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1页(1 / 1)

作品:《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

许培拿着月饼,眼泪落下:“你们还好,和家里人分开也才十多天,而且回家也不算远。不像我,到了建设兵团五年了,回家探亲也只有两次。我爸我妈都老了,身体不好,可女儿不孝,在近前孝敬他们二老都做不到。” 宿舍里几人哭做了bbzl一团,沈夏来的心情也跟着低落了下来。 中秋啊,合家团圆的日子,可是,她的家人是她的家人,但又不是她的家人。 若是什么都不去想,日子也就过下去了。 可有时,沈夏来也还是会有一种孤独的感觉。 幸而她也并不是多愁善感的人,感伤的情绪也总是消散的很快。 只是,现在听着舍友们对家人,对亲人的思念,沈夏来恍然有种置身事外之感。 她慢慢啃着月饼,一口一口的,明明是甜甜的月饼,可不知怎么的,越吃越觉得苦涩。 这时,突然从楼下传来声音:“203宿舍沈夏来同学,有人找。” 沈夏来有些吃惊的从宿舍窗户探出头去看,只见陆江南站在她宿舍楼下,笑着冲她挥手。 这会儿天色已经有些暗了,陆江南站在朦胧的月色中,像是意外之喜般,来到了沈夏来的身边。 沈夏来赶忙披来件衣服,和舍友们打声招呼,下了楼。 小跑到陆江南身边:“陆江南,你怎么来了?” “今天是中秋,我想和你一起过,可以吗?” 沈夏来笑着说:“来都来了,现在问可不可以是不是迟了?不过这会儿时间可不早了,你晚上住哪儿?” “住招待所,放心,我开了介绍信。夏来,咱们先去饭店吃晚饭。” 说着,他又忙问:“你应该没吃晚饭吧?” “没有没有,我差一点就去食堂吃饭了,还好没去,不然错失了下馆子的机会。” 两人相伴着走出校门,学校附近有一个国营饭店,走进去,点好菜。 在等上菜的空闲,沈夏来喝着汽水,和陆江南说:“说实话,你今天来找我,我很意外,也很惊喜,还很开心。” 陆江南眼含柔情望着她:“我本来想早一点来,可是大队长上午去公社了,等他回来时候已经是下午了。问他拿到介绍信,我就往市里赶,没想到来了市里,天也快黑了。” 他以前瞧着沈夏来的时候从没有这么的直接,而且他在今天,在这个时间来找沈夏来,已经是一种表态了。 沈夏来并不傻,自然也猜到了陆江南这次来这里的目的,她有些紧张,感觉手心也开始冒汗了。 “夏来,之前你和我说,不用急,慢慢来。我知道,你并不会因为我只是普通的男知青而瞧不起我。但是我总是忍不住想,如果真的没有回城的机会,我就要一直种地么。我知道你并不在意,可农夫陆江南,又怎么配得上大学生沈夏来呢。而且,我上了高中,学了这么多知识,然后就这么浪费了,我甘心吗?” 沈夏来静静听着。 “你说,如果我继续给报社投稿,可能会有人看到我的才干,但这也只是可能。夏来,这几个月我其实一直在想,我能做什么,我有机会做什么。我给家里人写了信,找了很多书,看了许多报纸。可是,即便是家里人帮我,也得等我下乡满了两年。” “你bbzl今天来找我,可见你已经想出一些办法了?” 陆江南有些不好意思:“也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法子,但是我觉得有些用。最近寿来开学了,禄来他们念了初中之后,寿来没法再跟哥哥姐姐们一起上学了。以前他走累了,哥哥姐姐们会抱着他走一段路,现在他只能自己走着去公社小学。” 沈夏来点点头:“从大队到公社走路得走四五十分钟,对寿来这样的小孩来说,是真的挺辛苦的。” “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而我恰好呢,想起去年看到的一则新闻,说国家要尽快普及农村小学教育。我想了想,咱们大队里的孩子也很多,有的小孩不去公社上小学,是家里舍不得花钱。而有的小孩,则是吃不了上学的苦,每天早出晚归,走那么长时间的路。孩子们年纪小,意识不到读书的好处,所以放弃了。” “你的意思是想在大队里办个小学?你来当老师?” 陆江南点点头:“对,如果在大队里办个小学,孩子们上学也方便。而且学费也可以用工分来代替。至于老师的工资,也还是记工分就可以。” 沈夏来想了想:“有两点你没有考虑到,第一,既然是小学,因为离家更近,又用工分抵学费,那来的学生会更多,怎么说也有几十个。咱们大队可没有空房,如果要盖的话,怕是大队里舍不得出这份钱。第二,如果你这个老师将来回城了,孩子们又该怎么办呢?” “学校的问题我有想过,我是打算自己出钱,在大队里盖个小学。至于我如果回城,那大队里还有很多知青,想来他们也可以继续教孩子们上课。” 沈夏来明白了,陆江南是觉得她现在是大学生了,想让他们身份上般配一些,想出来这么一个主意。 给大队建小学,这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陆江南真的直接盖个小学,反倒不太好。 沈夏来给他出主意:“其实,孩子们上课也都是白天才上,你现在住那房子不是有两间屋子么。如果你想做成这事儿,那不如把其中一间腾出来,白天给孩子们做教室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