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7页(1 / 1)

作品:《穿成年代文精明女配

沈夏来被她这话逗乐了:“姑姑,咱们两个是谁不顾亲戚情分啊?我明明有机会上大学,国家给我分配工作。你呢,你让我放弃这个机会,你顾念过亲戚情分吗?请回吧。” 王翠翠也说:“就是,友娟,你觉得你家元明有本事,我还觉得我家二妮有本事呢。友娟,你还是当姑姑的人,怎么好意思开这个口,你对得起二妮喊你的这声姑姑吗?行了,你快走吧,别在我家呆着了。” 这时,裴元明突然开口:“沈夏来,我给你两百块钱,你能放弃和我竞争吗?” 沈友娟愣了:“元明,两百,咱们家里哪有两百块钱?” 沈夏来摇摇头:“不,我不会收你的钱,你回吧。” 等两人走了,王翠翠忍不住说:“这个裴元明,手里竟然有那么多钱。” 沈夏来说:“一般家庭里对下乡插队的孩子都多有补贴。何况他家里还让他代替他哥哥下乡,对他也肯定会有所愧疚。” “你这个姑姑可真是糊涂,嫁了这么一个瞧着光鲜的人。谁都能看出来裴元明不是真心和她过日子的。平时,裴元明对虎子花花这两个孩子也不见的多好。他们两个的衣服也都是亲戚们送的。你友娟姑姑还想让裴元明去念大学,现在裴元明都不真心对她。等念了大学,有了工作,说不定就和她离婚了。” 沈夏来说:“友娟姑姑自己未必不知道这些,多少人劝过她,可她自已愿意,又有什么办法呢。” “唉,她就是觉得自己能嫁给城里人,裴元明又读过书,所以看低了自己。” 王翠翠又有些发愁的问沈夏来:“二妮,咱们要不要也挨家挨户走动走动?这上大学可是大事啊。” “算了bbzl娘,我有我的打算。” 沈夏来又跑了一趟大队长家,听说这次推荐上大学,有好几个专业呢。 而且,如果申请的话,也可以换专业。 这段时间沈夏来仔细想了想,去读这个大学的利弊。 利的话,当然是可以在这三年里学到不少知识。 弊的话,那就是等恢复高考之后,她这个工农兵大学的学历可能会不被认可。 可是,学历不被认可,只要学到的知识是真的,这不就行了。 沈夏来是个实用主义者,她知道,八零年后,国家需要的人才很多。她左思右想,再想想自己已经有的优势,最后决定,学外语。 外语这个专业,只要是热门的几个语种,在开放后,是绝对的很吃香的专业。 而沈夏来本来就有英语的优势,再学一门其他语言,如果可以的话,学两门三门,那她以后还用发愁什么工作问题。 将来即便这个工农兵大学的学历不被人认可,可学到的知识是实实在在的。 手里有两把刷子的人,就是大学没那么好,那又怎样呢? 何况宁安大学也不是二流学校,放沈夏来那个年代,这可是985,沈夏来当初高考时候,都考虑过要不要报考宁安大学。 而且参加工作后,相比于文凭,还是更看重外语水平,更看重专业能力的。 七八年之后,她可以选择考研,继续深造,在宁安读个研究生,或者去首都读个研究生。 也可以靠着外语优势,争取公派留学的机会。 如果争取不到公派留学,那也可以自费留学。 沈夏来现在还没有想好将来从事什么行业,但多学一些东西总归是没错的。 现在她才十七岁,七八年的时候她才二十二岁,即便这个大学的学历不被认可,依旧还有很多选择。 这么想着,沈夏来觉得去上大学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 反正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的一二十年里,大学生的分配一般都是回原籍。这不单单是工农兵大学,其他的大学也是一样的。 沈夏来是农村户口,哪怕在恢复高考后,她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如果接受学校分配的话,应该也是回了县里。再从县里慢慢做起。 如果她在恢复高考前,转成非农户,成了城市户口,那大学毕业后也是直接分配回宁安。 这么一想,现在读大学,分配后也是回县里或者回宁安,再慢慢晋升,两者区别也并不大。 如果不走分配,自己创业的话,那什么时候上大学更不重要了。 只是沈夏来之前是真没想过走推荐上大学这条路,而且她为了上高中,真的很拼命的攒钱。 这段时间也吃了不少苦,一直让沈夏来充满干劲儿的,就是攒够钱,上高中。 就像是一种沉没成本,为了上高中,沈夏来付出了很多很多。 现在突然知道自己有机会跳过高中,直接读大学。沈夏来反而有些纠结犹豫。 但是,很快,她下定决心。 如果真bbzl的能得到这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那她就去,如果最后大队投票,选出来的人不是她,那她就去上高中,按部就班参加高考。 这么想着,沈夏来拿着一张报纸去了现在的大队长家里。这是她前两天去县里给康康庆祝一百天时候顺便找来的。 李淑文爱看报纸,沈夏来等她看完也跟着看一看,正好她发现了一个很有用的新闻。 “根子叔。” 大队长一看沈夏来,说:“二妮啊,我还想着你什么时候会来。可有不少人来和我打听这推荐上大学,是怎么一个章程,什么人有资格投票,是按户还是按人口。什么人有资格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