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102节(1 / 1)

作品:《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方念真便将二位太医特制的防蚊虫的香囊带上了。

这果园子倒是比方念真的红薯地还近一些,只是方向不同, 马车出了城一路向南奔。

“果园的主人不在, 不过里面是有侍弄园子的果农的,不耽误咱们看果园。”

“好。”

方念真今日是带了小五来的, 这小子对甜味很敏感,一般方念真都分不出上下的甜度, 小五一品就能品出来。

小五得意洋洋地说道:“哎呀,掌柜的,这好活儿终于轮到我了,每次你都是带知晓出来。”

方念真没想到他还吃这个醋,“那不是咱们小五店长能干嘛,我出来了, 自然是要有你守着店我才安心。”

见方念真熟练地不打腹稿就能夸出来, 黄莺在一旁偷偷捂着嘴笑。

小五本来还想反驳一番, 见黄莺偷笑,一时他连要说什么都忘了,只是把腰板又挺直了些。

谁知道, 马车刚好过一个沟坎,颠了一下,刚刚才坐直几分的小五直接被颠的头撞到车顶上。

直把小五撞得痛的“嘿哟”一声。

“哈哈哈哈哈哈!”

反正也没有外人,方念真和黄莺凑在一起笑成了一团,俩人看着刚刚装起来的小五遭受“痛击”,觉得有趣极了。

小五愤愤然地扔了一句:“哼, 不和你们俩玩了”, 就开门去了外头和牙侩挤着坐。

说说笑笑之间, 果园子就到了。

方念真先从外头看了一下,这果园的大小目测不出来,不过树木倒是修剪的都挺好的。

果园门口还拴着一只小狗,其实也不是小狗,而是大狗的崽子还没长大而已。

狗虽小,但是爪子可大了。

“汪汪汪!”

方念真看着龇牙吓唬人的小狗,“嘿,这小狗崽还挺护家。”

果园里的果农听见小狗的叫声,知道是有人来了,赶紧出来迎接他们。

“是来看果园的吧?”

牙侩就上前,“是,跟你们邢老爷都说好了。”

“诶,先喝口水吧,天气热。”

这果农很是殷勤,方念真猜着,应该是怕自己就是他未来的东家,不敢怠慢。

果农给他们各倒了杯沁凉的井水,“咱们这儿的水甜着呢,果子也甜。”

说话间,果农就从井里吊上来一个镇着的西瓜。

“咔嚓”,这瓜切开的时候,刀尖刚捅进去就自己裂开了,显然已经很是成熟了。

这瓜里面很红,方念真拿了一牙西瓜,一口下去,就感觉嘴里好像包了团蜜一样。

“这西瓜可真甜!”

不过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在方念真看来的话,就是籽太多了,吐得可麻烦,她在现代吃的都是改良过的品种了,籽都很少了。

再就是瓜皮太厚了,方念真问了果农,那小狗能不能吃西瓜,果农说别给太多就好。

方念真就没有把西瓜吃的太干净,上面留了薄薄的一层红色的西瓜瓤。

“小狗子,接着。”

方念真扔了过去,那狗子倒也聪慧,跳起来就接住了。

可惜它身子太小了,挡不住劲儿,硬是被这块西瓜皮砸得直接倒在了地上。

它很快地又弹起来,叼起西瓜去自己的小狗窝旁边吃了。

方念真等人吃过瓜,洗过手,暑意渐消,就跟着果农逛起了果园子。

这果农年纪大概在四十岁上下,他也很是感慨。

“我呀,从年轻的时候就在这果园里侍弄,前后换过五个东家了,不过这些树我都熟悉的很。来,您看看这边的桃树,粗壮得很。”

黄莺挽着方念真,二人站在了桃树下,这桃树上面挂着很多桃子,有的还青着,有的已经变红了。

果农挑了两个成熟的,摘了下来,小五就颠颠地跑去井边拿水洗了。

“掌柜的,桃毛洗净了,您放心吃吧。”

熟悉的人都知道方念真碰不得桃毛的这个毛病,只要一接触桃毛,她接触到的皮肤就会又红又痒,过两三日才好。

小五又将另一个桃子递给黄莺,黄莺却谨记着方念真带小五出来的目的。

“你吃吧,正好你尝尝甜不甜。”

方念真没管磨叽的两人,两只手一用力,把这桃子从中间掰开了。

“黄莺,咱俩吃一个。”

车夫老钱在门口喂马,没跟着进来,小五就把自己手上的那个桃子也一分为二,跟牙侩分着吃了。

方念真尝着这桃子倒是一般,也或许是刚才吃的西瓜太甜的缘故,只能说这桃子挺有桃子味儿的,但是称不上是“蜜桃”。

小五也偷偷给方念真使了个眼神,意思也是说这桃子一般。

再往前逛,就是一片枣树。

果农说道:“我听说话口音,方老板不似新云州人士。”

