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第66节(1 / 1)

作品:《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

听了老板的话,福金和小桃都冲绵绵挤眉弄眼的。

“嗨,跟你个小姑娘说这些有什么用。”老板失笑道:“最近那书挺吃香的,你要是不想抄书的话,把家里那本拿过来,能比平时多卖一两银子。”

第123章 凉皮方子

绵绵当然不会做这样杀鸡取卵的事,她把小桃拉到一边商议:“要不就抄于阁老的游记吧,那本书字数不是太多,紧紧手的话一个月就能抄完,可以挣八九百钱。”

而且这本书她家里有,也不用再交押金了。

小桃忙不迭的点头。

绵绵虽然抄这书抄的有些腻味,但既然这书如此吃香,那她就勉为其难的再抄一遍。

她把家里那本让给了小桃抄,至于自己,只好再让哥哥去叨扰一番冯师兄了。

不得不说,书还真是个好东西,每当遇到一些微妙时刻都能被拿出来当借口。

福金有些沮丧的嘟着嘴说:“你们都有事情干了,我怎么办?”

她还是很喜欢跟绵绵、小桃在一起玩的。这俩人不熟的时候看着都有点不好接近,但熟了之后就会发现,两人一个温和聪慧一个豪爽大方,都是很好相处的人。还都喜欢吃好吃的,几人在一起吃吃喝喝的,谁也不会笑话谁。

之前那些所谓的闺中密友表面上跟她好的跟姐妹似的,背地里没少拿她的身材说事。

而且,这两人从来不会刻意占她的便宜。

小桃回道:“这有什么,你反正也是闲着,干脆跟我们一起抄书好了。”

福金思考片刻后点了点头:“那好吧,我跟你们一起。”

虽然她不是很缺私房,而且抄书也会有点累,但好不容易找到两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她是不允许这俩人抛弃自己的。

于是三人又商议了一番,决定以后每天放学之后都在教舍里抄一个时辰的书再回家。

午饭,稍晚一些也无妨。

就这样,在绵绵童鞋的极力鼓动,不,是鼓励之下,小桃和福金也走上了抄书赚钱的不归路。

女人,不,女孩子一旦尝过了自食其力的甜头,很容易就上瘾了。

商议好这事,天色也不早了,于是大家便各回各家了。

绵绵去巷子口的肉摊割了一块猪肉,即使中午已经吃过了解馋的手扒羊肉,但她心里一直还念叨着香喷喷的煎茄盒。

回到家的时候何文谦已经走了,玉宽在院子里看书。

绵绵莫名的松了一口气,不知道为什么大哥的那个同窗给了她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尤其是中午吃饭那会,对方打量自己的眼神让她觉得很不舒服。

看到妹妹手里提着一块肉,玉宽笑着问:“晚上做什么好吃的啊?”

绵绵回道:“准备煎茄盒,哥,你那同窗走了?”

“走了有一会了。”一想提起何文谦,玉宽就有些郁闷。

本来还好好的,结果小妹走的时候一句让他洗碗的嘱咐似乎是惹毛了他,抓着自己唠叨了一大通“君子远庖厨”的话,话里话外表达的意思都是小妹如何的惫懒不贤,出去逛街也不对……

他嫡亲的妹妹,小心呵护还来不及,怎么舍得数落!他爹娘都没嫌过妹妹呢,你一个外人嘀咕什么。

以前怎么没察觉何兄这么迂腐,亏他还起过把小妹嫁到何家的心思,简直是瞎了眼……

绵绵没有注意到宽哥的异常,她回来洗了洗手就开始忙活。

先把猪肉清洗剁馅,然后加入调料放在那里腌制。

趁着这个功夫,她又去摘了几根茄子,割了一小把韭菜。

韭菜择洗干净切成粒放到腌制好的肉馅里,加些韭菜可以增加馅料的鲜味。

然后把茄子洗干净切成一厘米宽的小段,塞好馅料,再裹上调好的蛋糊。

最后放到平底锅里用小火煎,等两面金黄的时候就好了。

加了韭菜之后,茄盒的香味更加突出。

玉宽被这香味触动,书也不看了,径直跑了过来:“这么快就做好啦!”

绵绵已经煎好一锅,金黄的茄盒摆在黑色陶盘里显的更加诱人。

她夹给哥哥一个:“先尝尝味道,我觉得盐放的有点多。”

玉宽毫不客气的咬了一口,烫的舌头都麻了一下,但还是呵着气夸道:“真好吃,我吃着一点也不咸。”

好吧,这哥们跟自家老爹都是口重的,他说正好,那对自己和冯氏来说就有点稍咸了。

她给自己也夹了一个,一口咬下去,首先就是焦香酥脆的感觉,再细品,馅料的香嫩鲜美配上茄子的软糯,让人欲罢不能。

味道果然有点偏咸了,等会多喝水吧。

过了会冯氏抱着安哥儿回来了。

绵绵看到娘亲一手抱着孩子另一手还提着些东西,有些心疼的建议:“娘,咱家现在也不缺钱了,要不你干脆买个小丫鬟使唤吧。您瞧您,最近都累瘦了。”

“哟,我闺女心疼她娘了。”冯氏打趣一句,又看着院子叹道:“就咱家这点地方,住咱们一家子都快挪动不了了,再添了人睡哪?再说,现在我白天多在铺子里,有人给做饭看孩子,也没那么累。”

主要这附近的左邻右舍都是一般百姓,她们家天天荤腥不断就已经很惹人非议了,再添上丫鬟仆妇,估计会被唾沫星子给淹死。

不过,眼瞅着大的俩孩子都长大了,也是该考虑换个宅子了。

“行了,先不说这些。”冯氏在院子里的凳子上坐下:“你过来,我正好有事跟你商议呢。”

绵绵有些意外:“跟我商议?什么事啊?”这家里大事小事一向不都是您说了算嘛。

“有人想买咱家的凉皮方子。”冯氏摇了摇扇子说道。

绵绵一下把眼睛睁大了:“买凉皮方子?”

