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38节(1 / 1)

作品:《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第38章 胡家的馒头铺

食铺里原本是小五做跑堂, 如今新店“锅里捞”那边生意正好,方念真把小五调去了那边做“领班”,领着手底下一群服务员, 小五高兴得很。

如今“方记食铺”店里的小二, 是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叫阿青。

听到小二介绍新菜式“麻辣烫”, 这名食客有些犹豫,他是一个书生, 这次是和同窗约好了,来方记共品美食的,二人都是爱好没事的老饕。

今日轮到他请客,本意是想点三个炒菜。可“麻辣烫”这名字听着就吸引他,他平时也是嗜辣之人。

此时,从后厨上来了一碗香气极为霸道的菜肴, 书生的鼻尖都不由得耸动了一下。

麻麻辣辣的小味儿“嗖”地一下就窜进了他的鼻腔里, 连带着嘴巴里都生了口水, 想必这就是小二口中的“麻辣烫”了

这名书生只见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儿把这碗麻辣烫端到角落里无人的桌子上,美滋滋地吃了起来。

这小胖子就是店里新来的小厨子——安子,他对方念真新研制出的麻辣烫简直爱到发狂, 如果不是这麻辣烫的锅底需要半日的熬制,安子恨不得早餐也吃麻辣烫。

方念真一看,哟,这不是活广告嘛!

反正安子现在也就是打打下手,并不十分忙碌,就让他午、晚用餐高峰的时候, 端一碗麻辣烫到前面吃, 一定要把麻辣烫尽快推给所有食客, 麻辣烫利润厚着呢,还省事。

如今已经快要初冬时节,新云州天气已经快要从“凉飕飕”变换到“冷”了,这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是寒冷天气里最好的选择。

阿青见面前的客人看了安子吃饭,似乎有些意动,就更加努力推销起来。

“客官,您可听说过咱们这条街上的‘锅里捞’火锅店?咱们这麻辣烫就是一个人的小火锅,您瞧,这后厨前的小桌案,上面摆的就是和‘锅里捞’一样品质的火锅蘸料呢!”

书生向小二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有,芝麻酱、辣椒油等等足有七八样,他是去“锅里捞”吃过的,也知道那家店和这里的方记食铺是同一个老板。

“这麻辣烫一份多少钱?”书生开口问道。

“一份十七文,客官您看这儿,这个小竹篓,您随便装,只要不洒不掉地上,能装多少装多少。”阿青拿着一个像舀白酒的细长勺子似的小竹篓,又拿了木夹子,递给了书生。

书生一脸不敢相信,“竟还有这样的?真是新奇,那岂不是谁装得多,谁就能吃得多?”

阿青咧着嘴:“客官您说得太对了!”

这时,这位书生的同窗也来了,两人嘀嘀咕咕了好一阵儿,忽然爆发出一阵笑声,“行,今日就来比一比,学问上总是差你一截,吃饭我还比不过你吗?”

二人就如同比赛一般,用尽浑身解数使劲儿往小竹篓里塞想吃的菜,甚至还用手往实了压了压。

后厨传菜台前专门有几个写了编号小盆,阿青将小竹篓里的菜倒出来。

“这位客官,您的菜是一号,那位客官就是二号啦。咱们要吃什么辣度?就请到调料台前自行加辣椒油。”

二人搓搓手坐到桌子前等待,“这麻辣烫倒是新奇有趣,就是不知味道如何。”

“方厨娘出品,应当不会不好吃吧。”

煮麻辣烫可比做菜快多了,方念真专门开了个灶,锅边挂了几个铁篓煮菜,汤底沸腾片刻,麻辣烫就煮好了。

阿青按照编号将菜端到了调料桌前,“二位客官,您们可以自行调整味道了。我们店里的麻辣烫不加任何调料也好吃,只是有人爱辣,有人喜酸,微调即可。”

书生和他的同窗就按照自己的口味加了些调味料,端回自己的位置上。

盛麻辣烫的大碗是宽口窄底,底部加厚的,就是为了让食客端起来不烫手。

阿青给二位上了筷子和勺子,这两位书生就开始品尝了。

“唔,可真烫阿,不过这汤真醇厚,喝着不错。”

“嘶,我好像辣椒油加多了,还挺辣,不过很是过瘾!”

