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第197节(1 / 1)

作品:《(历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赵恒初见刘娥,那叫一个一眼万年魂不守舍,老爹交代的事情也不做了,饭也不好好吃了,天天跟刘娥在一起取乐。】

【宝宝们都知道铁血强送的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身体拉胯,子嗣艰难,早死的跟绝嗣的皇帝一抓一大把。】

赵祯:“???”

什么叫身体拉胯子嗣艰难?!

刘娥会心一笑。

——真宗的身体的确不太行。

士大夫们齐齐鞠上一把同情泪。

也不知大宋是撞上了哪位太岁,自太宗时期便子嗣不顺,孩子生得多,可死得也多,若不是真宗身子骨好,皇位还真轮不到真宗来做。

太宗的子嗣已这般艰难,到了真宗这一代,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难——只有官家一根独苗苗。

上天保佑,官家在子嗣上可别再出问题了!

——他们老赵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啊!

【真宗跟刘娥待了这么久,也没待出个一男半女出来,可见老赵家的基因是真的不行。】

【虽然子女没生出来,但身体却是吃不消了,连亲爹赵光义都发现不对劲,招来真宗的乳母一问究竟。】

【这一问,便险些没把赵光义气个半死,你爹我在辛辛苦苦治国平天下,你倒好,跟女人一起玩乐!】

【处理掉!】

【赶紧处理掉!】

【要不然你就不是我的好大儿4!】

【真宗不仅是辽国的好大儿,更是赵光义的好大儿,一番纠结之后,把刘娥送回介绍人张耆的府上。】

【张耆是谁啊,人精一个,真宗给退回来,那必须好吃好喝供着啊,甚至还为了避嫌不敢回家住,另外买了一个宅子,跟刘娥分开住,生怕自己跟刘娥沾上关系引来真宗的不满5。】

“娘娘,邓国公张耆到了。”

小宫人踩着小碎步,快步走进殿向刘娥汇报。

刘娥眼皮微抬。

——来得这么快?

看来是在天幕出现的那一刻便做好了自己随时会被召进宫的准备。

天幕说得不错,这人的确是个人精。

刘娥笑了一下,回头看赵祯,“祯儿,我与邓国公有国事要商,你要不要一起过去?”

“既为国事,便由大娘娘拿主意好了。”

赵祯摆了摆手,心思全在天幕上。

——他对国事完全没有兴趣,此时的他只想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

刘娥眸中精光微闪。

很好。

有天幕传颂自己的功绩,又有这样好大儿,她若不学一学武后,那才是辜负彼时的天时地利人和。

没有子嗣又如何?

没有子嗣她一样能为天下主!

作者有话说:

赵祯:天幕是个好东西,我可以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了!

刘娥:天幕是个好东西,没有子嗣我也能登基为帝!

士大夫:????

1:《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初,母庞梦月入怀,已而有娠,遂生后。后在襁褓而孤,鞠于外氏。善播鼗。

2:《涑水记闻·卷六》:龚美以锻银为业,纳邻倡妇刘氏为妻,善播鼗。既而家贫,复售之。

3:《涑水记闻·卷六》:张耆时为襄王宫指使,言于王,得召入宫,大有宠。

4:《涑水记闻·卷六》:美因纳后于太子,见之,大悦,宠幸专房。太子乳母恶之。太宗尝问乳母:“太子近日容貌癯瘠,左右有何人?”乳母以后对,上命去之。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六》:王不得已,出置耆家,耆亦避嫌,不敢下直。乃以银五百两与旻,使别筑馆居之。

第102章 刘娥

士大夫们是不是有病!

【揣摩真宗心意, 给真宗送一见倾心的刘姐,真宗左右为难时,又替真宗把这块烫手山芋揽过来, 让真宗没有后顾之忧,甚至为了避嫌, 还另外买了房子住。】

【咱就是说, 在会做人的事情上张耆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啊!】

刘娥抬眸看张耆。

张耆尴尬一笑, “这, 臣不过是为官家做事罢了,算不得会做人。”

天幕说官家便说官家,说完官家说他做什么?

——尤其是这种见风使舵的行为, 最好是一个字都不要提!

“不,我倒觉得天幕说得很对。”

刘娥摇头, 视线落在张耆因心虚而有些飘忽的眼睛上, “天幕如此盛赞邓国公,必有邓国公的过人之处。”

“没有没有, 绝对没有!。”

张耆眼神立刻不飘忽了,连连对着刘娥摆手,“臣只是做了臣的分内之事罢了,哪里能称得上——”

刘娥却直接打断他的话, “国公不必自谦,国公是怎样的人, 我再了解不过。”

“今日叫国公过来,是想问国公一件事。”

刘娥笑盈盈瞧着张耆,声音不急不缓, “我从一介孤女, 到现在的坐拥四海, 享无边富贵,若以常人来论,我该知足。”

“可是我这心里,却仍有一心愿尚未达成,此心愿压我心间良久,让我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国公是妥帖之人,若知我心愿,则必会帮我,只是不知,国公准备如何帮我?”

刘娥挑眉看张耆,眸光温柔,但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狠厉。

张耆抬手擦了把额头上不知何时冒出来的冷汗。

太后问的不是他愿不愿意帮,而是问他如何帮,这意味着他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可问题是,他是大宋的臣子啊!怎能为了利益背叛官家?

张耆叹了口气,“太后,您这又是何苦呢?”

“您已是万人之上的太后,临朝摄政,号令天下,又何必为了一时私欲,去做那万人唾弃之事?”

“万人唾弃?”

刘娥轻嗤一笑,“不,被世人唾弃的人不是我,而是大宋的官家们。”

“……”

这话让人没法接。

——在天幕心里,大宋官家一个比一个昏聩,除了能给后人贡献笑料外,再无任何可取之处。

【所以真宗登基之后,这么会做人的张耆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刘姐执政的时代张耆过得更不错,仁宗天圣三年,拜为枢密使。】

张耆呼吸微微一顿。

——枢密使?!

太后竟将让他做枢密使?!

这可是他梦里都不敢想的美事!

寇准气结。

——张耆何德何能,竟敢官拜枢密使?!

晏殊心情格外复杂。

——会做人就是有好处,只知溜须拍马的人也能一步登天。

范仲淹被噎得一窒。

——胡闹!简直胡闹!

张耆这种毫无才干之人怎能做得了枢密使?!

【有的宝宝们对枢密使这个官职不太了解,up主这里延伸一下。】

【枢密使一职最早出现在唐朝后期,多为宦官担任,后来战争连连,枢密使又多为武将担任,军政大权一把抓,权力非常大。】

【到了宋朝的时候,宋朝严重的重文轻武让这个官职基本上都是文官担任,权力跟丞相差不多,可想而知这个官职的重要性。】

寇准、晏殊、范仲淹:他不配!

——张耆不配!

张耆捋了捋胡须,莫名心虚。

——虽说他也觉得他不配,但谁能拒绝枢密使的诱惑啊!

那可是枢密使啊,他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凭能力都无法做到的官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