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第134节(1 / 1)

作品:《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李氏回来就被公婆给了个下马威,心里气的难受,不免把怀孕的儿媳忘到了脑后。这会经绵绵一提醒,赶紧说:“你这孩子忒老实,既然身子不舒服怎的不早说。”

说着,推了一把玉达:“还在那杵着干嘛?快带你媳妇回房休息。”屋子前些天就派人回来打扫过了,被褥也是从城里带回来的,铺好床就能直接睡。

冯氏她们也懒的在这里看公婆脸色,带着儿女们都回了自己屋子。

刚回去,柳氏就带着孩子过来了。

她去年刚生了一个女儿,今年还不到一岁,正是好玩的时候。

这两年,四房两口子都长进许多,跟三个哥哥家的关系也改善了不少。

柳氏生怕其他几房把公婆出的幺蛾子记在自家头上,赶紧过来解释:“我看,这事儿一定是婆婆的主意,李家人没少在后头撺掇。这阵子他们来的可勤了,以前一年都来不了那么多次。”

“难不成他们家还不死心?”冯氏听了直皱眉。上回达哥儿成亲的时候,大房那去了不少亲戚。

其中就有李氏的娘家人。

李家是婆媳俩人共同的娘家人,觉得自家比其他亲戚高了许多,事事都要争先不说,听说小云姐俩没有说亲,还把主意打到了她们姐妹头上。

当时就被冯氏好一顿排揎。若只是家穷一点,孩子人品好知道上进也可以考虑。关键李家老少几代就没个成器的不说,一个比一个不像话。

仔细算起来,自家婆母在李家众人里都算是很讲道理的了。

毕竟她顶多就是窝里横,从来不会在外场上丢人。李家其他人就不一样了,基本的礼义廉耻都有点不顾。

成亲前天新娘子晒嫁妆的时候,就有李家人摸到了新房里。要不是绵绵特意派了几个丫鬟去帮忙看着,差点丢了嫁妆!

就这样的人还想娶陈家闺女?别说周氏了,就连李氏都觉得不可思议。

婚礼办完,李家人还想赖在陈大家多住几天的,被李氏安排人连哄带骗的弄走了。她自个都是娶儿媳的人了,还能怕娘家人威胁不成?

李家人差不多就是被赶走的,她们妯娌的意思都表达的很清楚,陈家不可能把闺女嫁到那种人家。原以为他们应该死心了,没想到竟然反过来撺掇老李氏出头。

冯氏想了想,冷笑道:“我倒是瞧瞧她们想弄什么幺蛾子!”

“这……”柳氏有些迟疑:“婆婆要是真耍起横来……”

冯氏微微一笑:“真要那样,我不介意让婆母大人了解一下如今到底是谁在当家!”

她说这话的时候神情很是平静,甚至带着微笑,可柳氏无端的就觉得后背一凉,心道幸亏咱家没有跟着瞎掺和。三嫂两口子能在县城折腾出那么大一片家业,哪里是什么好惹的?

前几年那个姑奶奶拖家带口的来闹事,最后怎么样?听说一个表叔连命都搭上了!婆婆也真是的,都七十好几的人了,颐养天年不好么?非要闹什么幺蛾子。

“好了,大过年的,先不说这些丧气话了。我从城里带了不少点心瓜果回来,一会你带份回去,待客或者送人都挺好的。”冯氏笑着说道。

只要老四两口子识趣,她不介意漏点好处给对方。

柳氏的女儿叫玉绫,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这是随了绵绵的名字。当时柳氏倒是跟冯氏提过这茬,说是觉得绵绵挺有福气,想让女儿沾沾姐姐的福泽。

冯氏和绵绵对此都无所谓,同宗姐妹,名字相似太正常不过。

绵绵记得去年见到小堂妹的时候,对方还是个有些红瘦的小婴儿。今年一看,已经长的白白胖胖,有点小美女的样子了。

而且小孩子的脸蛋滑滑嫩嫩的,小堂妹还有俩酒窝儿,绵绵忍不住拿手指在她的脸上戳了两下。

然后笑道:“怪不得大家都喜欢捏小孩子的脸蛋,实在太好玩了。”

