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历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第134节(1 / 1)

作品:《(历史同人)只手遮天女性野心家[直播]

——兄妹三人参与逼宫,圣人不去清算他们已是念在母子之情格外开恩,又怎会护着他们,让他们日后有机会来兵变逼宫?

只怕此时的圣人,已经在酝酿着废李立武之事了。

——李家兄妹三人逼宫,武家人可是半点不曾参与,从头到尾都是她的好侄子好侄孙,两相对比,圣人不偏心武家才是怪事。

而他们兄妹三人一死,下一个便是他们这群倒霉蛋。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以圣人之果决,断然不会留下任何能威胁到自己的东西的存在。

正是因为知道,他们才冒着生命危险来见太平。

太平参与了最后的逼宫,以圣人之毒辣,断然不会放过太平,他们来见太平,说是盟约听太平号令,其实说句不好听的,是来送太平最后一程,毕竟太平是他们这群人中为数不多敢于反抗圣人的人。

“二娘有何良策?”

一阵长吁短叹后,一人无奈问道。

太平眸中精光微闪,“我有一计,乃李代桃僵祸水东引之计。”

“此计若成,必能拯救三兄四兄于危难。”

“二娘快讲!”

“此计颇为简单,待阿娘称帝之后,我们让一宗室改姓武,请奏阿娘废四兄而改立这人为太子。”

“如此一来,武家人的目标便是他,而不是三兄四兄,三兄四兄的性命便能得保。”

“待阿娘年岁已大,对朝堂的掌控不如之前,我们便兵变逼宫,再拥立三兄为圣人,恢复我李唐江山,众人以为如何?”

“……”

这算什么好主意!

简直漏洞百出,毫无可行之机!

圣人又不傻,怎么可能放着儿子侄子不立,去立一个跟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武”姓人?

再者,李显李旦这种亲儿子都遭不住武家人的攻击,一个时不时闹着自杀,一个被圈禁十余年,连枕边人都死得不明不白。

亲儿子尚且如此惨烈,若换成一个没有任何血缘的太子,只怕武家人刚开口,圣人便会大手一挥,直接让这位“武姓”太子抄家灭族。

如果运气实在好,圣人头昏眼花,听信谗言立了这“武姓”太子,这位“武姓”太子又手腕过人,抗住了武家人的攻击,熬到圣人年老体衰那一日,但这么长时间的积累,这位“武姓”太子的力量已不容小觑,他怎会甘心把万里河山拱手相让?

——只怕兵变之际会顺道把李旦李显灭了,自己坐享九州之主。

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说不出半个好字。

——虽执行不了,但太平的确一心为李唐江山,自己顶着被圣人清算也要给大家出主意保住李旦李显,单是这份心思,他们便不好一口回绝。

而太平要的便是他们的不好回绝。

太平抿唇一笑,看向与自己血缘最近又年轻力壮的一位宗室,“六郎,你来?”

“不不不不,我何德何能担此大任?”

六郎立刻婉拒,“二娘还是另寻他人吧。”

——被武家人集火攻击,这是要死人的!

但凡脑子没问题,都不会做这种坏事但全而好事完全轮不到的事情。

“那,二郎,你来?”

“二娘,你这便是强人所难了。”

“圣人素来不喜我,莫说立我为太子了,只怕连我改姓武,她都会觉得我分外晦气让我把姓氏改回来。”

“四郎呢?”

“二娘,你饶了我吧!”

“我上有高堂奉养,下有妻儿老小要养,实在做不来这种九死一生之事啊!”

——无人敢应。

无人站出来保护李唐储君。

太平面上笑意逐渐褪去,“你们便是这样拱卫李唐江山的吗?”

“你们如此懦弱,百年之后有何面目见我阿耶?”

众人尴尬一笑,“非是我等不愿,实是此计难以实行。”

“圣人怎会放着儿子侄子不立,而去立一个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外人?”

“纵然那人改姓武,也不过是权益之计,待圣人百年之后,便会恢复李唐江山,既如此,圣人还不如立三郎与四郎。”

“再者武家人着实奸诈,三郎四郎险些招架不住,若换成其他人,没有母子情分在,只怕不过数月便会被抄家灭族,哪还熬得到圣人年迈?”