“看看,还是我装的菜多吧,你不行,”

“下一次再来!我还不信了。”

……

方念真见食客对这个都挺感兴趣,想着要不干脆搞个“麻辣烫装菜大赛”好了。

不过得延后两日,因为胡家的馒头铺要开业了,方念真打算去捧个场。

胡家的馒头铺并不是开在主街上,方念真从石大嫂那里听说,胡家其实也想做包子,甚至直接开个早餐铺子的,可是成本太高了,最终还是决定从小铺面干起。

胡家是租的铺面,因为不在主街上,且面积很小,租金并不贵。

馒头铺开业这日还是热热闹闹了一场的,方念真亲自提了礼品前去,店面很小,却收拾得极为干净,很符合胡阿婆的行事风格。

胡家一家人见方念真来了都很高兴,“念真你来啦,你店里那么忙,还亲自来,待一会儿就快回去吧,晚上去家里吃饭。”

方念真还品尝了刚出锅的馒头,个头均匀,色泽不是十分的白,但是很有麦香,方念真只掰了半个,细细吃完,大力称赞。

“阿婆,您这面发得可真好。”方念真由心夸赞。

“阿婆,您手巧,可以把馒头做些形状出来,小兔子什么的,小孩子也许会喜欢。”方念真给胡家提出了一个方向。

胡兴旺的媳妇张氏就一拍大腿,“哎呀!念真,要不说你能挣钱呢,好点子可真多。这也不费什么东西,就是费点功夫,赶明儿我们就试试。”

张氏如今不给工事上做饭了,胡兴旺也不去做力工了,全家都想先把这个馒头铺开好。

因为方念真带了礼,胡家一定要邀请她晚上去家里吃饭,石家也送了礼,只不过人没到场,所以晚上的聚会也有石家。

方念真晚上早些关了门,拎了一些自己做的肉丸子去了胡家,胡阿婆和张氏正在努力做菜。

胡力也放学了,上学堂之后懂得了男女之防,已经不似去年一样粘着方念真叫“小姨”了,方念真感觉好遗憾,不过还好,还有小石头这个古灵精怪的小甜豆。

石大嫂已经显怀了,托着肚子来了胡家,还说要帮忙,胡家婆媳赶紧让她坐下了,张氏紧张得很,“你可消停坐着吧,肚子里有娃呢。”

胡家婆媳忙忙碌碌,加上方念真拿的肉丸子,凑了八个菜,满满一桌,胡阿婆很是高兴,还开了一小坛酒,给自己和胡兴旺,还有石友都斟上了。

正要说一番感谢的言论,院子里进了人。

“娘啊,咱家这么大的事怎么都不通知我一声啊?”

来的是二房胡兴才和王氏两口子,胡兴才还一脸的不高兴,王氏就更不必说了。

王氏见院子里坐着方念真,又是尴尬又是假装不在意,只是把腰杆挺了又挺。

“娘啊,虽说我们分出去了,可也姓胡啊,咱们又不是断了亲,怎么开个店还瞒着人啊?”胡兴才也不顾院子里有外人在场,就埋怨开了。

胡阿婆挂不住脸,“老二,你今日是来干啥的,和你媳妇赶紧坐下吃饭。”

听自家亲娘说了这话,胡兴才也不客气,拽了王氏就挤着坐下了。

两人现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都不怎么吃肉,见了这一桌好菜,也顾不上客不客气的,筷子就没停过,吃的嘴巴子都油乎乎的。

不管胡阿婆怎么示意,两人就当没听到一样,胡家大房三口人就更是尴尬了,胡力干脆不吃了,推说自己要去写功课了,就离了席。

方念真也没有胃口,看见王氏她就想起来偷东西的事。

石大嫂借口孕期反应,恶心反胃,也要退场,方念真就和石家三口一同走了,去了石家。

王氏这才注意到起身的石大嫂,孕肚已经显怀,走路都慢吞吞的,石友还扶着她。

王氏嫉妒地看了石大嫂一眼,“切,给她矫情的,走路还得人扶着。”

王氏的牙都要咬碎了,怎么别人怀孩子都这么简单,就自己没有,导致她一直在婆婆面前说话都矮一截子,张氏在胡家说话多硬气啊,不就是因为她生了胡力吗?!

