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清穿之侧福晋年氏 第65节(1 / 1)

作品:《清穿之侧福晋年氏

“回皇上,贵妃娘娘这是喜脉。”反复确认好几遍后刘院正才说出来。

“既是喜脉,贵妃何故会晕倒,可是食物相克之症?”贵妃有孕的喜悦并没有冲昏皇上的头脑,他让人把年若瑶方才吃的东西全都呈上来,让刘院正一一查验。

相克的食物吃多了就会中毒,刘院正不敢耽搁,立刻检查起来。

“回皇上,这些东西无碍。”刘院正没敢看万岁爷的脸色,接着道:“只是贵妃娘娘这一胎脉象不稳,需要卧床静养一段时日。”

至于为什么怀相不好,刘院正委婉地提到了先帝驾崩贵妃跪着哭了一个月,正常人都受不了,更何况一个怀了身孕的人。

刘院正写下药方,当着皇上的面说明药性,得到皇上点头后才再药方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拿给御药房的太监去抓药。

原本翊坤宫就是后宫独一份的存在,现在更不用提了。皇上让刘院正全权负责贵妃这一胎,怕他压力太大,还特地让庄太医从旁协助。

几位总理事务大臣已经在养心殿等着了,皇上不能再在翊坤宫久待,看着贵妃比以往圆润了一些的面庞,他轻轻用指腹蹭了蹭年若瑶的下巴,“把方才贵妃吃的东西拿来。”

苏培盛不明所以,但还是把贵妃说的薯饼给皇上端过来,他记得贵妃晕倒前就在捣鼓这些吃食。

这些吃的早就放凉了,色泽有些发灰,苏培盛想要提醒皇上这些东西已经不新鲜了,但是想到皇上和贵妃的情分,他决定不多这一嘴。

皇上尝了一块后对春玉说道:“等贵妃醒了告诉她,朕觉得很好吃。”

接着,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贵妃,轻柔地给她掖好被角,才带着苏培盛匆匆赶回养心殿。

贵妃娘娘晕倒前说的话,万岁爷都记在心里。翊坤宫的宫人们神色一震,更加坚信贵妃娘娘在万岁爷心里是独一份的存在。

年若瑶醒来后,身边只有春玉他们陪着。

春玉把皇上临走前的吩咐说了,年若瑶笑了笑,“既然皇上喜欢吃,过两日让小云子做好再给皇上送去。”

红泥拿着一个小荷包塞到小云子怀里。

小云子一整天的心情大起大落,听到贵妃想让他给皇上再做一遍这些点心,本应该欢喜谢恩的时候他竟然愣了,还是一旁的张荣昌推了他一把才谢恩退下。

屋子里的人都散去,只留下春玉和红泥两个人贴身伺候。

“福嘉回来了吗?”年若瑶想到皇上来之前,福嘉已经去找五阿哥和六阿哥了,不知道这孩子有没有被自己吓到。

“回主子,二公主去毓庆宫还没回来,方才还让人传来消息,说要留下来和两位阿哥一起用午膳。”春玉答道。

自从弘曜搬去毓庆宫后,福嘉经常念叨他,姐弟俩在一起这些年头一回分开那么久,年若瑶点头,“快到时间了就让人去接她,省得她在宫里乱跑。”

问完两个大的,年若瑶才想起来自己肚子里还有个小的。前三月见红她还以为是那日子来了,断断续续不规律只当是受了风寒所致。

太医说自己这一胎不稳,不熬过前五个月都不敢保证孩子能不能保住,康熙驾崩之后跪着哭了一个月到底是伤了身子。

幸好这些年自己没断了食补和锻炼,不然以原来的体质,孩子根本留不到现在。有这些年运动锻炼的底子在,这一胎多精心保养,应该问题不大。

年若瑶的心态乐观,但是其他人却不想这样想。

春玉和红泥轮换守夜后特地找了海嬷嬷,担忧道:“嬷嬷,您是有经验的,贵妃娘娘这一胎……”

海嬷嬷如今在偏殿伺候二公主,也注意到了春玉和红泥担心一整天都少露笑脸儿,趁着人少额时候叮嘱道:“贵妃娘娘肚子里是皇上登基后的头一胎,前朝后宫有多少人盯着呢,娘娘表面上心大,内心却细腻敏感,你们二人总是苦着脸,娘娘看到了心里担子只会更重。”

“你们二人跟在贵妃身边的时间比我长,该如何做就不必我多说了。”

春玉和红泥惭愧地点头,“多谢嬷嬷提醒,是我们两个糊涂了。”