冯氏忍不住熊她:“绫姐儿是小孩子,难不成你也还小?别总戳她脸,小心弄红了。”

乡下孩子皮实,比绵绵粗手粗脚的大有人在,柳氏见她肯逗女儿玩,喜欢都来不及又怎么会生气。赶紧笑道:“没关系的,让她们姐俩玩去。玉绫这孩子年纪虽小脾气大着呢,不是对谁都能笑的这么欢的。跟绵绵玩的这么好,说明姐俩有缘。”

绵绵笑笑没有言语,有没有缘她不知道,这个小孩子挺好玩倒是真的。

二房一家子直到傍晚的时候才回来。

冯氏在门口接着周氏,忍不住问:“二嫂,你们怎的回来的这么晚?”

周氏有些自得的笑了笑:“本来晌午要走的,于家那孩子送了好些东西去。大过节的,想着他过年要自个过,我跟他爹就留他吃了顿午饭。这一耽搁,下午走的就有些晚了。”

“哟,看来这小伙子对小霞还挺上心啊。”冯氏笑着打趣一句。

周氏也很高兴:“是啊,总算解决了一个,我这心头也松快一半了。”

冯氏挽着她的胳膊小声嘀咕:“按理说大过年的不该扫你的兴,可家里有人不肯安生,我觉得还是提早知会你一声。小云的婚事趁着过年走亲访友比较多,有合适的抓紧定下来……”

说着,就把公婆闹着要去城里和李家人在背后撺掇的事给说了。

“还有这事?”周氏也觉得很膈应:“李家那几个小子哪有一个成器的,别说家里现在好过了,就是以前穷的时候我都瞧不上他家!”

“谁说不是呢!”冯氏重重的附和道:“不过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家子人又不在乎什么名声体面,就怕他们撺掇着老人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等过完初一,陈大径自拍板:“爹娘不是想去城里吗?那就跟我们一起走,我是长子,你们既然不愿跟着老四,就跟着我住吧!”

没想到老太太竟然不同意:“那不行,你们兄弟好几个呢,不能光祸害你们家。上回去住了你们家,这次轮到老二家了。我还没住过老二家呢,说不定哪天就蹬腿了,死之前总要去住一住。”

绵绵心里笃定,这老太太又要出幺蛾子啦!

为毛她竟然有点兴奋呢。

难不成,是大过年闲的?

第271章 巧合

听了这话,陈家兄弟几个都皱起了眉头。

陈大刚想说什么,就见周氏笑着张嘴答应了:“好呀,娘既然想去我们家那就去吧,正好也让我好好尽尽孝道。”

咦,二伯母葫芦里卖什么药呢?

绵绵有些疑惑的看了眼周氏,只见她脸上笑盈盈的,半点没有不情愿,像是发自内心的欢迎婆婆去住似的。

她又看了眼老娘,冯氏冲她眨了眨眼,绵绵心里就有底了,看来老娘应该是跟二伯母商量好了对策。要不老娘不能这么淡定,毕竟,照着老太太的说法,折腾完了二伯家,下一个就轮到自家了。

到时候别说老娘会不高兴,就是自己也不怎么乐意。

老太太可能是没想到二儿媳能答应的这么痛快,还以为用“孝道”拿捏住了儿子儿媳们,神情当即就傲慢了起来。心道,早该听娘家嫂子的话,好好治治这些不孝子孙了!

看到老太太得意的神情,绵绵有些无语的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这人哪里来的自信,觉得可以凭婆婆的身份拿捏住二伯母。要知道,当初因为这个“好婆婆”二伯母可是没了一个孩子。

绵绵不信丧子之痛可以那么轻易抹杀,尤其如今的二伯母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唯唯诺诺的小媳妇。

难不成老太太忘了人家的娘家哥哥是县丞老爷了?

