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61页(1 / 1)

作品:《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

倒是沈长柱发话了:“就听二妮的,二小过了年都十六了,他大哥十四五就开始干这些活儿了。二小虽然在念书,但既然放假了,在家里也不能一直偷懒,该学着干活了。” 爹都这么发话了,沈禄来只能苦着脸把挑水劈柴的活儿接过来。 晚上吃饭的时候,沈夏来终于明白秋来抱怨的那句,大嫂做饭不好吃,但又总是要抢着做的意思了。 在做饭时,娘也是慢慢教着大嫂,火大了火小了,盐多了盐少了,结果最后上桌的菜别说和娘还有大姐比了,就是连沈夏来沈秋来的手艺都不如。 可见大嫂在娘家bbzl时候是不用做饭的。 不过大嫂愿意学,这已经很好了。作为一个等着吃的,沈夏来自然不会抱怨。 吃了饭,秋来洗碗,沈夏来收拾桌子扫地。 像秋来说的,大嫂很爱干净,平时吃饭大人自然不怎么会洒在桌子上,一般只有寿来吃不利索。 现在寿来一边洒,大嫂一边擦,等沈夏来收拾桌子时,桌子已经很干净了。 今天相处下来,沈夏来觉得大嫂这个人真挺不错的。 不说别的,只拿大嫂和大姐夫相比,大嫂比大姐夫要更好相处。 可能因为传统的男婚女嫁的观念,大嫂是真的把婆家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她是想要融入这个家庭的。 不管是对公婆还是对小姑子小叔子,大嫂都是很有诚意的和他们相处。 但是对大姐夫来说,这是大姐的娘家,但并不是他的家,他的家是他父母家和他与大姐组成的小家庭。 可能大嫂有一些小毛病,但是家里这么多人,哪个没有小毛病呢。只是其他人都是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家人,大家有什么毛病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从大嫂的角度来说,婚后在丈夫不在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丈夫这一大家子,也很难很辛苦。 实话实话,如果是沈夏来的话,让她在陆江南不在的情况下和陆江南的爸妈哥哥姐姐住一起,她是无法接受的,也绝不会答应的。 沈夏来还是很能理解大嫂的难处,家里爹娘也是好说话的,很体谅大嫂。 禄来是不喜欢大嫂让他做家务,不是不喜欢大嫂这个人,不止大嫂,家里不管谁让他做家务他都不喜欢。 秋来是不习惯大嫂的一些行为,也不是讨厌大嫂。 至于冬来,有娘一直盯着她,她也不敢招惹大嫂。 寿来更是家里的开心果,对谁都喜欢,就连昨天被他二哥劈柴误伤,也没生二哥的气。 大嫂是新来的,家里人还不适应和大嫂的相处。而且大哥又不在家里,没有大哥做这个润滑剂,可能相处会有些磕绊。沈夏来觉得,慢慢相处着,习惯着也就好了。 然而,她没想到,适应的过程也很艰难。到了晚上,洗漱后该睡觉了。 也不知是不是沈夏来一回来就先补了个觉,所以晚上不太困。在大嫂的鼾声中,沈夏来是完全睡不着。 她翻来覆去,借着微弱的夜光,想看看时间,但光太暗了,根本看不清楚。 妹妹们都睡着了,沈夏来娘王翠翠甚至也跟着发出了一些鼾声,不过没有大嫂鼾声那么大。 沈夏来努力的跟着大嫂鼾声的节奏,一下一下,希望可以催眠自己,好慢慢睡着。 她的这个方法还是有点用处的,大概在半夜两三点,沈夏来这才渐渐入睡,但也睡得极不安稳。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娘和大嫂就醒了。见她们起床,沈夏来也起了。 今儿是除夕,家里要忙活的事情很多,沈夏来虽然一晚上都没睡好,但也不好睡懒觉bbzl。 而且,她想试试看,如果白天起得早,也不睡午觉,晚上能不能抵挡得过大嫂这鼾声的攻击。 白天先是包了饺子,今年包的饺子比往年更多。原因也很简单,除了大队分的肉,沈夏来拿回来的一些肉票,大哥沈福来也拿回了一些肉票。 不仅是肉票,木材厂过年也杀了一头猪,分了肉。大哥虽然在元旦的时候才正式的接了月娥婶子的班。但他既然已经是木材厂的员工了,自然能多多少少分到一些。 只是大哥上班实在忙碌,腊月二十六回来了一趟,下次再回来怕是得正月初四了。 包好饺子,把饺子直接放篦子上,拿到屋外。这会儿天可冷着呢,饺子这么一放,没一会儿就冻住了。等饺子冻结实,可以放着正月里慢慢煮着吃。 光是包饺子都包到了下午,然后把之前蒸好的馒头包子拿回来一些,再热一热。 炒几个菜,煮点饺子,就该吃年夜饭了。 先盛出一些来,大嫂端着给奶奶送去,等大嫂回来,家里最后一道菜,炖猪蹄也做好了。 这猪蹄还是大队里分给陆江南的,陆江南可以说是今年对大队贡献最大的人,他让大队里有了自己的小学,让大队里的孩子都有学可以上。 所以在分粮分肉的时候,把他应得的分了,还额外分给他一只猪蹄。 陆江南把分来的肉做成了熏肉,放着慢慢吃。至于一只猪蹄,他不爱吃,就送到了沈夏来家里。 王翠翠直接在猪蹄炖好之后,夹出一半来给沈夏来:“二妮,这可是陆知青特意给你留的,你多吃点。” 沈夏来留了几块,把剩下的夹到沈寿来碗里:“寿来吃吧,他最爱啃骨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