海嬷嬷慈爱地看着她们,“你们也是一心为了贵妃娘娘。”

当天晚上,贵妃有孕的消息传遍六宫。

--

景仁宫。

“贵妃这一胎不管是男是女都好。”皇后舒了口气道。

宫里的孩子不多,皇上登基后的第一个皇嗣,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极为尊贵的。

福嬷嬷忍不住叹道:“贵妃娘娘好算计,直接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福嬷嬷话音刚落,皇后脸上的笑意便浅了,“最近宫里传得那些风言风语,本宫略有耳闻,这件事就交给嬷嬷了,把那些嘴碎犯到主子跟前的宫人一律送去慎刑司。”

采薇在一旁沉默不语,福嬷嬷年纪大了,总是仗着自己是皇后娘娘的奶嬷嬷,说一些不知轻重的话。最近宫里传闻先帝驾崩,龙气跑到了贵妃肚子里,看来这些风言风语被福嬷嬷听进去不少。

在潜邸贵妃还是侧福晋的时候,福晋都没有故意刁难过她,现在到了宫里,今夕不同往日,皇后娘娘更不会因为子虚乌有的事为难贵妃。

皇后娘娘这一番话说出来,福嬷嬷往后就没那么容易再进景仁宫内殿了。

福嬷嬷面容僵硬,看了眼皇后平静的表情,扑通一声跪下告罪。

这次,皇后没有让人把她扶起来,语气淡淡道:“嬷嬷年纪大了,以后就在后殿安心荣养,景仁宫的事务交由采薇这几个年轻的丫头吧。”

“奴才谢皇后恩典。”福嬷嬷对着皇后深深地磕了三个头才告退。

主子赏是赏,罚也是赏,做奴才的只能跪下谢恩。

在宫里,主子尊贵,跟着伺候的宫人也体面,到哪儿都有人招呼着。

景仁宫是中宫皇后住的地方,无数宫人削尖脑袋都想挤进来,一个福嬷嬷下去了,还有几十几百个‘福嬷嬷’等着上来。

等福嬷嬷退下后,皇后立刻把人安排上。

有人想借力打力对翊坤宫施压,贵妃这一胎怀的艰难,再受到那么大刺激和压力,孩子就难保了。

皇上这样宠爱年贵妃,却任由这个流言传了那么多天,说明背后这人,皇上也暂且动不得。

既然皇上不准备动手,她这个皇后也只能静观其变。

“采薇,把上次看了一半的册子拿来。”

如今宫里还有那么多位太妃,要以什么样的标准和规格赡养这些太妃,她都得了解清楚。但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框架摆在这里,实际上的出入只能一点一点翻往年的册子去寻。

宜太妃那里总说内务府少了她屋子里的东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把这些当差的宫人训个遍。

宜太妃当年是先帝宠妃,吃穿用度已经超过了妃位的标准,送到她哪儿的东西都是最拔尖儿的,如今和其他几位曾经被她踩在脚下的太妃用一样的东西,总觉得皇帝和皇后在借机羞辱她。

自打皇上登基以来,宜太妃三天两头地这儿疼那儿痒,恒亲王允祺听到宜太妃身子不好急得团团转,幸好他在皇上面前还有几分薄面,皇上大手一挥让人好生给宜太妃看一看。

结果前去诊脉的太医换了一拨又一拨,宜太妃仍不见好转,这下恒亲王也不敢吭声了。

按礼法来说宜太妃是皇上的庶母,需要敬着,皇后那儿也是按照太妃的标准让人送的东西,自家额娘在宫里受不了什么苦。

额娘闹起来的原因恒亲王心知肚明,刚过完年,九弟允禟就被皇上派去驻扎西宁。说是驻扎,实际上和流放没什么区别。

老九得到这个结果归根结底就是当今圣上没登基前,他跟着老八他们闹腾地太厉害了,下手也黑,根本就没想过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皇上对自己颇为宽厚,那是因为自己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出身的太后养大的皇子,将来和蒙古打交道的时候还能用得上自己。

见恒亲王面露犹豫,怕他再念着兄弟情出手帮九爷一把,恒亲王福晋含着泪劝道:“爷就别再掺和这件事了,咱们一大家子的命也是命啊。”

现如今大局已定,老八他们肯定会有被皇上清算的那一天,只是或早或晚而已。

良久后,恒亲王低下头,这个时候保全自己尚且都难,其他人他实在是顾不上了。

第81章

众人再一次来景仁宫给皇后请安,就发现贵妃位子是空的。

“贵妃娘娘莫不是睡过了时辰?”刘答应捂着嘴笑道。

贵妃来景仁宫请安向来没迟过,这次难道是仗着自己肚子里有龙气的皇嗣?