“至于圣人年迈之事,则更是不好说——”

“说来说去,你们就是不敢。”

太平冷哼一声,“既然你们不敢,那便我来。”

众人眼皮狠狠一跳,齐齐看向气鼓鼓的小公主。

小公主一腔热血,心中只有李唐,可他们着实懦弱,把小公主气得不轻,所有人都不愿出头,小公主热血错付,破罐子破摔似的说着气话,“你们请立我为皇太女,让武家人攻击我,让我与武家人斗法!”

“左右之前也不是没有斗过,我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护住兄长,便能让在他们的攻讦之下护住自己!”

“待我斗赢了武家人,再将皇位还给两位兄长!”

“如此,你们可还满意?!”

偌大房间陡然陷入安静。

【而我们的太平公主呢,也在这场宫变中大放异彩,彻底迎来自己的时代。】

天幕之上,太平出入朝堂,地位水涨船高。

【宝宝都知道,在女皇执政期间,太平因为以李家人自居而惹了女皇的不喜,前期基本上不让太平接触朝政,哪怕接触朝政了,也是在幕后,而非走到幕前。】

【所以在女皇执政期间,太平的权力并不大,但李显登基之后,情况完全不同,因逼宫有功,太平很受李显的重用。】

天幕之上,太平公主府门口车水马龙,极尽奢靡。

而高坐主位的太平公主,下巴微抬,威势万千,眉眼间已有曾经的女皇的味道。

“怎么,都变成哑巴了?”

太平冷笑,“让你们去,你们不敢,我自己去,你们还不敢?”

“李唐有你们这种宗室,如何斗得赢如狼似虎的武家人!”

“咳咳,二娘先别生气,我们这不是在思考嘛。”

“我觉得,二娘之法可行——”

他的话尚未说完,便被一人打断,“二娘为女人,如何做得了储君?”

“莫说圣人不会同意,天下臣民更不会赞同。”

“正是因为二娘是女人,所以二娘才最合适。”

“因为是女人,她坐不了江山,所以不会日后独占江山而不归还三郎四郎。”

太平手指微微收紧,一口郁气顿时萦绕在心。

——是的,正是因为她是女人,所以大可将这件事交给她,不会有“鹊占鸠巢”的风险。

“而二娘又是圣人之女,颇受圣人爱重,既然圣人能为女皇,那立二娘也非惊世骇俗之事。”

“只要我们这些宗室不反对,朝臣们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件事便能成。”

“而二娘又深得圣人之心,哪怕被武家人所陷害,圣人也会看在母女之情的面子上不会对二娘过多苛责。”

“故依我来看,此事非二娘不可。”

“咦,是这个道理。”

“不错,二娘最为合适。”

“二娘,此计既是你所出,便该由你来做。”

众人齐齐看向太平。

“我?”

太平故作一惊,“我怎么做得来这种事情?”

“你们好会算计!”

太平冷笑,“你们身为李家儿郎不去护佑李唐江山,反倒让我这个出嫁女来冒险,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众人尴尬一笑。

“二娘,非是我等贪生怕死,而是此事非你莫属,旁人断断做不来。”

年长者轻捋胡须,循循善诱,“圣人何等精明?怎会立一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为储君?”

“你是圣人之女,又得圣人之心,只要宗室朝臣们联名请奏,圣人必会立你为皇太女。”

“你们还是歇了这种心思。”

太平没有好气道,“你们大概忘了,天幕说我一手主导兵变逼宫,我如此待阿娘,阿娘怎会留我生路?”

“我给你们出这个主意,不过是想在临死之前再为李唐江山尽绵薄之力。”

“你们倒好,贪生畏死毫无李唐宗室的风骨!”

像是为了印证她的话,她的声音刚落,院内响起小宫人尖细的声音——

“圣人召太平公主。”

众人脸色齐齐大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倒是与太平素来交好的那几人惊慌出声,“二娘,去不得!”

“圣人必是因兵变逼宫之事召你,你万万去不得啊!”

“圣人召见,谁敢不去?”

太平拂袖起身,“你们最好仔细想一想,让谁来执行我的计策,否则今日是我,明日便是三兄四兄,后日便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