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第74节(1 / 1)

作品:《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爹,你要去济州?”午饭时听到这个消息,腊梅姐弟俩都很吃惊。

已经做好决定的陈大很是光棍:“难得你们三叔不嫌我累赘,我也跟着去涨涨见识。”老三说了,好容易去一趟不能空着手去,他们准备贩点茶叶什么的带过去卖。若是运道好,达哥儿娶媳妇的钱就能挣出来了。

虽然比较突然,但绵绵也没什么抵触心里,冯氏也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很快就帮陈三收拾好了行礼。

老爹动身前,绵绵看到了他进的货,竟然是茶叶。可济州那边离南边比自家还近,千里迢迢的带茶叶过去能卖的了吗?

第139章 周氏难产

绵绵不由的跟老爹讨教了起来,陈三一听,呵呵笑道:“你爹我带的是咱们这的龙城绿茶,茶香浓郁,跟南边的茶不是一个味儿。济州府那边的人也爱喝这个。”

冯氏在边上补充道:“你就放心好了,你爹之前去过济州,不会赔本的。”

原来是这样。

绵绵砸咂舌:“我竟然不知道咱们这还产茶叶。”她前世喝过崂山绿和日照绿,还真没听过什么龙城绿茶。

不过北方的绿茶跟南方绿茶味道还真的不太一样。

像是西湖龙井、碧螺春什么的前世她真喝不惯,太淡了。

倒是岩茶、普洱什么的比较合她的口味,这辈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喝到武夷岩茶。

相对于绵绵一家的淡定,老宅对陈大出门的反应就比较大了。

李氏忧心忡忡的搓着手道:“那什么济州府那么远,没事去那干嘛……”

陈大说道:“男子汉志在四方,这回老三好容易肯松口带着我,我要是不去,他以后做生意不带我了怎么办?”

“这……爹,你看……”李氏见丈夫心意已决,只得向公公求救。

老爷子磕了磕烟斗道:“既然你都下了决心,那就去吧。老三年轻时也是走南闯北过的,你跟着他出去见识见识也行。不管挣不挣钱,在外头别生事,小命要紧。”

陈大点头应下了。

听了公公这话,李氏却更愁了。

看着她愁眉苦脸的样子,老爷子劝道:“老大是去做正事,又不是去上刑。如今太平盛世的,不会有事的。”

说到这里,老爷子想起当初三儿子刚出门闯荡的时候还不大太平,那时候他也就十来岁的年纪。现在回过头想想,老三那时候怕是吃了不少的苦头,难得他没记恨自己这个当爹的,以后还是对他好一点。

陈大走之前特意来看了看儿子:“我们这一来一回至少要二十天,你好生在这里读书。我跟你二叔说好了,到时候他会照应你的。”

“爹,您放心好了。我去年考过一次,已经很有经验了。山高路远,您一路上要保重身体……”

绵绵则没那么伤感,她还笑着嘱咐老爹:“爹,到了济州,要是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记得给我带些回来。甭管是胭脂水粉还是香囊扇子,闺女我都不嫌的。”

“好好好,别人都不带,也得给我大闺女带些好玩意儿啊。”陈三笑着答应。要是不带,这闺女还不定怎么折磨他呢。

当然,闺女她娘那是更加不能落下的。

送走了老爹和大伯,绵绵一家重新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这两天,她和腊梅都忙着给各自的老爹收拾行李,也没顾上出去玩。

今天看外头太阳挺好,绵绵就拉着腊梅出门了:“我先带你去二伯家认认门,正好去见见二伯母,她好像快生了呢。”

两人到了陈二家门口,绵绵看着静悄悄的院子有些纳闷:“奇怪,今儿怎么这么安静?这堂屋的门怎么还开着,不怕进风吗?”

说着,绵绵率先走了进去。

一进门却看到二伯母躺在地上,气若游丝。

她赶紧扶起周氏的头摇晃道:“二大娘,二大娘,你醒醒啊!”

可是周氏却毫无反应。

绵绵急的四处环顾,二伯和小云小霞竟然都不在家,就连那个刘嫂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时,腊梅掀起周氏的裙子看了看:“呀,二婶子羊水都破了,估摸着是疼晕过去了,得赶紧找稳婆来。”

想到上回见过的稳婆,绵绵赶紧道:“你在这守着二大娘,我去找稳婆,再顺带喊我娘。”

“行,你快点,这事可不经耽搁……”腊梅朝着绵绵的背影喊道。

绵绵出了胡同,看到几个有些眼熟的孩子在那玩跳绳,一下抓住一个最大的男孩子,把荷包里的几块糖果塞给他:“好弟弟,劳烦你帮我去周记酱菜铺送个信,就说陈二娘子难产,让我娘带着人参来救命。回头姐姐请你吃点心。”

说完也顾不上男孩的反应,直直的往稳婆家跑去。还好上次见到那稳婆的时候,绵绵问了她家住哪条巷子,这会不至于抓瞎。

那个男孩还没反应过来,倒是旁边一个女孩子推了他一把:“愣着干什么,你快去啊,难产可不是闹着玩的,会出人命的。”

听到人命二字,男孩连忙拔腿就跑。

绵绵家的酱菜铺如今在县城就没有不知道的,他脚程快,倒是比绵绵先一步到了酱菜铺子。

听到周氏难产,冯氏也顾不得铺子了,连忙回家取了参片往二房赶来,玉宽哥俩也跟着赶了过来。

她们到的时候,周氏已经被腊梅掐人中掐的清醒了些,刚在她的搀扶下艰难的爬到了炕上。

冯氏看到周氏气息微弱的样子,赶紧把带来的参片给她含了一片:“二嫂,稳婆一会就到了,你可得撑住啊。”

