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七零年代技术员美人 第82节(1 / 1)

作品:《七零年代技术员美人

其实不用想都知道,对方肯定会后悔的,不然她现在的表情也不会是幸灾乐祸的。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两人早上出发,下去不到一点多就回到兴阳县了。

宋知雨辞别马厂长,又去国营饭店点了两个馒头和一盘红烧茄子。吃不到红烧肉,吃红烧茄子解解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得不说,兴阳县国营饭店的红烧茄子烧得真不错,香味浓郁,软烂多汁,入口即化。

宋知雨吃到只剩最后一点汤汁也没舍得扔,用馒头在盘底刮走,真是心酸又好笑,自从她进入实验室,哪儿需要这样干?

她吃完两个馒头和红烧茄子,意犹未尽地摸了摸肚子,心想无论如何也得将南河生产队粮食的产量提上去。

就算无法实现想吃肉就能吃肉,至少也得实现想吃点好吃的素菜也能吃上,最基本的填饱肚子就不用说了,毕竟要想享受,肯定是要满足这个最基础的。

而另一边的陈书记和张书记,两人打算直接找黄书记的,只是张书记临时有事情,不得不先回宁安公社,陈书记没有办法,只能跟着一起先回去。

然而等了几天,张书记仍是没有忙完工作,眼见农忙就要来了,他们公社的拖拉机连影儿都没见着,陈书记算是彻底按捺不住了,理智的弦一崩,头脑一热就去了兴阳县。

陈书记知道宋知雨跟徐延年的关系比较好,因为当时关于手扶拖拉机的事情,徐延年不止一次往红旗公社去,陈书记不关心红旗公社的事情,但是跟徐延年有关的,他不会不关注。

因着这事儿,所以陈书记来了县里并没有找徐延年,而是找了一把手黄书记。

县委书记办公室。

黄书记听闻富安公社陈书记的来意,没忍住直皱眉头,“你说的这事儿有证据证明吗?我听说宋知雨同志是很优秀的同志。”

陈书记被问得一愣,而且黄书记到底是县委的,气场很是强大,陈书记面对他本就有些紧张,被这么一问之后,心跳直接两倍加速。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紧张而理直气壮地说道:“黄书记,这哪儿还需要证据呀,我富宁公社的拖拉机都拉到红旗公社,就等着改造成手扶拖拉机,现在几个月过去是一点儿声息都没有,我们催过也问过,对方都是模棱两可的说法。”

说到这里,陈书记的情绪更激动了,“您说说,她要是真的会改造手扶拖拉机,需要等这么久?”

黄书记看着他,眉头顿时皱得更紧了,只是脸上的表情依旧看不出变化。

“小陈啊,可是你说了这么多也没有提供证据,说白了都只是你的猜测,凡事都要讲究证据,我们不能光靠猜就给一件事定性啊。”黄书记耐着性子说道。

陈书记脸上的表情一僵,反应过来忙不迭想要解释:“可是……”

“行了。”

他刚开一个头,黄书记就打断了他,“虽然确实没有证据,不过你说的这件事情我会派人去了解的,若事实真如你所说,我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黄书记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陈书记就算再不情愿也没有办法,他做事冲动没有脑子,却不是完全没有脑子,别人的脸色还是能看懂的。

陈书记忍耐着满心底的不服气,走出县委书记办公室的门口,跟在他后面的是黄书记的秘书,不过两人是不同的方向。

办公室里的黄书记想了想,将重要的文件都收拾锁到抽屉里,随即端起桌上的搪瓷杯,站起身来慢悠悠地出了办公室的门。

两分钟后,黄书记出现在徐延年的办公室内。

徐延年走到边上的桌子拿热水壶,语气明显有些意外地问道:“书记怎么有空过来?是有要紧的事?”

黄书记没让徐延年倒水,自己接过水壶,一边满上一边说道:“是有点事情,不过不是要紧的事。”

徐延年也没跟他客气,回到办公桌后面,闻言略微诧异地挑眉,思考了片刻后仍是无解,他笑着说道:“那到底是什么不要紧的事情,居然能让咱们兴阳县的一把手都无法解决?”

