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第190节(1 / 1)

作品:《(历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义安抬手摇着团扇。

长宁脸色顷刻间变得极为难看。

安乐眯眼看了一眼义安。

清凌凤目有些许威胁味道,义安眼皮微跳,态度这才好了些,“天幕把话说得这般明白,祖母这个是活召见裹儿,未必是坏事。”

“你啊,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这……”

长宁仍是一脸担忧,“可是阿耶阿娘和阿兄至今未归,你若是再一去不回,等仙蕙醒了,我该怎么向她交代?”

“阿姐放心,我去去就回。”

安乐拍了拍长宁手背,“祖母乃是千古唯一女皇,心胸见识远超常人,若有人能将她的武周江山延续下去,她未必肯将这人杀之泄愤。”

长宁抿了抿唇。

此时其他公主皆被安乐召集在一起,安乐一个一个看过去,声音不急不缓,“是封户五百的公主,还是开府治事翻手为云覆手雨的亲王,今日之后,便有分晓。”

“但开府治事的亲王也有封户之别,是两千户,还是三千户,便看阿姐们自己的本事。”

李隆基能团结自家兄弟,给她与阿娘致命一击,那么她与她的姐妹们,又为何不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需知郡主也有亲卫,而她们的丈夫们更是不乏掌兵权之人,若能联合起来,未必不能改天换日。

义安郡主眉梢微挑,率先开口,“我有兵甲五十七人。”

“我有七十二。”

“我男人掌兵权,可偷他兵符调集禁卫两百人。”

武延秀不甘人后,“武家也可征集亲卫一百余人。”

“很好。”

安乐瞧了一眼武延秀,笑了起来,“兵贵神速,这些人足够了。”

心腹拿来地形图,安乐圈下几个地方,“要在祖母反应过来之前结束,否则等待我们的便是死无葬身之地。”

她知道有更稳妥的办法,只需耐心再等几年,等到皇位是她阿耶的,她便能名正言顺除去那些人。

但她不想再等,阿耶的身体等不起,李隆基并非坐以待毙之人,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更是随时都能将她置于死地的巨大威胁,变数这般多,她没有选择。

要么身败名裂,要么行掌天下权。

她安乐的一生,注定轰轰烈烈,至死方休。

作者有话说:

安乐:成王败寇,愿赌服输——我从不后悔我贪得无厌的野心。

第98章 安乐公主

将一切威胁诛杀于萌芽之中。

第九十八掌

安乐手上的筹码并不多。

武皇执掌朝政五十多年, 太平公主参与朝政数十年,就连相王李旦也曾当过数年的挂号皇帝,哪怕被幽禁深宫, 私下也曾与朝臣们多有联系,与这些人相比, 她的人脉势力匮乏得可怜。

正是因为这样, 她才不能有半点失误, 因为稍有不慎, 便是万劫不复。

——但她并不后悔自己的举动。

富贵险中求。

她宁愿轰轰烈烈地死,也不愿终日仰人鼻息,等待所谓的万无一失的机会的到来。

夜幕降临, 安乐抬手一挥,“出发!”

是夜, 公主们的亲卫与武家人的亲卫们汇聚在一起, 冲入李唐宗室的府邸。

是夜,无数人在睡梦中惊醒, 张皇失措逃命,然后被卫士们毫不留情斩杀,头颅成为战胜品,被人捧着送入宫门。

是夜, 安乐一身血色,入宫觐见武皇。

【那安乐与韦后有没有更改命运的机会?】

【当然有, 但是极其困难。】

【首先要李显活得时间久,有足够的时间给她铺路。】

【其次是太平公主上官婉儿不会背刺她们俩,不会让她们在睡梦中突然遭遇兵变。】

【然后学习武皇的一视同仁手段, 既然目标是皇位, 那么其他东西都可以割舍, 李唐宗室只剩她们一脉,朝臣们便没有选择,只能拥立她们上位。】

天幕之下,武皇轻嗤一笑。

【但这三个条件极难达成。】

【老李家的男人寿命都不长,太宗皇帝活了五十,高宗李治活了五十五,李显活了五十四岁,属于正常发挥了。】

【武皇家虽然有长寿基因,但这个基因并没有传给李显,而是传给了李隆基,直接让他搞出了安史之乱,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再到后来的黄巢起义,天街踏尽公卿骨,辕门遍挂权贵头,让世家朝臣给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一同陪葬。】

天幕之下,朝臣世家们齐齐震惊——

安史之乱也好,国都六陷天子九迁也罢,乱世之中能人辈出,正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

但后面的黄巢起义天街踏尽公卿骨辕门遍挂权贵头是个什么样的情况?!