她先是窃喜,终于有人意识到姑奶奶的聪慧了。

不过紧接着皱起了眉头:“不行,这方子是咱们的下蛋母鸡,给多少银子都不卖。今年卖不动了,明年还能接着卖呢。”

冯氏‘噗嗤’笑了:“还下蛋的母鸡,你这词倒是一套一套的。”

“娘,您还有心思笑呢,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你可别被人三言两语给忽悠住了。”

“嘁。”冯氏冷笑一下:“你娘我是那么短视的人吗?”

接着语气一转:“不过,那人倒是满有诚意,而且保证买了方子后不会在巨月开铺子,人家要把生意做到府城去。最关键的是,来人的身份不好得罪啊。”

第124章 秘笈

“什么人让娘这么为难。”一般商户看在周家的份上也不敢刻意为难的。

冯氏突然看着她摇头:“你说你这么能干做什么?整出个凉皮来卖的你那么火,连知县家都惊动了。”

“娘,你框我呢吧。‘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曹家还能缺这点银子?”绵绵有些不信。

“知县自己未必看的上,可搁不住县令太太想攒点私房啊。曹家除了嫡出的两子一女,还有三个庶子两个庶女……”

冯氏把话说到这而,绵绵就明白了,这事怕是不好拒绝的。中年妇女,尤其是婚姻不顺的中年妇女,能不招惹就别招惹。

她很光棍的摊摊手:“既然推脱不掉,咱们家也没去府城开铺子的打算,那就卖呗。”

“曹太太想连辣椒油的方子一起买了。”

绵绵很光棍的回道:“这样的大事爹娘做主就是了,不用问我。”

反正卖了银子大概率跟她也没啥关系。

“那行,这件事我会跟她们商议的。”辣椒油的方子冯氏也是知道的。

“唉,原本以为抱了于家这条大腿,在巨月就可以横着走了呢。没想到还是要跟各种人妥协。”绵绵有些郁闷的吐槽。

“你就知足吧。”冯氏轻笑一下:“要是没有于家这条大腿,这方子你还想要钱?说不定连铺子都得拱手相让。”

明知这是实话,但绵绵还是有些郁闷:“唉,什么时候才能过随心所欲的日子啊?”

“就连皇帝都有各种麻烦呢,咱家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又算什么。对了,你爹忙了几天,已经把红薯作坊张罗的差不多了。我又买了俩婆子,你抽空教教她们做粉皮。”

绵绵很无奈:“不是说好你教吗?”

她娘也是很聪明的,粉皮的做法一点就透了。

冯氏挥挥手:“会做不代表会教啊,我教一遍看到她们依旧笨手笨脚的就忍不住想发火……”

她今天教了三遍,问她们哪里不会,说都会了。一上手就是各种疏漏,看着她都想把手里的铁锣给扔了。

看到娘亲一脸的疲惫,绵绵立马痛快的回应道:“好吧,谁让我这么能干呢。”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别看她娘在家里都说一不二的,可对上那些刁滑惫懒又爱偷奸耍滑的婆子却不如她了。

对待那些人就不能太客气,该刁蛮的时候就得刁蛮点。

毕竟她娘在外头还要注意自我形象,反而不如她年纪小好施展。

“唉,奇怪啊。平日里你爹早就回来了,怎么今天这个点了还没回来?”冯氏看着外头的天色嘀咕了一句。

绵绵看到外头夕阳已经西下,劝道:“估摸着是有事耽误了吧,最近爹爹忙着弄作坊,乱七八糟的事情一大摞,回来的晚些是正常的。”

直到天黑透了,陈三才一脸疲惫的回来。

冯氏一看他就直觉有异,不动声色的问道:“今儿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遇到点事。”陈三胡乱答应一句,有些心虚的想偷窥一下媳妇的脸色,一抬头正对上冯氏肃杀的眼神,讪笑道:“就是,就是回了趟老家,想着这不是快仲秋了吗?给了咱娘五两银子过节用。”

冯氏神情未变:“还有呢?”

陈三欲哭无泪,遇到一个这么难缠的媳妇除了实话实说还能咋办,只好老实交代道:“还有就是,我这不是寻思着作坊张罗起来之后咱家那一亩地瓜压根不够用,就想托大哥在老家那帮着收红薯。一来给咱们省些功夫,二来也好歹帮衬一下家里。”

“就这些?”冯氏挑眉问道,语气依旧听不出异样。

但就是这样的云淡风轻才让陈三感到害怕,不怕媳妇发飙,就怕媳妇冷静啊!

他赶紧指天发誓:“是真的,就这些事。”

媳妇的眼神太可怕了。

要不是几个孩子都在边上看着,他连跪下发誓的心都有了。