黄书记年纪比徐延年大了快两轮,往大了算,都是快退休的年龄了,一直将徐延年当成优秀的小辈的看待,两人相处起来一直都比较融洽。

此时黄书记听见徐延年的话,顿时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简直没大没小。”

徐延年没有丝毫害怕,笑得更高兴了。

他伸手朝黄书记示意,“您说,我洗耳恭听。”

黄书记:……

他毕竟有工作要处理,徐延年也不是闲人,黄书记没有就着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而是说起陈书记来找他的事情。

徐延年听完顿时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他斟酌了下语言,不过也并没有太避讳地说道:“富安公社陈书记?他是怎么当上公社书记的?”

黄书记闻言叹了一口气,“还不是三年前的事情,富安的前书记说错话,被带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群人受到时波及,当时合适的人选只有这个陈芳。”

徐延年点点头表示知晓,他说道:“实在不行,换个位置吧。”

他说得没头没尾,不过黄书记一下就明白了。

黄书记想了想,“有机会的话,我确实是想的。”

毕竟谁也不想自己手下有个又蠢又喜欢搞事的人。

徐延年端起杯子喝一口水,随即又放下,有些事情还是得澄清一下,他说道:“宋知雨是个很不错的同志,专业能力很强,协调能力也强,红旗公社机械厂成立,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已经扩招两次。”

黄书记闻言顿时露出惊讶的表情,“已经扩招两次了?”

那是真的能力很强,就算技术上不行,起码从红旗公社机械厂的发展来看,她仍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徐延年:“没错,而且恐怕很快就又要扩招了。”

只要新农机的消息放出去,红旗公社机械厂的订单量肯定会上升,届时不只是工人,机器和厂房都得扩增。

黄书记从来没有管过机械厂的事情,他管的从来都是烟厂这些老大哥,所以不知道红旗公社机械厂的势头居然会这么猛。

如果说刚才是惊讶,那他现在就是震惊了,“你确定那只是一个公社机械厂?”

徐延年瞥他一眼,反问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财政拨了款。”

黄书记一噎,财政拨款的事情他是清楚,但是他哪里知道红旗公社机械厂的发展会这么快。

“改天让这个红旗公社机械厂的话事人来一趟,我倒要见识一下是何方神圣。”黄书记说道。

徐延年瞥了他一眼,“那您可得悠着点,小宋厂长再厉害,也只是个二十岁的小姑娘。”

黄书记闻言眼睛一瞪,顿时被气笑了,“你还担心我欺负她?”

徐延年发出“嗯哼”的声音,不置可否地看他一眼。

黄书记见状捂了捂胸口,深呼吸一口气,他霍地站起身,拿上自己搪瓷杯转身就走。

再不走,他担心自己被气死。

不过黄书记走出徐延年办公室,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宋知雨居然才二十岁,关键是徐延年那小子的态度,明显是对人家姑娘有意思呀!

黄书记琢磨过来了,顿时没好气地摇摇头。

虽然关于揭发告状宋知雨“冒名顶替”,陈书记最终是无功而返,然而宋知雨“冒名顶替”的消息仍是被传播出去了。

此消息一出,在兴阳县掀起了轩然大波,毕竟整个兴阳县,只要是农民,或多或少都听说过手扶拖拉机,而像富安公社宁安公社将拖拉机拉到红旗公社改造的也不少。

一时间关于宋知雨的流言满天飞,私底下讨论的也不少。

“你们都听说了吗?手扶拖拉机的技术员是冒领别人功劳的,难怪现在我们公社拉过去的拖拉机,那么久了都没有改造完。”

“我也听说了,怪不得呢,我还以为改造的程序又复杂又难,所以才会这么久呢!”