她越想越生气,却从来不考虑,张氏在家得长辈青睐是因为眼里有活,说话有理,处事圆滑。

外人都走了,就剩下自己家人了,胡阿婆就撂了筷子,“谁都不许吃了,老二,你还有没有点家教?小时候你爹教你的用餐规矩,你都忘哪去了?”

胡兴才被这么一训,还是惯性地身体吓哆嗦了一下,他这老娘轻易不发火,一发火就是动真格的。

不过,想到自己过的遭罪日子,他的气性也上来了,“娘,自己家饭也不让吃了吗?您今天都没叫我们,我们都啥也没说呢。”

“胡老二,胡兴才!你真是不要脸了,现在都能说出这种话了!”

胡阿婆气得不行,人要变坏真是很快的事情,老二离家才几个月,她就感觉已经变了个人似的。

听见胡阿婆骂胡兴才,王氏还不乐意了,“娘,您别老是骂他,不愿意我们呆,我们走就是了。”

说完一抹嘴,一拧身,拉着胡兴才就出门回家了。

胡兴才一脸感激地看向王氏,“娘子,你不用总护着我,我娘骂两句就骂两句吧。”

王氏一脸娇羞,“那我哪儿能舍得。相公,你说这馒头铺是大哥家自己出钱开的还是咱娘出钱的?”

……

胡家一片鸡飞狗跳,石家倒是一片祥和,方念真和石家三口回了家,谁也没生气,反正他们今日过去是看在胡阿婆的面子上。

石友和面煮面条,方念真下厨做卤,几个人吃了香喷喷的一顿鸡蛋打卤面。

方念真例行巡逻了隔壁,自己原来的小院子,还是那样子,也没什么破损的地方,只是长了些荒草,如今又都枯萎了,显得这小院子有些破败。

方念真的大宅子已经装修好了,现在两家店也都稳定下来了,她打算挑个良辰吉日搬进去住了,马上要冬天了,再不好好住人,屋子该太冷了。

等到再过年,怎么也得在新宅子里过了。

胡家的馒头铺听说后来生意还不错,确实也做出了动物形状的小馒头,很是得小孩子的喜爱。

方念真终于又可以专心致志为自己店里做营销了。

之前想到的“麻辣烫装菜大赛”也已经宣传出去了,报名需要自费一碗麻辣烫,也就是十七文,若是获得前三,就可以得到十张麻辣烫的免费券,也就是免费吃十次。

这对本就爱吃麻辣烫的食客来说真是巨大的吸引,对于没尝试过的人来说,也很是新奇,不少人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干脆就去尝一次,没准还能获得个前三呢。

方念真特地请了舌灿莲花的牙侩来主持第一场赛事。

因为报名的人太多,所以店里都停了点菜,这一日只接待参加比赛的食客。

因为菜架子前面的空间有限,大家都自觉排着队,一个排一个的等着上前夹菜。

“来,一号食客,二两三钱。”小五拿着杆称负责称斤两,知晓在一旁记录。

“十五号食客,九两七钱。”小五拉着长声高声喊道。

店里就“轰”地一下,大家议论纷纷。

“他怎么做到的?都快一斤了,那小竹篓怎么可能装得下?”

“就是,不是偷偷在里面掺石头作弊了吧?”

“你们就是眼馋人家,我可看着了,他可没犯规。他把白菜帮在小篓子贴边竖了一圈,做了个围栏。”

“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个方法!”有人后悔不已。

“我不后悔,反正我也不是奔着比赛来的,我看看我的麻辣烫好了吗,我可迫不及待了,这屋里都是煮好的麻辣烫味,太香了。”

眼看着要决出前三名了,却出了点岔子。

有一个吊儿郎当的男人大声质问:“方掌柜,你是不是舍不得你这几十碗麻辣烫钱,故意作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