意思是他们这些人全部死了?

大唐没了,他们无一生还?!

不,这不可能!

他们怎么可能落到这种下场?!

天家皇室往往会伴随着王朝的覆灭一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但他们是臣子,与天家皇室不同,无论谁当了皇帝,总是需要臣子来帮忙治理国家的,所以他们完全可以改旗易帜,摇身一变从旧朝权贵变成新朝宠臣。

最好的例子是太宗皇帝。

当年太宗皇帝于晋阳起义,打下李唐万里江山,创建凌烟阁,以此纪念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功臣们。

而凌烟阁供奉着的功臣之中,其中便不乏隋朝的旧臣。

所以王朝的更迭对他们这些臣子来讲,只要多方下注,识时务者为俊杰,待新朝建立之后,他们依旧会得重用,而不是伴随着王朝的灭亡而一同消失。

但天幕的话似乎与他们的过往认知完全不同。

这位叫黄巢的反贼似乎完全与他们有深仇大恨一样,将他们与大唐一同杀死——天街踏尽公卿骨,辕门遍挂权贵头,这是何等惨烈的一种场景!

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他们怀疑这是天幕故意恐吓他们的说辞,好让他们支持安乐公主与韦后的上位。

但当惊恐之后的理智回归,他们知道绝无这种可能,天幕像是一个旁观者,以惋惜的口吻诉说着这些惨剧,似乎她与他们一样,并不想见到这种场景的发生。

可惜神通如天幕也无力更改,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幕幕在九州大地上演,然后机缘巧合下,她将未来的战乱告诉他们,好让他们悬崖勒马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似乎就是这样。

她仿佛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她只是单纯对过往历史做出梳理,然后整理其中兴衰成败,形成天幕的方式来警戒后人。

她甚至没有明显的爱憎喜好,无论是武皇韦后安乐公主,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乃至造成安史之乱的元凶李隆基,她都是以悲悯叹息的态度去看待这一切。

她肯定他们的成就,同情他们的遭遇,对于他们做下的荒唐事也并非一味去抨击,而是以旁观者角度去看待一切,抽丝剥茧捋清事实脉络之后,然后无不感慨地说一句,还有另外一种解决方式,可惜他们身在局中不知晓罢了。

而他们,此时也在局中。

更在左右历史棋局的三岔路口。

是拥立胜利者李隆基上位,过上几年舒坦日子,然后他晚年搞出安史之乱,他们乃至他们的家族都给李唐江山陪葬。

是将宗族礼法踏在脚下,承认女子也可以有继承权,能出一位女皇,便能再出一位皇太女,去死心塌地付佐安乐与韦后?

又或者说,他们也可振臂一呼,将武周也好,李唐也罢,一同扫入历史长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也可南面称孤,登基为帝。

但在太平盛世,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好的,不会跟着你冒着杀头灭族的风险造反,这样一来,你造反的队伍都拉不起来。

拉不起队伍,收拢人心更是难于登天。

你想登基为帝,别人也想,谁也不服谁的情况下,只会成为武皇的瓮中之鳖。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武皇对军队的掌控力绝对不是他们所能比拟的。

当初李唐宗室们因不满武皇窃国而举事造反,个个声势浩大,兵锋直逼洛阳,但也个个被镇压,落个尸首分离的下场。

颇得人心的李唐宗室尚落得这般下场,更何况在百姓之中毫无根基的他们?

——造反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造反不行,奉李隆基为主更是自寻死路,那么他们似乎只剩下一条路——

承认安乐与韦后的合法性,让武皇不再是华夏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让九州大地迎来一位又一位的女皇的统治。

“圣人,安乐郡主杀临淄王相王寿春郡王。”

女官小跑入殿,向武皇汇报。

武皇眼皮微抬,目光落在跪在地上的上官婉儿身上,“可惜,今日来的人仍不是二娘。”

上官婉儿一言不发。

——直到今日,直到现在,武皇所期待的人仍是太平公主,而不是与自己又隔一层的安乐。

太平府上的卫士远比安乐多,而她的驸马也是武家人,她若振臂一呼,武家人同样会支持她。

但她没有。

她还在筹划如何除去李隆基的时候,安乐已先她一步出手,将一切能威胁到自己的隐患诛杀于萌芽之中。

——当然,除了她与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