“都没想到吧,听说是会做的技术员不愿意改造了,她又不会,实在没有办法才会一直拖着。”

“哎哟,那可怎么办?我听说手扶拖拉机可方便轻巧了,就算没有男同志帮忙,我们一群女同志也能控制得很好。”

“哎,我也听说了,可是人家不愿意帮忙,我们能有什么办法,看着吧,我估计很快队长就会安排人去把拖拉机拉回来了。”

听见这话,原本只是说八卦趣事的众人,顿时就生气了,抓着宋知雨狠狠地骂了起来。

“怎么会突然拉回来,我们找真正改造拖拉机的人帮忙改造一下不就行了吗?当初都说好的。”

“都说人家会的不愿意帮忙,要是我最可恶的就是冒名顶替的,她将人顶替,咱们的夸赞就都落在她头上了,真正会改造的人能高兴得起来吗?”

“说来也是,这个小宋技术员可真是恶毒啊,抢了不属于自己东西!可是我有个不明白的地方,她是怎么抢的呢?那人能愿意?”

“不愿意也不行啊,其实会改造拖拉机的同志跟她是同一个生产队的,这位小宋同志亲爹队长,要是不同意,她爹不得针对那位同志家呀?”

“所以现在那位同志就不担心了吗?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那位同志的日子还能好过?”

“那位同志有什么错?难道可恶的坏的人不是小宋技术员和她爹?”

“就是!一家子坏东西!”

“……”

一时间,听信流言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纷纷开始对宋知雨以及宋二成破口大骂,连带着有亲戚在红旗公社的都受到牵连。

红旗公社的人很是无语,宋知雨到底是不是真材实料,他们难道不是最清楚的?

奈何不论他们怎么解释,外边的人就是愿意相信,使得他们真的是又无奈又气恼。

流言越传越激烈,红旗公社机械厂的工人气得替宋知雨感到委屈。

他们没忍住去找宋知雨。

“小宋厂长,外边好多人误解你,说你的坏话,咱们要不找个机会澄清一下?”

“对啊,小宋厂长你明明那么厉害,那些人怎么能瞎说,听着就气人,而且我还听说有人要将拖拉机拉走,不需要咱们帮忙改造了。”

“太气人了,小宋厂长,什么时候让他们见识一下咱们的厉害?一个个听风就是雨的,以为自己见识很广,实际上就是井底之蛙!”

“要澄清了,再不澄清,我们那个生产队的人都要相信了,这几天我一回去就拉着我问,搞得我都不敢回去了。”

“谁不是呢。”

这几天除了南河生产队,其他生产队的人都十分好奇外面的流言,有些人原本不相信的,听得多了之后都感觉是真的,所以就逮着在机械厂上班的人问。

搞得在机械厂上班的同志烦不胜烦。

宋知雨也知道这段时间外面的人是怎么传的,不过她并不担心,甚至有点开心,因为流言现在传得越激烈,对机械厂的好处就越大。

浇灌器和是插秧机很快就要上市,到时候趁着澄清公告出来,众人讨论的热度最高的时候,顺便将浇灌器和插秧机的消息放出去。

不得不说,这波流言来得真是及时,不论背后的人是谁,宋知雨都想去谢谢对方的程度。

所以她并不着急,安慰众人说道:“辛苦大家再忍耐一下,我有点别的打算,大家如果听到对我不好的话,也可以不用上前去理论,想说就任由别人说,反正我们知道不是事实就行。”

厂里的工人虽然不理解,不过他们对宋知雨从来只有信任,她这么说,他们自然就这么执行。

于是,红旗公社机械厂的工人,在外边再听见关于宋知雨的流言,并不会再上前去跟人理论了,看得周围的人都纳罕不已。

流言越演越烈,就连徐延年都接到好几封投诉信,有关于宋知雨的,有关于宋二成的,更有关于卢书记的。

举报内容大差不差,都是说他们假公济私,以权谋私。

宋知雨这段时间都在红旗公社内,宋二成也一直在南河生产队,所以并没有遇到什么事情。

卢书记最惨,因为有公务需要到兴阳县,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知道他是红旗公社书记的,一走出县委的大门就被人扔树叶子和小石头。

眼睁睁看着一块尖锐的石头朝自己飞过来。

卢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