“对,我是后来过来的。”

“咱们新云州的枣子就没有差的,都很甜,但我们果园这枣子甜的同时,个头还大,虫子少。”

甜不甜的倒是尝不出来了,现在枣子还青着呢。

不过方念真以前在新云州也不是没有吃过枣子,确实,随便哪个小摊上买的都很甜。

“再往前,就是咱们的瓜田了,刚刚咱们吃的西瓜就是从这里摘的。”

方念真走出枣树林就是一片豁然开朗,西瓜们都乖乖地躲在叶子底下,也有一个熟过了的,都裂了。

果农看见那颗裂了的瓜,心疼地撇了撇嘴,“啧,这早上来看还没什么事呢,早知道我昨日也把它摘下来好了。”

方念真摸了摸种瓜的这片土地,跟树林那边的稍有不同,这边的土很松。

用脚步丈量了一番,方念真心里也有了些数。

又问了一些这果园子种了多少年,收获几何的问题,方念真就对牙侩说看完了。

这生意自然与看园子的果农谈不着,方念真就说回新云州。

几人上了马车,牙侩就在车外扯着嗓门问车厢里坐着的方念真。

“方掌柜,您是没看上这个园子吗?咱们怎么就直接回去了?”

方念真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说自己想多看几家再做决定。

事实上也是这样的,她觉得这个果园子还行,不过换主人太过频繁了。

新云州前些年战乱,这园子换主倒也寻常,可新云州平稳了三年多,这园子就又换了两个主子。

她就怕这其中有什么肉眼瞧不出的毛病,果园可不像办牧场和种庄稼地。

可以光秃秃的只有一片地,从零开始。

毕竟,果树都要过个几年才能成熟结果,如果她自己重新包一块地,从零开始,那就太慢了。

而且那果农有蒙骗她的嫌疑,她虽然对种果树一窍不通,可也知道不是所有的果树,都是越老越好的。

那果农却一个劲儿地宣扬园子里的树都是十几、二十年了。

方念真回了店里又仔细思考了一下,叫来家里种过果木的店员谭李。

“小谭,若是把果木整棵移栽,能否成活?”

谭李挠了挠头,“这如果间隔时间短,倒也不是不行,找有经验的人移栽就行了。不过也是得看水土合不合,不能保证一定成活。”

方念真点了点头。

罢了,若是实在找不到合心意的,她就打算自己重新规划一片果园。

她今日没动心的原因也是在于,这果园子里居然没有葡萄!

她太喜欢吃葡萄了,红的、绿的、长的、圆的,只要果子不太酸,她都喜欢。

而且从商人的角度出发,葡萄不好卖也没事,还可以晒葡萄干嘛,或者是做成葡萄汁,甚至酿葡萄酒也不是不行!

想到葡萄酒,方念真越发按耐不住,就又寻了牙侩,说那果园里最好是种了葡萄的。

若是能酿出葡萄酒,自己店里的酒水也不用总是从别处买了。

晚上回到宅子里,方念真就发现自己的厨房里多了一堆茄子。

门房说,这是胡家送来的,说是自己家园子里产的。

“不值啥钱,但是想着方记许是用得上。”

听完了门房传达的胡家的话,方念真了然地点了点头,这是不知道怎么报答好了,先来铺垫一下。

胡家送来的茄子个头不算大,看起来就嫩得很,方念真打算明日带店里去一些。

可是那也消耗不完,方念真便洗了一把香菜,又让小秋剥了很多蒜瓣。

“就腌蒜茄子吧,就着稀饭吃,最好不过了。”

方念真将茄子一分为四,尾部不切断,茄子蒂还连接着,上锅蒸熟。

待到茄子蒸好,拿出来晾凉。

这个间隙,方念真就和小秋开始捣蒜泥,茄子量大,需要的蒜泥也多,用蒜臼子硬是捣了六碗蒜泥。

把蒜泥和茄子混合在一起,加上盐,盐得多放一点儿,茄子水分足,放少了容易没味儿。

将蒜泥和香菜均匀地涂抹在茄子内部,裹得满满的,再放入泡菜罐子里,把剩下的蒜泥和香菜都堆在上面,然后封盖等两日就能吃了。

方念真小心翼翼地把蒜茄子送到冰窖中冷藏起来。

“走,小秋,好好用那新买的玫瑰花露洗洗手,都是蒜味儿。”

“诶,师父。那玫瑰花露太好闻了,昨天安子还问我是不是用了脂粉了,说我怎么那么香,把菜香味儿都盖过去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