腊梅很有眼色的去厨房刷干净大锅烧起了热水,玉达也来帮忙。

玉宽则被冯氏打发去周家叫人去了,小云小霞不在家的话大概率是在周家。

一路飞奔,绵绵觉得自己两辈子加起来也没跑的这么快过。

等到了巷子口,她也顾不得礼貌不礼貌了,径直钻进一户人家打听了稳婆的住处,然后拽着稳婆就往二伯家跑。

“哎呦,慢点小姑娘,小心我的家什……”

绵绵一边跑一边喊:“大娘,人命关天,不能再慢了。”

到了陈家,稳婆一摸周氏的肚子皱着眉道:“前两天我来的时候还好好的,这会怎么摸着胎位有些歪了,你嫂子是不是摔着了?”

绵绵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这会还在院子里调息。

腊梅嘴快的回道:“我们来的时候,二婶就倒在地上,应该是摔倒了。那会她都晕过去了,我掐了好半天她才醒过来的。”

说着指了指地上的一摊炉灰:“刚才就倒这里了,羊水还破了,我刚拿灰盖住了。”

稳婆也顾不上回话了,一心一意的给周氏按着肚子,抬头嘱咐:“赶紧准备点热水。”

绵绵刚把气喘匀,正要进去看看情况呢,就见老娘和堂姐都出来了,忙问:“怎么样了?”

第140章 产子

冯氏有些担忧的摇了摇头:“不太好,对了,你赶紧去烧点热水,一会要用。”

腊梅忙道:“热水已经在烧了,我哥看着火呢。”

“还是你细心。”冯氏夸了一句,刚才侄女貌似提过一句,不过她脑子乱哄哄的都给忘了。

玉达把炉灶烧的很旺,很快水就开了。

冯氏不让她俩进去,自己端着热水进了堂屋。

姐俩担忧的站在院子里,听到周氏一阵一阵的嚎叫,绵绵的心也跟着一颤一颤的。

没一会儿,周太太急匆匆的坐着撵车过来了,后头还跟着满头大汗的姐妹俩和那个刘嫂。

她来不及跟绵绵姐俩说话,急匆匆的领着刘嫂进了屋子。

绵绵刚想说你们身上灰扑扑的先别进去的好,还没张嘴,人已经进屋了。

“怎么样了?”周氏询问道。

稳婆来不及搭理她,一边按着周氏的肚子一边喊道:“快了,我摸到头了,再使把劲……来,一二……”

一刻钟之后,周氏突然用力嚎了一声,然后接着觉得有什么东西从身体里涌了出来。

“出来了。”稳婆惊喜的喊了一声,很有经验的倒提起孩子的双腿“啪啪”打了两下。

冯氏眼尖的看清楚了,忙对着周氏道:“是个男孩,恭喜二嫂了。”

听了这话,周氏欣慰的笑了笑,脱力的身体感到万分疲倦,很快就睡了过去。

小孩的啼哭声传到院子里,绵绵觉得提在胸口的心脏总算回归了原位。

“生了生了!”腊梅兴奋的拉住她的手。

小云小霞也相视一笑,接着小云有些忧心的嘀咕:“也不知道是个男孩还是女孩。”虽然她私心里觉得妹妹也很好,但还是很清楚爹娘想要儿子的心思。

正好冯氏端着盆脏水出来,小云很有眼色的上前接过铜盆:“三婶,我娘生了弟弟还是妹妹?”

冯氏笑着说:“菩萨保佑,你们有弟弟了。”

“我们有弟弟了。”小云和小霞姐妹俩喜不自禁的抱在了一起,连盆里的水流出来都没注意。

冯氏摇头一笑,然后又进了屋子。

没一会,周太太带着刘嫂送稳婆出来了。

等把稳婆送走,绵绵又听她嘱咐刘嫂:“刚生了孩子不能大补,你赶紧去熬点小米粥,放点红枣,等你家娘子醒了正好喝。”

刘嫂答应着,自去忙活了。

到了这会,周太太总算是松了口气,刚才可吓死她了。孩子出来的时候身上有些发青,稳婆说了这是在肚子里憋久了的缘故,要是再耽搁上一刻钟,怕是要一尸两命了。

她一抬头,正好看见了绵绵跟腊梅。

周太太招招手,把俩人叫到跟前:“我都听说了,今儿多亏了你们姐俩,要不然我可闯大祸了。”

今天她在家里招待城里富贵人家的太太小姐,因人手不够就把刘嫂叫过去帮忙。后来又想着让外甥女见见世面,所以把小云姐俩也叫了过去。

原想着吃完午膳就把她们送回来,没想到一小会的功夫就出了这么大的事。

幸亏小姑子福大命大,平安生产,万一出什么差错,她男人还不得怨她一辈子。

这么想着,周太太径直褪下手腕上的一对金镯子给姐俩一人一个套在手上:“真是要谢谢你们俩了。”

绵绵知道这镯子还有封口的意思,收了这好处,日后对着她家二伯,一些不该说的就不能说了,所以很干脆的收了下来:“多谢舅母厚赏。”

腊梅震惊的看着手里的金镯子,半晌没有回过神来。她以前听说三婶有个金镯子但一直没见过,心里却是眼馋了好久的。

眼前的金镯子不粗不细的,上头还刻着精致的花纹,她心里喜欢极了,但也知道这玩意不是一般的贵重。于是拿求救的眼光看向绵绵。

绵绵安抚的拍了拍腊梅的手:“没事,周家舅母一向大方,给你你就安生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