“那我们明天就走吧,反正咱家也没什么亲戚过来,我娘家的人到时候直接让他们去城里做客吧。”老太太似乎不知道什么叫做适可而止,更加得寸进尺了。

“行,娘既然想早点去城里,那我们就早点去。”周氏依旧答应的很痛快。

然而绵绵总觉得二伯母淡定的表情下蕴藏着极大的风暴。

看到老太太兴高采烈的去收拾行李,绵绵心里忍不住替她点了支蜡,希望这位老太太不要太折腾。

等散了之后,绵绵忍不住问冯氏:“我二伯母打的什么算盘,怎么那么轻易就答应了爷奶的要求。”

冯氏也有些想不通:“谁知道,她既然敢答应肯定是有所准备,你小孩子家家的不要管那么多。”

“我这不是替咱家担心呢!”绵绵不悦的扁扁嘴。

哼,哄她干活的时候就说“你是大姑娘了”。一遇到事情了,又成了“小孩子”。

爹娘的嘴啊,真是骗人的鬼。

二房那边,小霞忍不住拉着小云去问周氏:“娘,你怎么想的,怎么这么轻易就答应让爷奶住到咱家去?”

“我不答应有用吗?到底是你爹的亲生爹娘,总得顾着他的面子。”周氏回答的滴水不露。

小霞皱皱眉:“可是……”

“行了,这事都已经当众定下了,肯定不好更改。你们小孩子不要管那么多,有那功夫多做点女红,指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周氏叮嘱女儿道。

小霞听出了周氏的言外之意,脸颊有些绯红:“娘,正月里不能动针线呢。”

周氏摆摆手:“那就去找绵绵玩去,没事别在这烦我。”

看到她神色有些不好,小霞吐吐舌头,拉着小云来找绵绵了。

看着俩闺女走远了,周氏的脸色变的沉重无比,双手忍不住握起了拳头。幸亏她手里攥的只是帕子,要是换成别的,这会怕是已经被捏成渣渣了。

绵绵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带着俩堂姐玩到深夜才睡。

第二天,她还在做着香甜的美梦呢,就被一阵撕心裂肺的哭闹声给惊醒了。

“外头怎么回事啊?”绵绵揉着双眼坐了起来。

听到动静,翠芽麻溜的抱着衣服跑了过来:“姑娘醒了就快起来吧,好像是老太太娘家兄弟没了,报信的刚走。”

纳尼,怎么会这么巧?

前脚刚敲定了今儿俩老人去城里,今天老太太的娘家兄弟就走了?

这也太巧了。

想到昨天周氏淡定的神情,绵绵突的觉得心里有些发毛,不会是二伯母做的吧……

当然这事绵绵也只敢在心里想想,嘴上是不敢说半个字的。

听说爹娘已经都去了那边,绵绵赶忙穿戴好,连脸也来得及洗,就匆匆跑过去了。

走到老宅门口的时候,正好跟冯氏撞了个满怀。

“毛毛躁躁的,什么时候才能变稳重?”冯氏不满的翻了个白眼。

绵绵挽住她的胳膊:“我这不是听说出事了吗,心里担心祖母的身体,毕竟她老人家年纪大了。”

大过年的陈家突然传来哭声,这街坊邻居谁不膈应,都在附近探头探脑的打听呢。

当着外人的时候,绵绵可是很会装样的。

冯氏的演技也不赖,虽然心里直呼痛快,面上却带着十分忧伤的表情叹道:“还不是李家庄你舅老爷,昨儿初一嘛,晌午跟村里人多喝了几杯,晚上怎么也叫不起来吃饭,一探鼻息才知道人没了。这不今天天还没亮,那边就送帖子来了。”

说着,拉住绵绵的手往自家走:“你奶哭的太伤心,晕过去了。我想着给她炖点参汤,等她起来喝。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可得好好保养着。”

正在蹲墙根的邻居们听了,心里都夸冯氏这个做儿媳的孝顺,还给婆婆炖参汤喝。

昨儿下午老李氏可是对半个村的人都说了自家老两口要去城里的事,惹的人人羡慕。陈家老两口怎么那么有福呢,儿子能干不说儿媳们也一个比一个孝顺!

“那我帮您。”绵绵从善如流的跟着冯氏回了自家屋子。

一进屋,绵绵就憋不出了:“娘,到底怎么回事啊?”

冯氏叹息一句:“就那么回事呗,李家那个老爷子喝酒喝大了睡了过去,旁人以为他喝醉了也没管,等晚饭时候叫不起来了才知道不好。听说他家老婆子当场就晕了过去,这会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这大过年的,也太不巧了。”绵绵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