻女的想法,但五指还有长短之分,二老从小偏爱幺女和家里唯一的儿子,再加上苗谷秀性格温柔,在娘家也是不争不抢,二老的宠爱都给了苗谷琴和苗谷军。

直到苗谷秀嫁给徐州桥,一口气生了好几个男娃,二老才重视起这个三女儿,无他,其他两个女儿和苗谷军陆陆续续生的都是女儿。

娘家只有一个断了腿只生了女儿的苗谷军,没有强有力的后盾撑腰,嫁出去的几个女儿在婆家也不好过,眼看苗家就要凋零,苗谷秀的几个孩子让二老看到了希望。

每次苗谷秀带着儿子回去,听着几个孩子姥爷长姥爷短的,二老的笑容就没停下来过。

只要几兄弟回来,二老都会挑着家里的好东西塞到几个外孙手里,私底下苗姥爷没少吩咐苗谷秀,让几个孩子经常回来,也好让人知道,他们谷家也是有男娃的,想要欺负他们,还得点掂量着。

可以说,徐一几兄弟从小就因为二老的这举动,对姥爷家特别有好感,只要有机会,都抢着回来,这也是二老乐见其成的。

在乡下村子里,被“欺负”可不是拳打脚踢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它可以是有事不通知你,也可以是有什么好处没你家的份,尤其苗姥爷是队里的干事,这种被“欺负”的感觉就更强烈了,这种钝刀割肉的难受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

但凡有几个男娃娃,他们苗家的姑娘嫁人后也不会被欺负。

也不知道是哪不对,苗姥爷几个孩子,就没一个过得顺利的。

苗家老大,嫁到隔壁生产队,在夫家做牛做马,时常被公婆搓磨,就连他们最疼爱的老四苗谷琴,也没嫁对人,如今离了婚带着女儿回到娘家,队里风言风语,把二老愁得老了好几岁。

可以说,苗谷秀是四姐妹中过得比较幸福的了,只可惜还是没熬到分家,就丢下几个孩子撒手人寰。

不管怎么说,虽然二老对徐家几兄弟好是已因为一些私心,但却也是真心疼爱他们的。

自从苗谷秀去世,徐州桥已经有一年没带人回来过了。

这次家里好过些了,徐州桥也没想断了这门亲戚。

一行人走进红旗生产队,在村口处碰到在大树下乘凉的几个婶子,看到徐州桥拖家带口的仗势,顿时都伸长了脖子看:“哟,徐老大回来了?这次六个孩子都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