刘答应这话一出口,齐妃立刻接过来道:“贵妃娘娘是个大忙人,哪儿跟咱们一样除了给皇后娘娘请安,就无事可做了呢。”

进了宫,以为皇上会想起她们这些潜邸老人,没想到皇上仍然只守着年贵妃一个人。她们日常除了来景仁宫给皇后请安,聚在一起偶尔斗个嘴,再也没有别的消遣。

裕嫔和郭答应坐在一起,两人仿佛没听见齐妃和刘答应话里的阴阳怪气。

现如今到了宫里,三宫六院那么大的地方,回到自己宫殿就是两眼一抹黑,外面的消息不刻意打听根本不知道。

比如贵妃肚子里有龙气的消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传开了,具体是从哪儿开始传的,大家都不清楚。

齐妃和刘答应平日见面说不了几句话的人,这次心有灵犀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贵妃来,明晃晃地就差给贵妃肚子贴上‘龙气’的标签。

就算现在贵妃本人不在这儿也无妨,这些话兜兜转转总能传到贵妃耳朵里。

齐妃自从进宫后,觉得日子过得越发不如意,皇上只有三阿哥这一个成年的皇子,连个贝子的爵位都没给弘时。

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这几个小的住进了象征着太子东宫的毓庆宫,只剩下三阿哥两头都没捞到好处。

在听到贵妃有孕的消息,齐妃觉得自己呼吸都不顺畅,哪儿哪儿都不痛快。

“听说最近熹嫔妹妹的身体恢复的不错,四阿哥是个孝顺孩子,要是知道他额娘的病要好了,肯定很高兴。”

齐妃突然提到了熹嫔钮祜禄氏,众人都朝乌雅贵人望去。

乌雅贵人抿嘴一笑,眸光带着星星点点的喜意道:“这可是件大喜事,等会儿给皇后娘娘请完安,我就去永寿宫看望熹嫔姐姐。”

关于四阿哥不是乌雅贵人亲生这件事,齐妃明里暗里挤兑过好多回,每一回乌雅贵人都是含笑应对。

齐妃狗咬兔子一嘴毛,冷冷地瞥了乌雅贵人一眼。四阿哥背后没有了乌雅氏一族,在诸阿哥里的出身就是最差的了。

即便是学业上远超其他阿哥一大截,身后没有强大的母族和妻族支持,将来也难以走远。

偏偏乌雅贵人和四阿哥互为救命稻草,都死死抓住对方不放,齐妃想了许多法子都无济于事,只能偶尔拿出熹嫔来说事,时不时恶心一把乌雅贵人。

等皇后出来,众人才知道贵妃那边早就得了皇后的恩典,如今正在翊坤宫安心养胎。

齐妃脸上的笑容一僵,什么皇后的恩典,分明是皇上心疼贵妃。贵妃被皇上纵得不知天高地厚,皇后竟然还愿意忍着?

齐妃打量着皇后的神色,提到贵妃这一胎有些不稳时皇后语气隐含着担忧,哪里像是和贵妃起了龃龉。

贵妃这些年即便是盛宠,也从未做过逾越本分的事情,这样懂进退的人如今进宫成了贵妃,也只是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没有仗着家世和宠爱和自己这个皇后叫板。

皇后看在这么多年的情分上,愿意帮着贵妃说几句话,也会在后宫嫔妃面前维护贵妃。

皇上登基的第一年,前朝政务繁忙,后宫的宫务也不少。坐了一会儿后,皇后就叫散了。

按照位份,贵妃不在,嫔妃中就属齐妃最高。齐妃第一个跨出景仁宫大门,剩下的嫔位、贵人和常在打赢才鱼贯而出。

乌雅贵人和刘答应一道往回走,低位嫔妃要想给皇后和太后等人请安,只能靠着两只脚走路。

“贵妃这样的好命,咱们可没有。”刘答应的语气不自觉带了酸味。

这些年贵妃独宠,众人习惯了却并不代表能想得开。

乌雅贵人道:“哪有什么好不好命,贵妃若是没有这样显赫的家世,待遇和齐妃也大差不差。”

齐妃当年可是为皇上生过三子一女的人,进府的时间比年贵妃早了十几年,在潜邸同为侧福晋,进了宫后一个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贵妃,另一个是不上不下的妃位。

明年选秀宫里要进新人,皇上和皇后肯定不会让新入宫的秀女压了潜邸的老人一头,肯定要给她们这些人升一升位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